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則描述“蘇丹武裝衝(chong) 突人員幫助中國同胞修輪胎”的帖子在網上熱傳(chuan) 。記者近日專(zhuan) 訪了這一事件的親(qin) 曆者之一嶽遠誌,他講述了4月中旬蘇丹爆發衝(chong) 突後自己在首都喀土穆緊急轉移,後在祖國有關(guan) 部門幫助下,從(cong) 喀土穆前往蘇丹港,再渡過紅海、經沙特回國的撤離之旅。
嶽遠誌(右二)在蘇丹與(yu) 當地朋友合影。受訪者供圖
火箭彈從(cong) 樓頂劃過 住宅外牆滿是槍眼
嶽遠誌今年39歲,來自河南鄭州,兩(liang) 年前來到蘇丹從(cong) 事礦業(ye) 工作,撤離之前居住在喀土穆。
4月15日,蘇丹多地突發武裝衝(chong) 突。當天早晨,嶽遠誌還沒起床就聽到窗外槍響,“非常嚇人”;沒過多久,他就看到戰機從(cong) 住宅樓頂飛過,“嗖的一聲發射火箭彈,前麵傳(chuan) 來劇烈的爆炸聲”……
嶽遠誌的住所距離衝(chong) 突方之一、快速支援部隊的營區很近,直線距離約1公裏,而營區附近交火十分激烈,他的住宅外牆上滿是槍眼。
這是4月18日在蘇丹喀土穆拍攝的街頭景象。新華社發(穆罕默德·海德爾攝)
無奈之下,嶽遠誌冒著槍林彈雨搬到相對安全的朋友家裏。一路上,他看到武裝人員將街道封鎖,耳邊槍聲、爆炸聲此起彼伏,遠處建築物濃煙滾滾。
轉移通關(guan) 時,嶽遠誌亮出自己中國人身份,負責封鎖的武裝人員隨即將他放行。
五星紅旗令同胞們(men) 心中充滿安全感
“喀土穆連夜激戰讓人難以入眠,當地手機與(yu) 互聯網信號時斷時續,有時候給家人報平安都很困難。”嶽遠誌說,猶如及時雨般,“中國駐蘇丹使館計劃組織中國公民集中撤離的消息傳(chuan) 來,大家都十分激動”。
當地時間4月25日淩晨,中國駐蘇丹使館通知嶽遠誌準備好撤離。“在淩晨兩(liang) 點打來的電話中,使館工作人員告訴我早上在使館集合,要撤離了,我高興(xing) 壞了!”
4月29日,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一位拿著國旗和護照的公民等待入境。新華社發(王春暉攝)
掛下電話,嶽遠誌趕緊和朋友們(men) 把3輛車加滿油,裝上一些物資,早上5點就抵達了中國駐蘇丹使館。
“使館附近都是在蘇丹工作的同胞們(men) ,工作人員身著防彈衣維持秩序。”嶽遠誌看到,很多同胞把五星紅旗貼在大巴等撤離車輛的前方、側(ce) 麵等醒目位置,自己也和朋友把國旗貼在了3輛車的車頭上。
嶽遠誌一行等自駕人員先於(yu) 大部隊撤離前往蘇丹港。他們(men) 途中還搭載了幾名中國留學生,沿途看到了很多悲慘景象:遍地彈殼、被毀的車輛、濃煙滾滾的樓房、難民一家老小步行逃出城……
車輛爆胎 蘇丹武裝衝(chong) 突人員幫修車
嶽遠誌和朋友駕車行駛到喀土穆北部時,因一輛車爆胎而被迫停下。“剛開始就知道那個(ge) 輪胎快不行了,不過附近槍聲不斷,也找不到輪胎配件,隻能硬著頭皮走,後來果然爆胎了。”
不久後,幾輛軍(jun) 事巡邏車停在了附近,車上人員荷槍實彈。情急之下,嶽遠誌壯著膽子上前向對方求助。“我過去跟他們(men) 打招呼,把情況簡單說明了一下。”嶽遠誌說。還好,對方應承了下來,幫忙把受損輪胎卸下拉去修理。
上圖為(wei) 嶽遠誌駕車從(cong) 喀土穆撤離到蘇丹港途中拍攝。受訪者供圖
在等待過程中,不斷有軍(jun) 事巡邏車路過和停留,附近一度有6輛車集結,把道路封死。
終於(yu) ,對方拉回了修好的輪胎,幫助嶽遠誌和朋友們(men) 裝好,他們(men) 得以繼續前行。一路上,他們(men) 經曆了6道關(guan) 卡,一次次被攔下盤查。
中轉蘇丹港 乘祖國軍(jun) 艦橫渡紅海
當撤離的中國同胞晚間抵達蘇丹港中轉站後,中國港灣的人員熱情地接待了他們(men) 。嶽遠誌說:“我們(men) 在那裏住了兩(liang) 天,他們(men) 管我們(men) 吃喝,把辦公的地方都讓給我們(men) 睡覺,自己搭個(ge) 棚子在外麵睡……”
4月29日,從(cong) 蘇丹撤離的中國公民乘坐中國海軍(jun) 微山湖艦抵達沙特阿拉伯吉達港。新華社記者王海洲攝
“抵達港口區域,隻見巨大的軍(jun) 艦矗立,懸掛著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船舷亮出‘接大家回家’的醒目標語。在場幾乎所有同胞眼淚一下子就流了出來,人群不停高呼‘祖國萬(wan) 歲’‘感謝祖國’。幾百名同胞齊聲歌唱國歌,現場歌聲久久回響。”嶽遠誌激動地說。
他告訴記者,“軍(jun) 艦在紅海航行途中,官兵把食物一箱一箱地拿過來。吃飯也是同胞們(men) 優(you) 先,香噴噴的水煮肉片,是我出國這兩(liang) 年吃的最香的飯菜。”
乘軍(jun) 艦渡過紅海後,嶽遠誌等人抵達沙特港口城市吉達。當地時間4月30日晚上,嶽遠誌等乘坐飛機從(cong) 吉達起飛,經新加坡中轉後安全飛抵祖國。
“從(cong) 危險動蕩中平安回國,讓我更深切地感受到了‘祖國是人民最堅實可靠、最堅強有力的後盾’這句話的含義(yi) 。有一種底氣,是‘祖國接你回家’,有一種安全,是‘飄揚的五星紅旗’。”(記者:馬意翀、劉振坤;編輯:徐曉蕾、王豐(feng) 豐(feng) 、杜逾舸、梁尚剛、陳玉芬)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