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尋味中華丨名樓】大明湖畔超然樓 半城湖色一樓璀璨

趙曉 李欣 發布時間:2023-06-02 09:2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濟南6月1日電 題:大明湖畔超然樓 半城湖色一樓璀璨

  中新社記者 趙曉 李欣

  “在超然樓亮燈之前,我登上了頂層,視野頓時變得開闊,能看到整座城市的壯麗(li) 景色。”聽說超然樓最近非常火,在濟南生活多年的加拿大人吉祥專(zhuan) 程前去參觀。

  最近,每天傍晚都有近千人站在濟南大明湖畔舉(ju) 著手機等待“江北第一樓”超然樓燈亮起的那一瞬間。其亮燈視頻持續登上社交平台熱搜,吸引民眾(zhong) 慕名前往。

  圖為(wei) 夜幕下的濟南超然樓流光溢彩,吸引眾(zhong) 多市民遊客打卡拍照。(資料圖) 中新社記者 李明芮 攝

  超然樓被譽為(wei) “泉城明珠”,是“明湖新八景”之一“超然致遠”景觀的核心建築,2021年躋身“中國曆史文化名樓”。

  日落燈起,超然樓燈光由下至上層層綻放,直至整座樓“金碧輝煌”。一時之間,快門哢嚓聲、人群讚歎聲不絕於(yu) 耳,“燈光層層點亮,整個(ge) 人被治愈了”……吉祥說,天色漸暗,超然樓前人潮湧動,人們(men) 爭(zheng) 相捕捉超然樓的美麗(li) ,難掩興(xing) 奮激動。

  在暖黃色的燈光與(yu) 天邊最後一抹霞光輝映下,超然樓的古風古韻與(yu) 大明湖的波光瀲灩構成一幅北方難覓的“半城湖色一樓璀璨”畫卷,使其亦有“江北第一樓”之稱。

  “‘四麵荷花三麵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濟南盡收眼底,這裏是俯瞰泉城的最佳位置。”超然樓講解員段超月介紹,在超然樓六層登高望遠,近觀明湖風光,遠望山巒疊翠。

  圖為(wei) 近期航拍的濟南超然樓,半城湖色盡收眼底。 中新社記者 梁犇 攝

  明崇禎六年的地方誌《曆乘》曾記載,“超然樓,水麵亭。樓頭一望,十裏湖光,盡在目中,真一大觀也”。

  段超月說,超然樓的亮燈儀(yi) 式之所以引人入勝,既是燈光亮化工程賦予它的魅力,也與(yu) 樓體(ti) 設計為(wei) 銅瓦、銅欄、銅門、銅柱有關(guan) ,有“超然銅金瓦”之說。“我們(men) 現在看到的超然樓,建於(yu) 2008年,是按照史料記載尋其舊址,修舊如舊建設。2009年正式對外開放。”

  據史料記載,超然樓始建於(yu) 元代,是翰林大學士李泂的私人住宅,樓名取離塵脫俗、不受拘束之意。李泂在大明湖畔修建以超然樓為(wei) 主要建築的湖上別業(ye) ,以供回鄉(xiang) 時居住,但原址僅(jin) 存在300餘(yu) 年,受戰火影響,在元代末年和明代崇禎年間兩(liang) 次被毀。

  700餘(yu) 年來,超然樓興(xing) 而廢,廢又興(xing) ,曆經曲折,但其仍保留了“超然致遠”的境界,承載著“濟南名士多”的文化傳(chuan) 承。

  元代散曲大家張養(yang) 浩、明代重臣汪廣洋、清代文學家蒲鬆齡等,都曾在超然樓詠詩懷古、借景抒情。

  “濟南從(cong) 古至今吸引了眾(zhong) 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佳篇。如清代小說家劉鶚創作《老殘遊記》、作家老舍寫(xie) 下《濟南的冬天》。”段超月說,展現老濟南風情的老殘遊記陶藝館就設在超然樓,樓內(nei) 還藏有匾額楹聯、名家書(shu) 畫、石碑拓片等“寶貝”。

  在山東(dong) 財經大學文旅產(chan) 業(ye) 研究中心副主任路琪看來,超然樓亮燈儀(yi) 式滿足了民眾(zhong) 對浪漫的渴望,其引起的“網紅效應”,也激活了濟南這座城市的曆史文化底蘊。

  “原本是奔著超然樓亮燈來的,沒想到還能欣賞到快閃演出,真是不虛此行。”一位來自河北的大學生感慨,到超然樓觀“燃燈”收獲“驚喜”。

  今年4月22日,農(nong) 曆三月初三“上巳節”,一場華服大秀在超然樓前舉(ju) 行。 中新社記者 梁犇 攝

  民謠表演、呂劇快閃、華服大秀、國風市集等相繼在超然樓亮相,這裏漸成泉城文化新地標,帶動濟南文旅人氣飆升。

  路琪表示,名士文化不應隻停留在書(shu) 本上、藏在樓閣中,還可通過情景演藝、設計故事情節等方式,借助VR、AR等數字技術,讓民眾(zhong) 在遊玩間“穿越”於(yu) 這座曆史文化名城的現在與(yu) 往昔。(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