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我長期關(guan) 注與(yu) 中國相關(guan) 的新聞,但當我真正來到這裏采訪時才發現,中國在各方麵取得的發展成就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無論是經濟發展、社會(hui) 治理還是環境保護等,真是百聞不如一見。”近日,保加利亞(ya) 《言論報》記者塔尼亞(ya) ·格盧赫切娃在接受采訪時如是說。
今年2月,格盧赫切娃參加中國與(yu) 中東(dong) 歐國家記者交流合作項目,赴華進行為(wei) 期4個(ge) 月的交流采訪工作。其間,格盧赫切娃走訪中國多地,接觸到各行各業(ye) 的民眾(zhong) ,對中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有了親(qin) 身的體(ti) 驗和感受。她在保加利亞(ya) 媒體(ti) 上發表了一係列文章,介紹中國在經濟發展、脫貧攻堅、環境治理等領域的經驗,受到當地讀者的歡迎和認可。
談到對中國的第一印象時,格盧赫切娃笑著說:“在那裏,先進技術無處不在:從(cong) 高鐵到電子支付,從(cong) 5G網絡到電動汽車……哪怕是在中國鄉(xiang) 村,也有著非常便利的網絡以及現代農(nong) 業(ye) 技術。”格盧赫切娃說,這些技術帶來的變化不僅(jin) 創造了更多商機,還營造了更加自由公平的環境,推動整個(ge) 社會(hui) 向前發展。
在華的實地采訪讓格盧赫切娃對中國的環境治理有了新認識。“走在北京街頭,我看到街道非常幹淨,城市綠化率很高,隨處可見口袋公園。中國在過去幾十年的植樹造林麵積甚至超過了一些歐洲國家的國土麵積,藍天保衛戰也取得顯著成就。而這些成績,我們(men) 卻很難在西方媒體(ti) 上看到。”
“當下,一些人對中國的印象受到部分西方媒體(ti) 和政客偏見的影響,這些媒體(ti) 人士或政客大部分都沒有到過中國。”格盧赫切娃告訴記者,這是她第一次到中國,現在對中國的認知與(yu) 以前從(cong) 媒體(ti) 上看到的已有天壤之別。“隻有親(qin) 身前往,才能深入了解真實、全麵的中國,這是我此行最大的收獲。”
“中國人民生活在穩定繁榮的環境中,享受著國家發展帶來的福利。通過交流,我能感受到生活越來越好帶給他們(men) 的幸福感。”中國人民安居樂(le) 業(ye) ,處處欣欣向榮,令格盧赫切娃印象深刻。
“在中國超市裏,我看到了來自保加利亞(ya) 的酸奶,讓我非常驚喜。保加利亞(ya) 是一個(ge) 農(nong) 業(ye) 大國,多年來,保中兩(liang) 國在農(nong) 業(ye) 領域開展了很多務實合作,雙邊經貿往來與(yu) 人文交流日益深化。堅持交流合作,有助於(yu) 鞏固我們(men) 兩(liang) 國人民友好情誼,共同創造美好未來。”格盧赫切娃說。(人民日報記者 於(yu) 洋)
《 人民日報 》( 2023年06月01日 03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