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通訊:在萬國宮感受宋畫和漢字的魅力

陳俊俠 王其冰 發布時間:2023-05-05 09:02: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日內(nei) 瓦5月2日電 通訊:在萬(wan) 國宮感受宋畫和漢字的魅力

  新華社記者陳俊俠(xia) 王其冰

  當世界知識產(chan) 權組織總幹事鄧鴻森的夫人敏琳坡士多熟練地提筆蘸墨,在宣紙上寫(xie) 下漢字“和”時,周圍響起熱烈而經久的掌聲。

  5月2日,40多個(ge) 國家常駐聯合國日內(nei) 瓦辦事處代表的夫人以及多個(ge) 國際組織的女性負責人在日內(nei) 瓦萬(wan) 國宮齊聚一堂,一起品評中國宋畫和書(shu) 法,就不同文化的交融等話題進行交流。

  來自新加坡、擁有華人血統的敏琳坡士多十分喜愛中國文化,現場熱鬧的氛圍讓她不禁對書(shu) 寫(xie) 漢字躍躍欲試。她說,“和”字代表和平,意味著“團結、和睦以及人、自然和環境的和諧相處”,她特別喜歡這個(ge) 字。

  當天展出的宋畫複製品包括宋徽宗趙佶的《聽琴圖》、陳清波的《瑤台步月圖》、楊世昌的《崆峒問道圖》、梁師閔的《蘆汀密雪圖》等近百幅繪畫,精湛的藝術表現令參觀者歎為(wei) 觀止。

  作為(wei) 活動組織者之一,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nei) 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代表陳旭大使的夫人李文慈以解讀現場展出的宋畫為(wei) 切入點,向大家簡要介紹中國傳(chuan) 統文化蘊含的深刻內(nei) 涵和核心價(jia) 值觀,強調中華文化倡導“和而不同、美美與(yu) 共”,期待通過加強文化交流增進各國人民間的了解和友誼,讓文明交流互鑒為(wei) 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與(yu) 發展事業(ye) 作出貢獻。

  她說:“每個(ge) 國家都有自己的曆史、傳(chuan) 統、文化和生活方式,就像大自然中百花齊放讓我們(men) 的生活變得豐(feng) 富多彩。各國文化也有許多共同之處,正是文明的包容共生推動人類進步與(yu) 發展。”

  另一位組織者、中國常駐世貿組織代表李成鋼大使的夫人李兵則向各位來賓展示了自己書(shu) 寫(xie) 的小篆書(shu) 法“山高流長”,並表示這幅字寓意“人與(yu) 人的友誼像山一樣的高、像流水一樣長長久久。希望我們(men) 的友誼也山高流長!”

  當天,活動現場還安排了寫(xie) 漢字、品中國茶和美食、競猜中國文化謎題等活動。日內(nei) 瓦聯合國婦女協會(hui) 主席艾庫娜·塔納蒂半開玩笑地說,來賓們(men) 都被中國美食和文化“寵壞了”。

  巴基斯坦常駐世貿組織代表的夫人梅特·哈特梅耶爾十分喜歡中國文化,她在活動現場選擇了一把寫(xie) 著“同舟共濟”的扇子,並主動向周圍人解釋這四個(ge) 字的含義(yi) 。

  她對記者說:“宋朝是中國曆史上一個(ge) 偉(wei) 大的朝代,經濟發達,藝術水平很高,我們(men) 可以從(cong) 中國傳(chuan) 統繪畫中學到很多東(dong) 西。”

  日內(nei) 瓦亞(ya) 洲大使夫人協會(hui) 主席瑪杜·塞思表示,宋畫展現了當時中國的美麗(li) 風景和日常生活,這樣的文化交流活動使我們(men) 能夠更好地欣賞和理解彼此。

  印度常駐聯合國日內(nei) 瓦辦事處代表的夫人蘇什瑪·潘迪曾長期在中國廣州生活和工作,對中國繪畫很有親(qin) 切感。她感謝中方“將這些美麗(li) 的文化作品帶給日內(nei) 瓦,帶給世界”。

  潘迪指著身邊一幅宋畫說:“中國約千年前的繪畫就達到了極高水平,將自然與(yu) 人和諧地融合在一起——我認為(wei) 這就是中國人的信仰和中國哲學。”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