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劉信】據日媒報道,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汙染水排海工程陸地上排放設施將於(yu) 6月12日開始試運行。日本《朝日新聞》11日報道稱,當工業(ye) 大臣西村康俊在福島尋求當地居民批準政府將核汙染水排放到海洋中時,三個(ge) 縣的漁民對他表示不滿。
“我擔心核汙染水的排放不僅(jin) 會(hui) 汙染(海洋),導致健康問題,還會(hui) 抬高鹽和海鮮的價(jia) 格。”67歲的樸英實女士在韓國首爾的一個(ge) 傳(chuan) 統市場購物時這樣告訴英國路透社記者。路透社9日報道稱,在日本排放福島核電站受汙染廢水前,因擔心核汙染水汙染海產(chan) 品,韓國消費者大量購入鹽和海產(chan) 品,零售商們(men) 也因為(wei) 擔心供應短缺而囤貨,導致韓國海產(chan) 品價(jia) 格上漲。
除了普通消費者外,賣海鮮的商家也開始大量囤貨。《韓民族日報》報道稱,在新安郡新義(yi) 島經營鹽田的薑善洪此前每天隻有約100個(ge) 訂單,現在增加到500至600個(ge) 。沒有鹽田的島民們(men) 也千方百計想在福島核汙染水排海前找到足夠家人吃的鹽。韓國紐西斯通訊社報道稱,從(cong) 上個(ge) 月初批發商就開始儲(chu) 備海鹽,儲(chu) 備規模不是幾包,而是整個(ge) 鹽倉(cang) 。一位製鹽企業(ye) 的相關(guan) 人士表示,他們(men) 擔心核汙染水排海後,韓國民眾(zhong) 的不安感會(hui) 進一步增大。
這種不安可能會(hui) 進一步推高價(jia) 格。韓國海洋水產(chan) 部發布的數據顯示,6月初的海鹽價(jia) 格比4月初上漲26.8%。但海洋水產(chan) 部稱,海鹽價(jia) 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是減產(chan) ,銷售商為(wei) 了應對不適合海鹽生產(chan) 的梅雨天氣而調整了出貨量。同時,海洋水產(chan) 部表示,他們(men) 從(cong) 4月開始,每月對10多個(ge) 生產(chan) 海鹽的鹽田進行放射性物質檢查,所有鹽田都沒有檢測出放射性物質。他們(men) 預計從(cong) 6至7月開始,擴大檢查範圍,進一步保障海鹽安全。
韓國民意調查機構Research View上個(ge) 月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85%的韓國民眾(zhong) 反對日本排核汙染水,70%的人表示,如果繼續將核汙染水排海,他們(men) 會(hui) 減少食用海鮮。《韓民族日報》報道稱,海鹽生產(chan) 者和銷售商認為(wei) ,今年海鹽產(chan) 量確實有所減少,但民眾(zhong) 對福島核汙染水排海的擔心也對銷售和價(jia) 格產(chan) 生了影響。
紐西斯通訊社報道稱,韓國食品業(ye) 正忙於(yu) 製定對放射性物質檢查的新對策。東(dong) 遠集團將原材料及成品的檢查項目增加了2倍,每季度1次或每年1次的檢查周期增加至每月1次或每季度1次。為(wei) 應對韓國食品因福島核汙染水排海而可能遭受的損失,韓國一些機構也正在尋找替代品,如果福島核汙染水導致韓國海鹽生產(chan) 出現問題,他們(men) 將考慮使用岩鹽或湖鹽作為(wei) 替代品,或者進口非亞(ya) 洲地區的歐洲水產(chan) 品。
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民眾(zhong) 也對日本核汙染水排海充滿擔憂。多國禁止進口來自福島的海產(chan) 品,擔心含有核汙染水的海水會(hui) 影響當地海產(chan) 品的安全。據英國廣播公司中文網站報道,東(dong) 京大學調查了亞(ya) 洲和歐美10個(ge) 國家的3000名居民,調查結果顯示,各國民眾(zhong) 普遍對福島食品的安全性表示憂慮。日本之外的居民中,回答“很危險”和“有點危險”的居民超過六成,其中韓國達93%,中國為(wei) 87%。福島縣當地的漁業(ye) 組織也表示,將核電廠核汙染水排放入海會(hui) 影響消費者觀感,讓事故後剛剛開始緩慢複蘇的當地海產(chan) 品再次名聲掃地。目前,有12個(ge) 國家和地區對福島食品采取進口限製。(環球時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