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5月4日電 當地時間4月28日,美國得克薩斯州聖哈辛托縣發生一起槍擊事件,造成5人死亡,而這起案件的起因竟然是受害人勸阻比鄰而居的嫌疑人半夜開槍自娛並在遭拒後報警。
美國《洛杉磯時報》(LA Times)網站5月2日刊發評論文章稱,算上這起事件,美國今年共發生了超過180起大規模槍擊事件,涉槍他殺案則是多達約6000起。
文章諷刺說,某個(ge) 詞要想成為(wei) 行話術語,必須廣為(wei) 人知而且是人們(men) 經常遇到的事務。如此泛濫的槍支暴力已經成為(wei) 美國人生活中“很正常”的一部分,以至於(yu) 人們(men) 會(hui) 有各種各樣不同的詞匯、術語來描述它,就像古希臘有許多詞來形容愛、愛斯基摩人形容雪的詞很多一樣。
文章指出,美國人用於(yu) 槍擊事件的詞也不少,比如警察槍擊、大規模槍擊、飛車槍擊、校園槍擊等等。但在當下的美國,人們(men) 正在尋找一個(ge) 詞用來說明“因按錯門鈴而慘遭槍擊身亡”,感覺即便是美國如此豐(feng) 富的槍支暴力相關(guan) 詞匯也都趕不上2023年的情況。
作家麗(li) 塔·梅·布朗(Rita Mae Brown)曾說:“語言是文化的地圖。它為(wei) 你解答人們(men) 從(cong) 哪裏來,到哪裏去。”文章不禁問道:“我們(men) 恐怖病態的槍支暴力類型又說明我們(men) 會(hui) 走向何方?亦或是,這些幾乎不停發生的槍擊事件,就是我們(men) 要到達的終點?”
文章批評稱,美國的民選官員滿口都是“無意義(yi) 的暴力”,仿佛這種暴力是例外。但事實上,“理智的暴力”才罕見。那些擁槍者鼓吹所謂“持槍好人”,但普通人阻止大規模槍擊事件的概率還不到3%。
許多美國人在談論“控槍”的時候,不是支持就是反對,但在一個(ge) 槍支數量比人口還多的國家,這又算什麽(me) 呢?美國的領導人總是說他們(men) 的“思念和祈禱”(與(yu) 受害者同在),這些詞曾經代表了同情,現在僅(jin) 僅(jin) 顯示說話的人根本沒思考,隻是條件反射地以此來為(wei) 不作為(wei) 打掩護。
而“現在還不是時候”這樣的話鋒一轉,假裝是在尊重受害者,最終隻會(hui) 讓更多人成為(wei) 受害者。在前麵提到的那起槍擊事件發生的第二天,得州州長格雷格·阿博特(Greg Abbott.)並沒有呼籲實施更嚴(yan) 格的槍支法律,甚至還說受害的一家人是“非法移民”,試圖轉移話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