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做美國的盟友,真的挺難

張 紅 發布時間:2023-04-25 08:41: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做美國的盟友,真的挺難(觀象台)

  “做美國的敵人很危險,做美國的盟友更致命。”基辛格曾說過的這句話很紮心,想必最近不少美國盟友更是“感同身受”。

  做美國的盟友,要忍得住被監聽的難堪。五角大樓“泄密門”正鬧得沸沸揚揚,高度機密的美國軍(jun) 事情報文件不斷爆出新熱點。無論是“五眼聯盟”還是北約成員,美國的親(qin) 密盟友們(men) 發現自己的名字不斷以一種令他們(men) 無比尷尬的方式出現在公眾(zhong) 眼前。或許,大家已經見怪不怪。從(cong) 2013年曝光的代號“棱鏡”的大規模秘密監聽項目,到2021年媒體(ti) 爆料的美國國家安全局利用丹麥海底互聯網電纜陸點獲取數據監聽歐洲盟國領導人,再到前不久爆出的美國政府秘密使用以色列NSO公司間諜軟件進行網絡竊密……美國“監聽帝國”的身份被反複實錘。麵對“老大哥”的無差別監聽,小夥(huo) 伴們(men) 也隻能“打碎了牙往肚子裏咽”。美國總統拜登就“泄密門”的表態極其耐人尋味:“我對泄密文件不擔心,我對泄密這件事本身比較擔心。但據我所知,並沒有產(chan) 生什麽(me) 嚴(yan) 重後果。”

  做美國的盟友,要忍得住幫別人數錢的憤怒。俄烏(wu) 衝(chong) 突爆發一年有餘(yu) ,美國一直拱火澆油,持續拉著盟友一起向烏(wu) 克蘭(lan) 輸送重型武器和攻擊性武器。結果呢?美國賺得盆滿缽滿:美國對歐洲出口液化天然氣大幅攀升並攫取超額利潤;美國軍(jun) 工行業(ye) 一派“繁榮”景象,拜登政府承諾向烏(wu) 克蘭(lan) 提供的300億(yi) 美元軍(jun) 事援助中,大部分訂單流入軍(jun) 火巨頭口袋。反觀美國的歐洲盟友:通脹高企,能源危機蔓延,美國《通脹削減法案》加劇歐洲“去工業(ye) 化”趨勢,經濟衰退風險加大;心心念念的戰略自主似乎漸行漸遠,對美國的軍(jun) 事依賴進一步加大。

  做美國的盟友,還要忍得住被敲骨吸髓的痛楚。為(wei) 遏製打壓中國,美國將韓國、日本、中國台灣地區捆綁在一起推進所謂的“半導體(ti) 同盟”,試圖重組全球半導體(ti) 分工體(ti) 係,最終擴大美國半導體(ti) 生產(chan) 能力。然而,被迫放棄中國這個(ge) 全球最大的半導體(ti) 及其設備市場,不僅(jin) 會(hui) 損害自身的全球收益,還會(hui) 將增長機會(hui) 拱手讓給競爭(zheng) 對手,再親(qin) 密的盟友也會(hui) 覺得肉疼。更令盟友無奈的是,美國還通過《2022年芯片和科學法案》,推出“優(you) 厚”條件,吸引芯片企業(ye) 到美國建廠。然而,明眼人都明白,這些條件“金玉其外,‘毒丸’其中”。即便千辛萬(wan) 苦拿到了實際少得可憐的芯片補貼,企業(ye) 還得麵對在美國建造以及運營芯片工廠的高昂成本和居高不下的通脹。而且,即使芯片企業(ye) 從(cong) 它們(men) 在美國的投資中獲利,也將麵臨(lin) 與(yu) 美國政府分享利潤以及泄露機密的問題。

  法國、德國、挪威等國被監聽政要曾紛紛表態:美國監聽盟友的行為(wei) “完全不可接受”,但這並沒能阻止美國繼續監聽世界;法國總統馬克龍曾公開指責美國高價(jia) 向歐洲各國出口液化天然氣“不是友誼的真正意義(yi) ”,但這並沒能阻止美國趁火打劫;韓國半導體(ti) 業(ye) 界越來越多聲音質疑在美投資,但這顯然不會(hui) 阻止強勢的美國繼續自己的“芯片補貼陷阱”。其實,如美國中情局前分析師雷蒙德·麥戈文所說,美國所謂的盟友實際上隻是美國的附庸。在“湯姆大叔”的心中,隻有美國霸權,哪有盟友利益。在這樣的霸道邏輯之下,“美國優(you) 先”再自然不過,隻是苦了一眾(zhong) 期盼盟友“情誼”的小夥(huo) 伴。

  做美國的盟友,真的挺難。

  張 紅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