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國集團(G7)峰會(hui) 將於(yu) 5月19日至21日在日本廣島舉(ju) 行。就在峰會(hui) 召開前夕,不少日本民眾(zhong) 在廣島街頭舉(ju) 著“不做戰爭(zheng) 幫凶”“不要G7”等標語表達對G7峰會(hui) 的抗議。峰會(hui) 還未開,抗議聲已起,這樣的尷尬境地值得G7好好反思。
日本是今年G7輪值主席國,負責主導和製定G7峰會(hui) 的相關(guan) 議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G7峰會(hui) 前夕接受媒體(ti) 采訪時,點名中俄,稱不允許憑借實力單方麵改變現狀。日本廣播協會(hui) (NHK)網站16日報道,考慮到中國,日本正與(yu) 各國協調,計劃將G7攜手合作對抗“經濟脅迫”等內(nei) 容寫(xie) 入最終的領導人聯合聲明中。G7廣島峰會(hui) 開成什麽(me) 樣、各成員國圍繞哪些議題進行溝通討論,與(yu) 作為(wei) 輪值主席國的日本有著不小關(guan) 係,根據日媒披露的信息不難看出,日本有意配合美國將G7峰會(hui) 朝著集團對抗的“陰溝”裏帶。
G7最初成立的目的是協調西方宏觀經濟政策,但近年來G7原本的經濟合作屬性淡化,軍(jun) 事對抗色彩卻不斷增強。例如,在美日兩(liang) 國鼓動下,2021年的G7領導人聯合聲明首次寫(xie) 入台海局勢相關(guan) 內(nei) 容。在即將舉(ju) 行的G7廣島峰會(hui) 上,日本設定的議題包括應對烏(wu) 克蘭(lan) 危機、要求中國遵守“國際秩序”等。通過這些議題設定不難看出,日本想通過舉(ju) 辦G7峰會(hui) 來夾帶“私貨”,妄圖借G7之力來對中國施壓。同時,G7帶給地區和國際社會(hui) 越來越明顯的挑戰和隱患值得警惕。日本民眾(zhong) 在G7廣島峰會(hui) 前夕高舉(ju) “不做戰爭(zheng) 幫凶”的標語,折射出人們(men) 對G7未來定位的擔憂與(yu) 不安。14日參加抗議活動的廣島市民宮原亮就認為(wei) ,G7廣島峰會(hui) 將是一個(ge) 讓烏(wu) 克蘭(lan) 危機再次升級的會(hui) 議。北約已經對烏(wu) 克蘭(lan) 進行武力支持了,日本也打算向烏(wu) 克蘭(lan) 提供金錢或軍(jun) 事支持。“這不能讓戰爭(zheng) 結束,也不可能實現和平,隻能讓世界陷入更悲慘的境地。”
G7不應做“戰爭(zheng) 幫凶”,也不應做“經濟脅迫”的幫凶。根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在G7峰會(hui) 之前先舉(ju) 辦的G7財長及央行行長會(hui) 議上,美國財政部長耶倫(lun) 便提及,美國一直在考慮對中國對其他國家市場施行的所謂“強製性經濟政策”采取反製,並可能在G7峰會(hui) 上得到其他國家的協調及協助。而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說,他們(men) 掌握到峰會(hui) 草擬的相關(guan) 文件稱,此次G7峰會(hui) 美國和日本想將“經濟安全”作為(wei) 主要議題之一。顯然,美國是炒作“經濟脅迫”話題的主要推手,而懷有私心的日本趁勢“貼心”地遞上了“刀子”。事實上,要說“經濟脅迫”這頂“帽子”,美國自己戴最合適。G7很多成員都曾遭遇美國的“經濟脅迫”:遠有上世紀80年代,美國強迫日本簽署《廣場協議》,近有2022年美國政府通過帶有強烈單邊主義(yi) 和保護主義(yi) 色彩的《通脹削減法案》,引發法國、德國等國強烈不滿。日本東(dong) 芝、德國西門子、法國阿爾斯通等G7成員國企業(ye) ,隻要是挑戰了美國的利益,便無一例外遭到美國的無情打壓。
如果G7國家真正關(guan) 注經濟安全的話,就應該攜手向美國施壓,要求美國立即停止以國家安全為(wei) 名行打壓、遏製他國之實,停止濫施單邊霸淩行徑,停止脅迫盟友搞排他性小圈子,停止擾亂(luan) 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停止將世界分裂成兩(liang) 大市場、兩(liang) 套體(ti) 係。美國知名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茨認為(wei) ,美國的對華“敵對”政策或使世界分裂成兩(liang) 個(ge) 集團,他敦促西方國家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投資,而不是“說教”。
G7如何定位自身,又如何麵向未來,究竟是繼續盲目跟著美國搞“小圈子”,還是積極與(yu) 國際社會(hui) 攜手,共促和平、共促發展,是G7成員國應該作出決(jue) 斷的一道選擇題。身為(wei) “富國俱樂(le) 部”成員,G7不能隻從(cong) 少數國家利益出發,損害國際社會(hui) 絕大多數國家的利益,而應順應開放包容的時代大勢,多想想如何為(wei) 世界的和平、穩定與(yu) 發展做些實實在在的好事。(海外網 陳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