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海洋覆蓋地球70%以上的麵積,是孕育生命的搖籃、聯通世界的紐帶、促進發展的平台,對人類社會(hui) 生存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
“我們(men) 人類居住的這個(ge) 藍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個(ge) 孤島,而是被海洋連結成了命運共同體(ti) ,各國人民安危與(yu) 共。”2019年4月23日,習(xi) 近平主席在集體(ti) 會(hui) 見應邀出席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海軍(jun) 成立70周年多國海軍(jun) 活動的外方代表團團長時,首次提出海洋命運共同體(ti) 理念,從(cong) 全新的維度闡述了海洋發展的本質和趨勢,豐(feng) 富了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的科學內(nei) 涵,為(wei) 各國共護海洋安全、共促海洋發展、共商海洋治理明確了方向,貢獻了中國方案。
共護海洋安全——
走互利共贏的海上安全之路
海洋的和平安寧關(guan) 乎世界各國安危和利益,需要共同維護,倍加珍惜。
中國人民熱愛和平、渴望和平。作為(wei) 海洋大國,中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主張各國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增進互信,加強海上對話交流,深化海軍(jun) 務實合作,走互利共贏的海上安全之路,攜手應對各類海上共同威脅和挑戰,合力維護海洋和平安寧。
海軍(jun) 作為(wei) 國家海上力量主體(ti) ,對維護海洋和平安寧和良好秩序負有重要責任。中國軍(jun) 隊始終高舉(ju) 合作共贏旗幟,致力於(yu) 營造平等互信、公平正義(yi) 、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肩負起大國軍(jun) 隊的責任——
今年年初,在海天一色的亞(ya) 丁灣,中國海軍(jun) 第四十二批護航編隊淮南艦護送中外船舶通過這一高風險海域,在深藍航道上留下一道道壯美航跡。迄今,中國海軍(jun) 護航編隊已安全護送1500多批7100餘(yu) 艘次船舶,其中外籍船舶超過50%,為(wei) 維護國際重要水道安全作出積極貢獻。
去年11月,中國海軍(jun) “和平方舟”號醫院船入列以來第十次赴海外執行任務,在印度尼西亞(ya) 首都雅加達丹戎不碌港收獲眾(zhong) 多讚譽:“中國,真棒”“你們(men) 就是中國的一張閃光名片”……“和平方舟”號醫院船入列14多年來,到訪43個(ge) 國家和地區,為(wei) 超過24萬(wan) 人次提供優(you) 質高效的醫療服務,書(shu) 寫(xie) 了一個(ge) 個(ge) 和平與(yu) 希望的故事,展現了關(guan) 愛生命的無疆大愛。
海洋與(yu) 大陸是和合共生的關(guan) 係,而非海權陸權競爭(zheng) 的零和博弈,不能把海洋作為(wei) 在全球推行單邊強權的工具。中國堅定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倡導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反對某些國家出於(yu) 維護海洋霸權的目的,在海上耀武揚威、拉幫結派,侵犯其他國家的正當和合法權益。中國倡導各國團結起來,共同高舉(ju) 多邊主義(yi) 旗幟,捍衛以聯合國為(wei) 核心的國際體(ti) 係,維護以國際法為(wei) 基礎的海洋秩序。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中國主張,國家間要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不能動輒就訴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各國應堅持平等協商,完善危機溝通機製,加強區域安全合作,推動涉海分歧妥善解決(jue) 。中國提出處理南海問題的“雙軌思路”,積極推動“南海行為(wei) 準則”磋商,與(yu) 東(dong) 盟國家就設立應對海上緊急事態外交高官熱線平台、在南海適用《海上意外相遇規則》等方麵達成共識,積極推動海上信任措施建設。
習(xi) 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安全倡議,為(wei) 破解全球安全難題貢獻新的中國智慧,推動國際社會(hui) 樹立休戚相關(guan) 、安危與(yu) 共的共同體(ti) 意識。各方堅信,海洋命運共同體(ti) 理念和倡議必將推動各國攜手合作,為(wei) 維護海洋和平與(yu) 繁榮作出重要貢獻。
“中國在維護世界和平安全方麵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菲律賓前總統、眾(zhong) 議院高級副眾(zhong) 議長阿羅約認為(wei) ,中國和平發展的示範效應將促使更多國家加強團結合作,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
共促海洋發展——
充分激活藍色經濟新動能
湛藍的希臘愛琴海邊,比雷埃夫斯港欣欣向榮。這座擁有2000多年曆史的古老海港,正因中希海洋合作煥發新的生機——貨物吞吐量和貨運量不斷攀升,財務收入及盈利屢創新高。希臘航運銀行和金融高管聯盟主席謝拉達基斯深有感觸地表示,希中海洋領域合作“牢固而持久”,將惠及全世界。
海洋蘊含無盡寶藏,藍色經濟將為(wei) 推動全球經濟複蘇和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習(xi) 近平主席為(wei) 此指明方向和路徑:“當前,以海洋為(wei) 載體(ti) 和紐帶的市場、技術、信息、文化等合作日益緊密,中國提出共建21世紀海上絲(si) 綢之路倡議,就是希望促進海上互聯互通和各領域務實合作,推動藍色經濟發展,推動海洋文化交融,共同增進海洋福祉。”
共同享有海洋資源、共同發展海洋經濟、共同增進海洋福祉,是國際社會(hui) 的共同期待。以海洋命運共同體(ti) 理念為(wei) 引領,中國積極促進海上互聯互通和各領域務實合作,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各國人民。
中國已同葡萄牙、歐盟、塞舌爾、莫桑比克等建立藍色夥(huo) 伴關(guan) 係,與(yu) 印度尼西亞(ya) 、馬來西亞(ya) 、泰國、柬埔寨等簽署海洋領域合作協議,圍繞藍色經濟、海洋科技和海洋生態保護修複等開展務實合作;中歐藍色夥(huo) 伴關(guan) 係論壇、中國—東(dong) 南亞(ya) 國家海洋合作論壇、中國—小島嶼國家海洋部長圓桌會(hui) 議、中非海洋科技論壇等平台取得一係列成果;連續多年舉(ju) 辦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hui) ,為(wei) 國內(nei) 外涉海企業(ye) 搭建經貿交流合作平台……葡萄牙議會(hui) 前副議長、葡萄牙共產(chan) 黨(dang) 中央委員會(hui) 委員安東(dong) 尼奧·費利佩表示,與(yu) 中國在海洋保護和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等方麵開展務實合作,不僅(jin) 為(wei) 兩(liang) 國人民帶來更多福祉,也將為(wei)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作出更大貢獻。
樹立合作共贏理念,廣袤海洋必將為(wei) 人類帶來更豐(feng) 厚的饋贈。中國注重授人以漁,從(cong) 多個(ge) 方麵切實推進小島嶼發展中國家的海上能力建設。在首屆中國—太平洋島國漁業(ye) 合作發展論壇上發布《廣州共識》,為(wei) 雙方漁業(ye) 合作開創新局麵;中國援助的菌草、旱稻技術,幫助巴布亞(ya) 新幾內(nei) 亞(ya) 農(nong) 民走上致富路;中國改擴建或參與(yu) 運營的漢班托塔港等項目,已成為(wei) 所在國家和地區重要交通樞紐……阿曼蘇丹卡布斯大學海洋生物技術卓越中心主任謝爾蓋·多布列佐夫表示,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ti) 等理念,為(wei) 全球海洋事業(ye) 發展提供了新機遇。
去年6月,全球發展高層對話會(hui) 發布包含32項舉(ju) 措的成果清單,包括“推動建立藍色夥(huo) 伴關(guan) 係,舉(ju) 辦係列活動,支持發展中國家海洋資源可持續利用和能力建設”等。希臘歐洲與(yu) 外交政策基金會(hui) 中國問題研究員喬(qiao) 治·佐戈普魯斯表示,海洋命運共同體(ti) 理念符合國際社會(hui) 發展海洋經濟、開展海洋科技創新等目標,受到各國廣泛關(guan) 注和歡迎。期待中國與(yu) 各國就構建藍色夥(huo) 伴關(guan) 係開展務實合作,實現藍色經濟高質量發展。
共商海洋治理——
攜手推動海洋事業(ye) 可持續發展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係統,是人類生命之源和共同家園。麵對日益嚴(yan) 峻的海洋生態環境和海洋全球治理的重重挑戰,中國作出了目光長遠的選擇:“要高度重視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加強海洋環境汙染防治,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實現海洋資源有序開發利用,為(wei) 子孫後代留下一片碧海藍天。”
“一個(ge) 健康和多產(chan) 的海洋對我們(men) 共同的未來至關(guan) 重要。”聯合國秘書(shu) 長古特雷斯表示。中國積極推進海洋環境保護、海洋生態係統與(yu) 生物多樣性、海洋政策與(yu) 管理等多方麵國際合作,全麵參與(yu) 聯合國框架內(nei) 海洋治理機製和相關(guan) 規則製定與(yu) 實施,積極參與(yu) 聯合國“海洋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十年(2021—2030)”計劃,在氣候變化、海洋碳匯、國際漁業(ye) 履約、保護海洋生態係統、極地和深海探索等方麵發揮重要作用。
從(cong) 推動成立多個(ge) 區域性海洋合作平台,到推動設立“聯合國海洋十年規劃”金磚國家協調中心、協調金磚五國共同參與(yu) “聯合國海洋十年規劃”,中國高舉(ju) 多邊主義(yi) 旗幟,匯聚起全球海洋可持續發展合力。聯合國秘書(shu) 長海洋事務特使彼得·湯姆森認為(wei) ,中國提出的倡議是一種有效的合作模式,能夠為(wei) 更好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提供更多理念、資源和行動。
在世界範圍內(nei) ,中國不斷推進海洋生態環境治理國際合作,分享在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領域的經驗:同泰國科研人員就布氏鯨調查技術、調查方法以及其他海洋哺乳動物的研究和數據處理方法進行交流與(yu) 合作,與(yu) 阿曼聯合開展貽貝幼蟲附著機理和新型海洋防汙技術研發,為(wei) 牙買(mai) 加等國實施水文氣象觀測技術項目,幫助佛得角編製海洋經濟特區規劃,為(wei) 意大利首個(ge) 海上風電項目提供關(guan) 鍵設備、滿足當地近兩(liang) 萬(wan) 個(ge) 家庭用電需求……
印度尼西亞(ya) 智庫亞(ya) 洲創新研究中心主席、印尼東(dong) 盟南洋基金會(hui) 主席班邦·蘇爾約諾認為(wei) ,海洋命運共同體(ti) 理念有助於(yu) 破除當前全球在開發海洋資源上各自為(wei) 政的困境,為(wei) 可持續利用海洋資源指明方向,對人類實現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
眾(zhong) 力並,則萬(wan) 鈞不足舉(ju) 也。秉持人與(yu) 海洋和諧共生的理念,以海洋命運共同體(ti) 理念為(wei) 指引,各國采取更加協調、有力的行動,必能更好嗬護海洋的安寧與(yu) 可持續發展,推動全球海洋事業(ye) 發展不斷開啟新篇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