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把鄉村的日子過出幸福滋味”

曲 頌 發布時間:2023-05-06 08:25: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中國打贏脫貧攻堅戰,曆史性地解決(jue) 了絕對貧困問題,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推動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一些在中國生活多年的外國友人成為(wei) 這一進程的見證者,他們(men) 向本報記者講述了自己眼中的中國農(nong) 村新氣象。

  “讓更多人了解真實的中國鄉(xiang) 村”

  春暖花開時節,一名高個(ge) 子的德國小夥(huo) 奔走在雲(yun) 南各地。彝族阿細人的“祭火節”,傈僳族的“闊時節”,景頗族的“目瑙縱歌節”……中國少數民族豐(feng) 富多彩的節日慶祝活動一一進入小夥(huo) 的鏡頭。

  羅伯特·阿道夫2017年來中國工作,他把自己喜歡的中國美食——包子作為(wei) 自己的中文名字。2021年,阿道夫在中國旅遊時偶然遇到蒙古族居民,發現他們(men) 的生活方式如此不同,這引發了他深入了解中國少數民族的願望。拿到中國駕照後,他迫不及待地和朋友開車從(cong) 江蘇東(dong) 海出發,開始拍攝紀錄片《包子的民族紀行》。

  “我想做一些有深度的東(dong) 西。我要和當地民眾(zhong) 做朋友,玩到一起、生活到一起。”2022年一整年,他幾乎都在貴州省度過。走訪幾十座村寨,喝過侗族婚禮上的攔門酒,用岜沙苗寨的鐮刀剃過頭,穿過水族世代傳(chuan) 承的馬尾繡,收獲滿滿的友情。

  “人們(men) 把鄉(xiang) 村的日子過出幸福滋味。”阿道夫把自己沿途拍下的視頻上傳(chuan) 到自己的社交媒體(ti) 賬號,很多德國觀眾(zhong) 給他留言:“我好羨慕他們(men) 的快樂(le) !”“誰說中國人拘謹內(nei) 向的?明明非常熱情!”

  在中國,阿道夫感受到各地鄉(xiang) 村的千姿百態。“在江蘇的鄉(xiang) 村,人們(men) 會(hui) 養(yang) 殖小龍蝦。西南地區的農(nong) 村就完全是另一種狀態。”阿道夫說,行走途中,很多老人告訴他,他們(men) 年輕的時候過得非常苦,吃不飽、穿不暖,山裏也沒有路,他們(men) 從(cong) 來沒有離開過自己的村寨。但現在完全不一樣了——位於(yu) 深山裏的村寨通了公路,政府給村民蓋起了保障房,每家每戶都建起了衛生間、廚房,村裏還建起了現代化的學校和籃球場。村民們(men) 的收入增加了,可以時常坐車到城裏逛一逛。

  在阿道夫看來,中國的農(nong) 村“一直都在發生新的變化”。今年,阿道夫準備繼續深入探索雲(yun) 南各地少數民族的生活。“在民族地區的體(ti) 驗很精彩,很多體(ti) 驗可能一生隻有一次。我想更好地記錄下來,把完整的中國鄉(xiang) 村文化分享給更多觀眾(zhong) ,讓更多人了解真實的中國鄉(xiang) 村。”

  “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起來,年輕人也慢慢回來了”

  在浙江省麗(li) 水市遂昌縣金竹鎮的一家農(nong) 戶裏,露絲(si) 正在熟練地炸著春卷。這位來自烏(wu) 幹達的媳婦已經在這裏生活了8年。

  露絲(si) 曾在中國商人開設的家具城做銷售員,踏實勤奮的她嫁到中國後主動向丈夫學習(xi) 中文,不到半年就能用中文和村民們(men) 問好寒暄,漸漸融入了丈夫家鄉(xiang) 的生活。

  一次偶然的機會(hui) ,露絲(si) 開始嚐試用視頻分享自己的生活。視頻中,她和親(qin) 友一起割草、養(yang) 雞、趕集,照看村裏老人、幫村民采茶……不少網友通過她的視頻喜歡上麗(li) 水鄉(xiang) 村,愛上麗(li) 水美食。談起在中國農(nong) 村的生活,露絲(si) 滿臉都是幸福的微笑:“這裏空氣好、環境好。我們(men) 可以在花壇裏種花,在農(nong) 田裏種菜,上山采茶。兒(er) 子讀小學了,很聽話。還有這麽(me) 多善良熱情的朋友支持我,我很滿意現在的生活。”

  第一次到丈夫家鄉(xiang) 時,露絲(si) 記得換乘了好幾趟公共汽車,在山裏轉了好久。8年來,金竹鎮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道路平整通暢,快遞能直接送到村裏;家家戶戶通了自來水,還專(zhuan) 門建了菜市場和大超市。“公交車方便又幹淨,村民們(men) 出行更便利。垃圾分類讓村裏環境幹淨整潔。婦女受到重視,村鎮幹部時常向我們(men) 宣傳(chuan) 怎樣保護身體(ti) 健康,如何增進家庭和諧。”

  結婚頭幾年,露絲(si) 的丈夫經常去外地打工,留她一個(ge) 人在家帶孩子。“現在,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起來,年輕人也慢慢回來了。”露絲(si) 說,“青年返鄉(xiang) 創業(ye) ,炒茶製茶、榨茶籽油、養(yang) 有機魚、開農(nong) 家樂(le) 和民宿……大家都在努力致富。村裏還鼓勵我們(men) 發展電商,開展直播帶貨。”

  “中國農(nong) 村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是民風淳樸,人們(men) 互幫互助,有非常深厚的鄉(xiang) 土情誼。”露絲(si) 說,從(cong) 去年8月到現在,她已經策劃了8場直播,累計銷售農(nong) 產(chan) 品20萬(wan) 單,“這隻是一點小成績”。露絲(si) 最希望帶火的是農(nong) 產(chan) 品,把當地土雞蛋、檸檬、紅柚、芒果等特產(chan) 多多賣出去。“我得對得起大家的支持和喜歡,幫助鄉(xiang) 親(qin) 們(men) 過上更好的生活。”

  “優(you) 質的公共服務讓所有人受益”

  “很榮幸成為(wei) 喜洲人。”最近,被稱為(wei) “洋村長”的美國人布萊恩·林登正在宣傳(chuan) 自己的新書(shu) 《尋鄉(xiang) 中國:林登的故事》。林登表示,這本書(shu) 是他給結緣近40年的中國寫(xie) 下的一封“情書(shu) ”。

  2005年,林登與(yu) 妻子在雲(yun) 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鎮找到一座特色鮮明的建築——楊品相宅。在當地政府的支持與(yu) 幫助下,林登與(yu) 喜洲近百位工匠花了18個(ge) 月時間對這座老宅進行保護性開發,將其打造為(wei) 酒店和教育文化交流營地——喜林苑。

  在喜洲生活近20年,林登目睹喜洲從(cong) 一個(ge) 安靜的村莊成長為(wei) 熱門旅遊目的地,經濟社會(hui) 發生可喜變化。“中國在改善基礎設施方麵成績卓著:公路、鐵路、機場、醫院、學校……優(you) 質的公共服務讓所有人受益。”

  遊曆世界各國和中國各地,林登最終選擇在中國雲(yun) 南鄉(xiang) 村紮根。“中國的鄉(xiang) 村處在新舊元素的交融之中,在這裏可以看到中國鄉(xiang) 村從(cong) 哪裏來、往哪裏去。”在這裏,林登找到了一種平衡和可持續的生活方式——深度融入家庭關(guan) 係和公共生活,讓生活更有溫度。

  在當地農(nong) 村,林登感受到人們(men) 積極向上的進取心,也深刻地理解了中國文化的包容。“此心安處是吾鄉(xiang) 。”林登希望借蒼山洱海這方曆史底蘊厚重的舞台,把中國百姓的故事講給世界聽,打破一些人對中國狹隘和偏頗的看法。自2010年以來,喜林苑已接待了數百個(ge) 田野研究項目和來自世界各地的數千名學生,也通過電影工作坊把兩(liang) 名白族女中學生自製的紀錄片送到紐約參加電影節。

  喜林苑外的稻田裏,既能聽到農(nong) 民的歌聲,也不時傳(chuan) 來水稻種植機的聲音。“中國政府正致力於(yu) 平衡發展與(yu) 保護鄉(xiang) 村文化,並通過思考周全、眼光長遠的發展規劃、延續性的政策來一步步將其變為(wei) 現實。”林登在見證鄉(xiang) 親(qin) 們(men) 有了更美好生活的同時,也希望人與(yu) 土地和自然的聯結能夠延續,美好的文化傳(chuan) 統能夠永久留存。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