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修的趕不上老的快!中國古籍仍麵臨修複人才不充足問題

禹瑞齋 發布時間:2023-04-24 09:1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解說】古籍文獻記錄著中華浩瀚輝煌的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近年來,中國加大古籍保護力度,但因歲月侵蝕帶來的各種損害,亟待保護的古籍數量過大,古籍保護仍存在修複趕不上老化的速度難題。

  【解說】近日,記者來到遼寧省圖書(shu) 館內(nei) 的國家級古籍保護中心,看到三、四名修複師正對一頁頁殘破不全的古籍進行精心修複,用雙手小心翼翼地複原出殘卷中的文明記憶。

  【同期】遼寧省圖書(shu) 館古籍修複師 王斌

  急迫性就是有的(古籍)絮化得已經拎不起來了,一拎要全部碎掉了,或者是你一個(ge) 深呼吸它都能飛了那種。這種再不修已經不行了,再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本古籍就消失殆盡了,(要)跟時間賽跑。

  【同期】遼寧省圖書(shu) 館古籍文獻中心專(zhuan) 家 劉冰

  明清以後基本上大部分都用竹紙刷印的,酸化、脆化的比較嚴(yan) 重。在南方尤其氣候潮濕,書(shu) 籍生蟲、黴變這種狀況也比較普遍。加之現在古籍保護人員,尤其古籍修複師不是很多的,這樣造成修複工作非常困難。

  【解說】遼寧省圖書(shu) 館是國家首批重點古籍保護單位,館藏古籍文獻61萬(wan) 餘(yu) 冊(ce) ,目前僅(jin) 有8名古籍修複師。據介紹,一名較為(wei) 熟練的修複師每年平均可以修100冊(ce) 左右,古籍修複速度遠遠趕不上古籍折損、老化的速度。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副主任張誌清介紹,目前中國有1000多萬(wan) 冊(ce) 古籍亟待保護,但目前從(cong) 事古籍修複的人員全中國僅(jin) 1000餘(yu) 人。

  【同期】國家圖書(shu) 館常務副館長、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副主任 張誌清

  到目前為(wei) 止,還沒有一個(ge) 古籍保護的專(zhuan) 業(ye) ,就是學科是在這方麵立起來,科班出身的古籍保護人員發揮作用,這個(ge) 一方麵我們(men) 覺得還不是非常夠。

  【解說】據介紹,2007年,中國提出大力實施“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後,已有2000萬(wan) 冊(ce) 古籍得到保護,300多萬(wan) 頁古籍被搶救性修複。目前古籍修複人員從(cong) 2007年的不足100人發展到現在的1000餘(yu) 人,古籍修複技藝得到傳(chuan) 承的同時,科技手段已經融入到古籍修複當中。

  【同期】國家圖書(shu) 館常務副館長、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副主任 張誌清

  需要在各個(ge) 高等院校裏,建立古籍保護的專(zhuan) 業(ye) ,通過這個(ge) 專(zhuan) 業(ye) 培養(yang) ,來讓高水平的古籍保護人才能夠脫穎而出。(古籍修複師)已經達到了1000人的樣子,就是非常好的古老的古籍修複技藝得到很好的傳(chuan) 承,另外一方麵我們(men) 也有非常好的實驗設備,就是從(cong) 科學修複的角度來進行修複。所以比過去單純從(cong) 技藝的角度來修複,應該是提高了相當大的一個(ge) 層次。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