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警博會關注無人機“黑飛”亂象 與會者建言助力精準監管

鄧正 張素 發布時間:2023-05-18 09:1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警博會(hui) 關(guan) 注無人機“黑飛”亂(luan) 象與(yu) 會(hui) 者建言助力精準監管

  由公安部主辦的第十一屆中國國際警用裝備博覽會(hui) (警博會(hui) )在北京舉(ju) 辦,會(hui) 上設有無人機反製裝備展區 上海特金 供圖

  中新網北京5月16日電 (鄧正 張素)近日,由公安部主辦的第十一屆中國國際警用裝備博覽會(hui) (警博會(hui) )在北京舉(ju) 辦。大會(hui) 期間,從(cong) “無人機反製與(yu) 管控技術”論壇,到無人機反製裝備展區,警務專(zhuan) 業(ye) 人士、無人機安全管控技術企業(ye) 代表圍繞無人機“黑飛”“亂(luan) 飛”現象治理、科學執法等議題展開研討並建言獻策。

  無人機監管需求日益迫切

  有研究機構統計稱,2022年,中國民用無人機行業(ye) 年產(chan) 值已突破千億(yi) 元(人民幣,下同)大關(guan) ,這一數據將在2025年達到1500億(yi) 元。

  無人機產(chan) 業(ye) 高速發展的同時,近些年由無人機“黑飛”“亂(luan) 飛”引發的安全事件,引起了外界廣泛關(guan) 注。

  事實上,在民用無人機產(chan) 業(ye) 開啟快速發展之路的初期,相關(guan) 部門和企業(ye) 已著手建設相應的無人機偵(zhen) 測反製設備設施。有分析稱,這些設備設施在理想場景下有較好的技術指標,但是往往在複雜城市環境下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此外,使用無人機進行作業(ye) 的新場景不斷湧現,意味著需要建設新的綜合監管服務平台。

  北京航空法學會(hui) 常務副會(hui) 長張起淮此前表示,要想讓無人機盡早擺脫“黑飛”身份,就要在立法、執法、監督三個(ge) 環節下功夫,在有序管理的前提下穩步發展無人機事業(ye) 。

本屆警博會(hui) 設有“無人機反製與(yu) 管控技術”論壇,與(yu) 會(hui) 者研討無人機“黑飛”“亂(luan) 飛”現象治理、科學執法等議題 上海特金 供圖

  本屆警博會(hui) 設有“無人機反製與(yu) 管控技術”論壇,與(yu) 會(hui) 者研討無人機“黑飛”“亂(luan) 飛”現象治理、科學執法等議題 上海特金 供圖

  新技術助力實現精準監管

  隨著低空空域放開以及無人機被大量應用,監管需求日益迫切。本屆警博會(hui) 開辟無人機反製裝備展區,並舉(ju) 辦“無人機反製與(yu) 管控技術”論壇,在此期間,與(yu) 會(hui) 者圍繞無人機管控技術創新、完善科學執法能力等議題建言獻策。

  就在上個(ge) 月,官方審議通過《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草案)》,並要求以實施條例為(wei) 契機,規範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及有關(guan) 活動。有評論認為(wei) ,這標誌著中國無人機產(chan) 業(ye) 將邁入更安全、有序、規範、完善的新發展階段。

  “這份條例的通過是‘科學立法’,下一步就需要‘嚴(yan) 格執法’。”上海特金公司相關(guan) 負責人在警博會(hui) 期間受訪時說,對於(yu) 無人機這種高科技領域而言,執法不能通過“人海戰術”,亟需以科技手段作為(wei) “嚴(yan) 格執法”的支撐。他們(men) 研發的“基於(yu) TDOA的城市級網格化無人機管控網解決(jue) 方案”,可以助力相關(guan) 部門對無人機實現探測發現、機型識別、精準個(ge) 體(ti) 身份識別、精準定位和軌跡跟蹤以及全過程的管理。

  據知,針對無人機的“低慢小”特性,以及複雜電磁環境、建築物遮擋等城市複雜環境下對無人機的監管難點,該解決(jue) 方案“對症下藥”。例如,每一個(ge) 網格可對進入其監測範圍的無人機進行監測、識別、定位、追蹤,平台後端則可為(wei) 無人機管控用戶提供圖形化、易操作的無人機管控功能和數據分析服務。

  推進跨部門合作管控機製

  與(yu) 會(hui) 人士認為(wei) ,在科學合理的法律法規推出後,還需要配以科學有效的執法手段,以期實現空地聯合、管放結合、多部門協同管理無人機。

  “網格化無人機監管係統方案的一個(ge) 優(you) 勢是可以對‘孤島型’的獨立信息網絡進行有效融合,實現信息合作共享,各站點網絡信息互通有無。”上海特金負責人表示,這將有助於(yu) 建立無人機管控領域的跨部門合作平台,打造嚴(yan) 密的綜合性防控體(ti) 係。

  記者注意到,本屆大會(hui) 期間已展出不少無人機管控設備,有的設備集無人機探測、尋向、定位與(yu) 處置功能於(yu) 一體(ti) ,呈現手持形態或手提箱拉杆箱形態,便於(yu) 使用者攜帶。

  主辦方表示,將在會(hui) 後進一步推進成果應用,凝煉出今後兩(liang) 三年的裝備建設重點,推出一係列成果應用和加強裝備建設的工作舉(ju) 措,引領警用裝備建設水平不斷提高。(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