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美國頻發“走錯門遭槍擊”案件 槍支暴力問題折射美社會“群體焦慮”

發布時間:2023-04-25 08:42: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籃球滾入別人家的院子、送貨時走錯門這樣的疏忽可能發生在每個(ge) 人的身上,然而在槍支泛濫成災的美國,小小的疏忽也許會(hui) 帶來殺身之禍。近一段時間以來,美國發生多起類似“走錯門”導致的槍擊事件。

  過去十多天裏,美國發生多起因疏忽引起誤會(hui) 而導致的槍擊事件,造成多人傷(shang) 亡。  

  13日晚,在密蘇裏州堪薩斯城,一個(ge) 名叫亞(ya) 爾的16歲非洲裔少年去朋友家接弟弟時敲錯了門,被白人屋主開槍打成重傷(shang) 。這一事件引發反種族歧視抗議。

  抗議者(成年人群體(ti) ):為(wei) 拉爾夫·亞(ya) 爾伸張正義(yi) 。

  15日晚,在紐約州北部小城希伯倫(lun) ,20歲的凱琳·吉利斯乘車尋找朋友,誤入他人住所附近,遭屋主槍擊後死亡。槍手於(yu) 19日出庭,被控犯有二級謀殺罪。

  凱琳·吉利斯的父親(qin) :槍手坐在他的門廊裏向一輛車開槍,車裏的人對他沒有產(chan) 生任何威脅,這讓我憤怒至極。

  18日,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埃爾金市,兩(liang) 名啦啦隊隊員因為(wei) 上錯了車遭到槍擊,一人受重傷(shang) 。

  同樣是在18日,北卡羅來納州加斯頓縣一名6歲女童金絲(si) 莉及其父母遭槍擊受傷(shang) 。而事件的起因僅(jin) 僅(jin) 是一群孩子手裏的籃球意外滾進了槍手家的院子裏,槍手衝(chong) 著撿球的孩子大喊大叫。金絲(si) 莉和她的家人恰好路過上門交涉,就被槍手開槍打傷(shang) 。

  受害者 金絲(si) 莉· 懷特:為(wei) 什麽(me) 要開槍打我和我爸爸?

  槍支暴力愈演愈烈 折射美社會(hui) “群體(ti) 焦慮”

  本月以來,美國發生了多起因“普通的誤會(hui) ”引發的槍擊案。分析人士指出,這體(ti) 現出美國社會(hui) 撕裂、暴力事件頻發、民眾(zhong) 互不信任的現象,已讓民眾(zhong) 對安全問題陷入“群體(ti) 焦慮”。槍擊暴力越來越成為(wei) 美國人生活的“日常”。

  

  美國凱撒家庭基金會(hui) 日前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近1/5的美國成年人表示曾因槍支暴力失去家人,絕大多數人表示有時會(hui) 擔心自己或家人成為(wei) 槍支暴力的受害者,而近1/4的未成年人家長則幾乎每天都在為(wei) 此擔憂。報告稱,槍支暴力如今已超過車禍,成為(wei) 美國未成年人的第一大死因。

  槍支暴力泛濫如此,很多擁槍團體(ti) 卻仍在宣揚所謂的“堅守陣地法”,即隻要有合理理由相信受到威脅,就可以對他人使用致命武力自衛。而這擴大了美國憲法規定的自衛權,使“誤會(hui) ”導致的槍擊案不斷增加。

  美國律師 達倫(lun) ·科恩:這太可怕了,太可悲了,我厭惡看到此類事情,到處都是槍支。你不能因為(wei) 隻是不喜歡別人就開槍,或者隻是因為(wei) 你覺得你不會(hui) 喜歡他,在這些案件中,他們(men) 都不是自衛。

  槍擊案頻發,讓美國人的安全感變得異常脆弱。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18日報道稱,隨著槍支暴力在美國達到創紀錄水平,一種潛在的創傷(shang) 正在更廣泛的人群中累積,美國社會(hui) 將陷入一種對安全感的群體(ti) 焦慮,而“開槍”成為(wei) 他們(men) 應對這種焦慮的方法。

  美國聯邦調查局前雇員 吉姆·克萊門特:當人們(men) 麵對焦慮的時候,經常會(hui) 走極端。不管是什麽(me) 種族、經濟和社會(hui) 背景,都是如此,這表明美國社會(hui) 有一種群體(ti) 焦慮,群體(ti) 創傷(shang) 後應激。這是過去幾年發生的糟糕事情所產(chan) 生的累積效應,它們(men) 使美國民眾(zhong) 非常驚恐,麵臨(lin) 巨大的焦慮和壓力,民眾(zhong) 非常容易動用暴力手段。

  美國《大西洋》月刊評論說,一起又一起的槍擊事件讓美國人人自危,削弱對美國政治體(ti) 製的信心,正是由於(yu) 美國的製度缺陷,大規模槍擊事件是美國無法解決(jue) 的。

  據《今日美國》網站22日報道,對於(yu) 槍擊案頻發,美國政客漠不關(guan) 心,不願通過槍支立法做出改變,即便美國民眾(zhong) 正在喪(sang) 命。正如美國政治漫畫網站的這張漫畫諷刺的那樣——漫畫中,有孩子問:“我生活中的學校、電影院、雜貨店等都有槍擊案,我能躲到哪裏並假裝一切都沒發生呢?”一名大人回答他:“國會(hui) 。”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