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近來,多項規定嚴(yan) 令禁止代繳和“掛靠”社保。一些靈活就業(ye) 者因戶籍限製,難以在工作地參保,迫於(yu) 買(mai) 房買(mai) 車、子女上學等現實需求,不得不“掛靠”社保。專(zhuan) 家建議,循序漸進地放開參保戶籍限製,並適當降低繳費費率和基數,提高靈活就業(ye) 人員參保積極性。
“5月1日起新規實施,再提嚴(yan) 查‘掛靠’社保,舉(ju) 報可獲10萬(wan) 元獎勵。”近日,在北京從(cong) 事文案撰寫(xie) 工作的黃希刷到這條消息時,有些“瑟瑟發抖”。由於(yu) 沒有固定單位、自由“接活兒(er) ”,黃希便采取這種“掛靠”方式,將社保交由一家機構代繳。
黃希關(guan) 注到的這條新聞,是今年5月起實施的《社會(hui) 保險基金監督舉(ju) 報工作管理辦法》,該辦法進一步鼓勵公眾(zhong) 舉(ju) 報社保違法違規問題。在此之前,去年3月起施行的《社會(hui) 保險基金行政監督辦法》明確,用人單位、個(ge) 人通過虛構個(ge) 人信息、勞動關(guan) 係,以欺詐、偽(wei) 造證明材料騙取社保待遇的,涉嫌違法。
《工人日報》記者調查了解到,在多項規定對社保“掛靠”劃出“紅線”的背景下,仍有一些靈活就業(ye) 者受戶籍限製無法在工作地參保,選擇“掛靠”社保。“掛靠”叫停後,他們(men) 在工作地怎麽(me) 上社保,社保需求怎麽(me) 解決(jue) ?這些問題備受關(guan) 注。
基於(yu) 現實需求不得不“掛靠”
根據社會(hui) 保險法,城鎮職工社會(hui) 保險的繳納以勞動關(guan) 係為(wei) 基礎,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費。靈活就業(ye) 人員可以參加養(yang) 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繳費全部由個(ge) 人承擔。
以北京市為(wei) 例,2022年度企業(ye) 職工社保月繳費基數下限為(wei) 5869元,城鎮職工個(ge) 人繳費約619元,單位繳費約1556元,共計約2175元。而以靈活就業(ye) 人員身份參保時,按同樣5869元繳費基數計算,個(ge) 人每月需要承擔各項社保費用約1753元。
相較而言,靈活就業(ye) 人員“掛靠”社保即參加城鎮職工社保,個(ge) 人要承擔個(ge) 人和單位繳費的全部份額,僅(jin) 繳費就比以靈活就業(ye) 人員身份參保多花400多元,還要向機構支付服務費。
目前,黃希每月“掛靠”社保花費2300元左右,她稱之為(wei) 無奈之舉(ju) 。黃希已在北京連續繳納了4年社保,但沒有北京戶籍。“如果不‘掛靠’,就隻能回老家參保。在北京,連繳5年社保可以獲得買(mai) 車買(mai) 房資格,我再繳一年就有資格了,斷繳很不劃算。”
記者了解到,當前,部分地區針對靈活就業(ye) 人員開放了參保渠道,不過隻針對戶籍人口。對於(yu) 非本地戶籍的靈活就業(ye) 者而言,想要獲得購房購車、子女上學等資格,需滿足一定年限的社保繳納要求。因此,即便知道“掛靠”社保花費多、不可取,一些靈活就業(ye) 者基於(yu) 現實需求,不得不采用這種辦法。
與(yu) 黃希不同,37歲的北京人範先生與(yu) 朋友合夥(huo) 做生意,並將社保“掛靠”在朋友公司。“自己注冊(ce) 公司每年還要報稅、年審等,‘掛靠’圖個(ge) 方便,也可以作為(wei) 過渡的權宜之計。”
武漢大學社會(hui) 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薛惠元告訴記者,社保代繳現象背後,還有部分原因在於(yu) 城鄉(xiang) 居民和城鎮職工的養(yang) 老保險待遇差距過大。人社部數據顯示,2021年企業(ye) 退休人員月人均養(yang) 老金為(wei) 2987元,同期城鄉(xiang) 居民月人均養(yang) 老金隻有179元,前者是後者的16.7倍。一些農(nong) 村居民為(wei) 獲得更高的退休待遇而選擇“掛靠”社保。
“掛靠”風險重重,權益難保障
記者注意到,不少“掛靠”社保人員隻知道這一行為(wei) 不可取,並不了解背後的法律風險。
有律師指出,社會(hui) 保險法規定,勞動者的參保單位應和用人單位保持一致,“掛靠”社保即參保單位虛構勞動關(guan) 係為(wei) 不符合條件人員辦理參保,涉嫌偽(wei) 造材料、虛構勞動關(guan) 係等違法違規操作,屬於(yu) 社保欺詐行為(wei) ,將受到處罰。
2021年,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公布的案例顯示,一公司虛構勞動關(guan) 係,為(wei) 36名不具備參保條件的孕產(chan) 婦繳納生育保險,騙取生育津貼98萬(wan) 餘(yu) 元,最終8人獲刑。
目前,多地人社部門發文提醒,通過“掛靠”代繳等手段參保是違法違規行為(wei) ,甚至還會(hui) 麵臨(lin) 代繳公司卷款跑路,個(ge) 人財產(chan) 受損、信息泄露、影響個(ge) 人征信等多重風險。
記者了解到,自去年3月《社會(hui) 保險基金行政監督辦法》施行後,在有關(guan) 部門的查處下,很多社保代繳公司難以偽(wei) 造勞動關(guan) 係進行申報。黃希發現,去年以來,經營社保代繳業(ye) 務的機構大幅減少,並撤銷了一些相關(guan) 業(ye) 務。
實際上,就算找機構“掛靠”代繳了社保,也較難享受相關(guan) 待遇。近日,記者以參保人身份聯係到一家經營代繳業(ye) 務的機構,該機構客服明確表示:“我司無法辦理失業(ye) 金領取、住院醫療、生育津貼、工傷(shang) 保險報銷等,女性已經懷孕或者在產(chan) 假期間不能‘掛靠’,參保期間大額或高頻率使用醫保均存在虛假參保嫌疑,被追究法律責任,後果由參保人員承擔。”
“《社會(hui) 保險基金行政監督辦法》對代繳在內(nei) 的社保違法違規現象劃出‘紅線’,加強了社保繳納的規範性和社保基金行政監督。這說明政府對規範社保基金管理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未來社保欺詐行為(wei) 、違規操作的成本將越來越高。”薛惠元表示。
建議循序漸進放開戶籍限製
目前,我國靈活就業(ye) 人員規模已達2億(yi) 左右。如何更好地滿足這部分群體(ti) 在工作地參加養(yang) 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的需求,成為(wei) 社會(hui) 廣泛關(guan) 注的熱點。
2021年7月,人社部等8部門聯合推動放開靈活就業(ye) 人員在就業(ye) 地參加養(yang) 老、醫療保險的戶籍限製,提出個(ge) 別超大型城市難以一步實現的,要積極創造條件逐步放開。
今年5月起,在上海市就業(ye) 的外省市戶籍靈活就業(ye) 人員辦理就業(ye) 或社保登記後,可以按月繳納基本養(yang) 老、醫療保險費。據統計,上海、廣東(dong) 、深圳、安徽、河南、浙江、江蘇等多地陸續發布靈活就業(ye) 人員在就業(ye) 地參保的政策。
“當前我國發展存在地區不平衡,一線城市麵臨(lin) 著‘大城市病’,如果直接取消戶籍限製,社保的轉移接續、社保基金的跨地區調劑,以及由此帶來的人口流動進一步失衡等都是難以解決(jue) 的問題。”在薛惠元看來,全麵放開參保的戶籍限製是大勢所趨,應采取先易後難、循序漸進、逐步實現的方式。
薛惠元建議盡快實現城鎮職工基本養(yang) 老保險基金在全國範圍內(nei) 的統收統支,同時完善養(yang) 老保險全國統籌信息係統和全國統一的社會(hui) 保險公共服務平台,實現社會(hui) 保險全國聯網、跨省“一網通辦”,以提高靈活就業(ye) 人員參保的便捷性和便攜性。
“靈活就業(ye) 者的規模不斷擴大,該群體(ti) 就業(ye) 方式靈活、準入門檻低、收入不穩定、工作地點變動頻繁。”薛惠元建議,可以適當降低以靈活就業(ye) 人員身份參保的費率和繳費基數,減輕該群體(ti) 的繳費負擔,提高其參保積極性。(部分受訪者為(wei) 化名)
於(yu) 靈歌(來源:工人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