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錢學森之子錢永剛:“父親教會我人生要懂得‘舍’”

範宇斌 發布時間:2023-06-06 09:0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上海6月4日電 題:錢學森之子錢永剛:“父親(qin) 教會(hui) 我人生要懂得‘舍’”

  作者 範宇斌

  “父親(qin) 教會(hui) 我人生要懂得‘舍’。”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shu) 館館長、錢學森之子錢永剛3日在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shu) 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zhuan) 訪時說。

  6月3日,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shu) 館館長、錢學森之子錢永剛接受中新社記者專(zhuan) 訪。 中新社記者 範宇斌 攝

  “父親(qin) 對我影響最大的是懂得了什麽(me) 叫‘舍’。”錢永剛坦言,他小的時候見什麽(me) 好的都要,憧憬著有一天能夠心想事成,把自己想要的都拿到手。“但是工作以後,我發現這是一個(ge) 美好的理想,真正你要得的,不學會(hui) 舍,這個(ge) ‘得’還是不夠完美的”。

  這個(ge) 道理是錢永剛從(cong) 父親(qin) 的人生經曆中領悟出來的。“我父親(qin) 這麽(me) 大的本事,但是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要想真正得,一定要學會(hui) 舍。”錢永剛說。

  如其所言,錢學森的“舍與(yu) 得”在其人生軌跡上已有清晰的體(ti) 現——錢學森早年在美國留學和工作,新中國成立之初,他衝(chong) 破重重阻力,毅然回國參加建設,最終成為(wei) 享譽海內(nei) 外的“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和中國航天事業(ye) 的奠基人。

  “今天絕大多數人都不會(hui) 懷疑,錢學森的人生是成功的人生。”錢永剛說,為(wei) 民族複興(xing) 選人生,錢學森曾經做出5次人生選擇:學鐵道工程,為(wei) 中國造鐵路;改學航空工程;從(cong) 做一名航空工程師轉向航空理論研究;從(cong) 學術理論研究轉向大型科研工程建設;最後再回到學術理論研究。

  從(cong) 更廣闊的視野探索錢學森的成功,錢永剛認為(wei) ,一名中國知識分子所具有的精神境界,是錢學森取得這樣成就的原因。“他始終關(guan) 心民族的振興(xing) ,始終追求科學的真理,始終獻身祖國的現代化事業(ye) 。”

  “錢學森的偉(wei) 大並不僅(jin) 僅(jin) 在於(yu) 他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成就,我們(men) 真正應該學習(xi) 的是,他在退休後依然每天堅持學習(xi) 鑽研。”錢永剛說,從(cong) 71歲到85歲,錢學森在諸多領域進行了不懈探索,他提出了開放複雜巨係統概念,創建了“從(cong) 定性到定量綜合集成方法”的理論及其實踐形式,潛心研究係統工程理論,並把該理論從(cong) 工程係統工程進一步發展成社會(hui) 係統工程,使之成為(wei) 社會(hui) 各領域取得長期和整體(ti) 最佳效益的組織管理方法。

  錢永剛透露,錢學森曾對他的孫子錢磊講過:“半個(ge) 世紀前國家讓我搞火箭、導彈,後來又搞人造地球衛星。我運用的都是成熟的理論和技術,沒有什麽(me) 新東(dong) 西,無非是按國家的要求把它們(men) 盡快研製出來就是了,這個(ge) 沒什麽(me) 。你記住,如果這點事也叫偉(wei) 大的話,那麽(me) 21世紀的爺爺將更偉(wei) 大。”

  在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shu) 館第二展廳入口處,有一張展示錢學森一生涉足學科領域的時序表,涉足學科領域達20多個(ge) ,數量之多、跨度之大,令人驚歎。

  錢學森因何在所涉足的絕大多數領域成就不凡?錢永剛總結了六個(ge) 因素:一流教育奠定成才之基,哲學指導開啟智慧之門,藝術修養(yang) 開拓創新思維,學無止境鑄就學術高峰,祖國信任搭建奉獻平台,獨到理解破解世界諸謎。

  今年75歲的錢永剛,退休20年來一直在做六件事:建館、建班、出書(shu) 、做影視作品、講演、辦展。他說,將盡己所能做好這些事,以錢學森學以報國、科技報國的精神,引導更多青年從(cong) 小培養(yang) 起社會(hui) 責任感,“社會(hui) 責任感應該成為(wei) 讀書(shu) 人的基點。”

  對於(yu) 父親(qin) ,錢永剛評價(jia) 道:“我不認為(wei) 他是一個(ge) 合格的父親(qin) ,因為(wei) 以他的學問,完全可以讓我得到更多,但由於(yu) 種種條件沒有做到。但是我又覺得他也是一個(ge) 非常合格的父親(qin) ,因為(wei) 他不僅(jin) 教會(hui) 了我知識,還教會(hui) 了我更基本的道理,那些不經意傳(chuan) 授給我的才是最金貴的東(dong) 西。”

  曾有人調侃錢學森,說他“人生最大的錯誤就是選擇了回國,如果不回國的話,學術成績會(hui) 更大”。

  對此,錢永剛反問道:“如果錢學森不選擇回國,他的人生成就還會(hui) 這樣大嗎?”他提到:“目前有一種觀點認為(wei) ‘搞科研可以遠離政治’,這顯然不符合科學發展的曆史事實。”

  “現在不少年輕人有一個(ge) 弱點,他們(men) 對政治缺乏關(guan) 注,不注意把握民族和社會(hui) 的需求,更談不上按這種需求確定自己的學術方向”,錢永剛說:“這難道不應引起憧憬人生圓夢的年輕人去思考嗎?”(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