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聖多明各4月30日電 通訊:中多水稻合作助力多米尼加農(nong) 業(ye) 發展
新華社記者朱婉君
4月26日,在多米尼加首都聖多明各西北約80公裏處,中國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前)在多米尼加國家水稻培訓中心的一片試驗田內(nei) 工作。新華社記者 朱婉君 攝
多米尼加首都聖多明各西北約80公裏,坐落著該國國家水稻培訓中心。去年10月以來,3名中國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先後來到這裏,在占地20畝(mu) 的田地裏開展水稻種植試驗。
“我們(men) 先選取了當地5個(ge) 水稻品種進行大田栽培,目前這些水稻進入了拔節期。” 4月26日,中國湖南省與(yu) 多米尼加農(nong) 業(ye) 合作項目負責人餘(yu) 雲(yun) 祥指著試驗田告訴前來采訪的記者,幾個(ge) 月來,通過分析這些水稻苗情長勢,他們(men) 掌握了當地水稻大田種植的具體(ti) 情況。
2018年5月1日,中國同加勒比國家多米尼加建交,而湖南是中多建交後最早同多開展友好合作的省份之一。在這3名中國專(zhuan) 家看來,位於(yu) 熱帶地區的多米尼加雨熱充足、土地平坦、土壤肥沃,水稻生長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生產(chan) 潛力巨大。不過,當地環境溫濕度較大,農(nong) 作物容易發生病蟲害,且種子世代交替不明顯,如何應對還有待進一步觀察研究。
4月26日,在多米尼加首都聖多明各西北約80公裏處,中國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右)和當地農(nong) 民在多米尼加國家水稻培訓中心的一片試驗田內(nei) 工作。新華社記者 朱婉君 攝
“你看,這個(ge) 品種病斑多,說明它對病害抗性弱。”“是的,我們(men) 今後得選抗性好的品種來種植。”……在辦公室、在田間,中國專(zhuan) 家和多米尼加專(zhuan) 家一起討論水稻種植試驗的每個(ge) 環節,確保每項工作順利進行。
多米尼加水稻專(zhuan) 家胡利奧·塞薩爾4月26日在接受采訪時對記者表示,中國擁有悠久的水稻文化、豐(feng) 富的種植經驗和先進的種植技術,希望通過雙方合作,在該國已有的水稻研究水平和種植技術基礎上,“盡可能多地吸收中國經驗與(yu) 技術,讓我們(men) 國家水稻種植取得更好效果”。
塞薩爾說,中國專(zhuan) 家不懂西班牙語,多米尼加專(zhuan) 家又不懂中文,因此在沒有翻譯人員的情況下,雙方交流起來有時不得不用手勢。但因為(wei) 有著水稻種植這門“共同語言”,雙方總能理解彼此意思。
4月26日,在多米尼加首都聖多明各西北約80公裏處,中國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右)和一名多米尼加水稻專(zhuan) 家(左)在多米尼加國家水稻培訓中心的一片試驗田內(nei) 討論水稻種植問題。新華社記者 朱婉君 攝
按照項目計劃,中國專(zhuan) 家將從(cong) 6月起在18個(ge) 中國雜交水稻品種中篩選出5個(ge) 高產(chan) 、優(you) 質、抗逆性較強的品種,在當地選擇兩(liang) 片100畝(mu) 的水稻田進行示範種植並開展雜交水稻種植技術推廣,預計示範品種比當地品種平均產(chan) 量增加25%。
此外,中國專(zhuan) 家將引進國內(nei) 先進農(nong) 業(ye) 機械設備和優(you) 秀種植技術,幫助多米尼加提高機械化生產(chan) 水平和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病蟲害防控水平,從(cong) 而進一步提升當地水稻產(chan) 量和品質。未來,中國專(zhuan) 家還將對當地農(nong) 技人員和農(nong) 戶進行更多培訓。
“通過雙方合作,我們(men) 有望降低水稻生產(chan) 成本,使農(nong) 民獲得更大利潤,同時讓百姓吃上新鮮、優(you) 質且價(jia) 格較低的大米。”塞薩爾4月26日對記者說。
4月26日,在多米尼加首都聖多明各西北約80公裏處,中國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右)和當地農(nong) 民在多米尼加國家水稻培訓中心的一片試驗田內(nei) 工作。新華社記者 朱婉君 攝
餘(yu) 雲(yun) 祥表示,除了水稻種植合作,未來雙方還將開展蔬菜種植合作,在多米尼加對中國優(you) 良蔬菜品種進行篩選試驗,推廣大棚蔬菜高產(chan) 栽培技術,提高當地蔬菜生產(chan) 水平,助力該國農(nong) 產(chan) 品出口創匯。
“在這片田地裏,從(cong) 播下一粒種子,到見證綠葉生長,再到收獲一穗稻穀,產(chan) 出的一粒粒好大米是雙方合作成果的最佳證明。”塞薩爾在試驗田裏告訴記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