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13日電 據國家發改委網站消息,近日,國家發改委等八部門聯合印發《職業(ye) 教育產(chan) 教融合賦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下稱《方案》)。《方案》明確,到2025年,國家產(chan) 教融合試點城市達到50個(ge) 左右,試點城市的突破和引領帶動作用充分發揮,在全國建設培育1萬(wan) 家以上產(chan) 教融合型企業(ye) ,產(chan) 教融合型企業(ye) 製度和組合式激勵政策體(ti) 係健全完善,各類資金渠道對職業(ye) 教育投入穩步提升,產(chan) 業(ye) 需求更好融入人才培養(yang) 全過程,逐步形成教育和產(chan) 業(ye) 統籌融合、良性互動的發展格局。
《方案》提出,要推動形成產(chan) 教融合頭雁效應。
——培育遴選產(chan) 教融合試點城市。梳理總結首批國家產(chan) 教融合試點城市經驗做法,啟動遴選第二批30個(ge) 左右國家產(chan) 教融合試點城市,推動產(chan) 教融合試點城市出台紮實有效的改革舉(ju) 措,發揮示範引領作用。鼓勵各地培育遴選一批省級產(chan) 教融合試點城市,建立產(chan) 教融合試點城市體(ti) 係。國家產(chan) 教融合試點城市優(you) 先考慮從(cong) 省級產(chan) 教融合試點城市中產(chan) 生。
——在重點行業(ye) 深度推進產(chan) 教融合。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集成電路、人工智能、工業(ye) 互聯網、儲(chu) 能、智能製造、生物醫藥、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以及養(yang) 老、托育、家政等生活服務業(ye) 等行業(ye) ,深入推進產(chan) 教融合,培養(yang) 服務支撐產(chan) 業(ye) 重大需求的技能技術人才。在試點城市及其所在省域內(nei) 打造一批區域特色鮮明的產(chan) 教融合型行業(ye) ,打造一批高水平產(chan) 教融合行業(ye) 協會(hui) 和促進會(hui) ,推動行業(ye) 組織更好融入產(chan) 教融合改革。
——培育建設產(chan) 教融合型企業(ye) 。加強產(chan) 教融合型企業(ye) 孵化培育力度,完善產(chan) 教融合型企業(ye) 認定標準。啟動遴選第二批國家產(chan) 教融合型企業(ye) ,從(cong) 央企、地方國企、實力突出的民企、國家製造業(ye) 創新中心、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中,遴選打造相關(guan) 行業(ye) 領域產(chan) 教融合改革的領軍(jun) 企業(ye) 。引導各地加快培訓地方產(chan) 教融合型企業(ye) ,按時完成全國1萬(wan) 家以上的總體(ti) 任務。完善產(chan) 教融合型企業(ye) 培育庫,製定符合本地區實際的認定標準,建設培育本地區產(chan) 教融合型企業(ye) 。
《方案》提到,要夯實職業(ye) 院校發展基礎。
——係統評估項目實施效果。對“十四五”教育強國推進工程職業(ye) 教育產(chan) 教融合項目實施情況開展中期評估,根據評估結果調整相關(guan) 儲(chu) 備院校和項目。
——擴容產(chan) 教融合儲(chu) 備項目。在“十四五”教育強國推進工程儲(chu) 備項目庫中,新增200所左右高職院校和應用型本科院校,對納入儲(chu) 備項目庫且符合條件的職業(ye) 教育產(chan) 教融合項目通過中央預算內(nei) 投資予以重點支持。
——完善職業(ye) 教育專(zhuan) 業(ye) 設置。鼓勵引導職業(ye) 院校,優(you) 先發展先進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術、人工智能等產(chan) 業(ye) 需要的一批新興(xing) 專(zhuan) 業(ye) ,加快建設護理、康養(yang) 、托育、家政等一批人才緊缺的專(zhuan) 業(ye) ,改造升級冶金、醫藥、建材、輕紡等領域的一批傳(chuan) 統專(zhuan) 業(ye) ,撤並淘汰供給過剩、就業(ye) 率低、職業(ye) 崗位消失的專(zhuan) 業(ye) ,鼓勵學校開設更多緊缺的、符合市場需求的專(zhuan) 業(ye) ,形成緊密對接產(chan) 業(ye) 鏈、創新鏈的專(zhuan) 業(ye) 體(ti) 係。
《方案》要求,要建設產(chan) 教融合實訓基地。
——加大實訓基地支持力度。通過“十四五”教育強國推進工程,安排中央預算內(nei) 投資支持一批產(chan) 教融合實訓基地建設,提升職業(ye) 院校產(chan) 教融合實訓水平。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的“建設100個(ge) 高水平、專(zhuan) 業(ye) 化、開放型產(chan) 教融合實訓基地”的重大任務。
——引導實訓基地建設方向。安排中央預算內(nei) 投資時,優(you) 先考慮先進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術、人工智能等領域以及護理、康養(yang) 、托育、家政等領域的實訓基地建設,輻射帶動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領域的實習(xi) 實訓、員工培訓、產(chan) 品中試、工藝改進、技術研發等。
——優(you) 化實訓基地建設流程。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立多部門聯合審批“綠色通道”,優(you) 化職業(ye) 院校項目建設審批流程,強化要素保障,促進職業(ye) 院校項目建設便利化。
《方案》還指出,要深化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
——豐(feng) 富產(chan) 教融合辦學形態。支持職業(ye) 院校聯合企業(ye) 、科研院所開展協同創新,共建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創業(ye) 創新中心、企業(ye) 技術中心等創新平台,服務地方中小微企業(ye) 技術升級和產(chan) 品研發。推動職業(ye) 院校在企業(ye) 設立實習(xi) 實訓基地、企業(ye) 在職業(ye) 院校建設培育培訓基地。推動校企共建共管產(chan) 業(ye) 學院、企業(ye) 學院,延伸職業(ye) 院校辦學空間。
——拓展產(chan) 教融合培養(yang) 內(nei) 容。引導企業(ye) 深度參與(yu) 職業(ye) 院校專(zhuan) 業(ye) 規劃、教材開發、教學設計、課程設置、實習(xi) 實訓,實行校企聯合招生、開展委托培養(yang) 、訂單培養(yang) 和學徒製培養(yang) ,促進企業(ye) 需求融入人才培養(yang) 各環節。支持企業(ye) 接收學生實習(xi) 實訓,引導企業(ye) 按崗位總量的一定比例設立學徒崗位。
——優(you) 化產(chan) 教融合合作模式。支持有條件的產(chan) 業(ye) 園區和職業(ye) 院校、普通高校合作舉(ju) 辦混合所有製分校或產(chan) 業(ye) 學院。支持和規範社會(hui) 力量興(xing) 辦職業(ye) 教育,通過企業(ye) 資本投入、社會(hui) 資本投入等多種方式推進職業(ye) 院校股份製、混合所有製改革。允許企業(ye) 以資本、技術、管理等要素依法參與(yu) 辦學並享有相應權利。
——打造產(chan) 教融合新型載體(ti) 。打造以產(chan) 業(ye) 園區為(wei) 基礎的市域產(chan) 教融合聯合體(ti) ,在重點行業(ye) 和領域打造行業(ye) 產(chan) 教融合共同體(ti) 。發揮職教集團(聯盟)、市域產(chan) 教融合聯合體(ti) 、產(chan) 教融合共同體(ti) 作用,提升人才培養(yang) 質量,促進高質量就業(ye) 。(五)健全激勵扶持組合舉(ju) 措。
——製定出台支持政策文件。在全麵梳理現有支持職業(ye) 教育產(chan) 教融合的政策舉(ju) 措的基礎上,針對產(chan) 教融合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研究創新激勵扶持舉(ju) 措,形成指導性政策文件,進一步健全“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組合式激勵,支持地方出台符合本地實際的落地政策。
——加大金融政策扶持力度。國家發展改革委加大向金融機構推薦職業(ye) 教育產(chan) 教融合中長期貸款項目的力度。鼓勵銀行機構按照“風險可控、商業(ye) 可持續性”原則支持產(chan) 教融合項目和產(chan) 教融合型企業(ye) 發展。引導保險機構開發產(chan) 教融合相關(guan) 保險產(chan) 品。支持符合條件的產(chan) 教融合型企業(ye) 上市融資。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ye) 發行社會(hui) 領域產(chan) 業(ye) 專(zhuan) 項債(zhai) 券,重點用於(yu) 實訓基地建設。
——加大投資政策扶持力度。通過“十四五”教育強國推進工程,安排中央預算內(nei) 投資支持符合條件的產(chan) 教融合實訓基地建設,高職院校和應用型本科院校每所支持額度不超過8000萬(wan) 元,中職院校每所支持額度不超過3000萬(wan) 元。將符合條件的職業(ye) 教育產(chan) 教融合項目納入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券支持範圍。
——加大財稅政策扶持力度。產(chan) 教融合型企業(ye) 興(xing) 辦職業(ye) 教育的投資符合規定的,可按投資額 30%的比例抵免當年應繳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加大土地政策扶持力度。企業(ye) 投資或與(yu) 政府合作建設職業(ye) 院校、高等學校的建設用地,按教育用地管理,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可通過劃撥方式供地,鼓勵企業(ye) 自願以出讓、租賃方式取得土地。探索采取長期租賃、租讓結合、彈性年期出讓方式供地。
——加大信用政策扶持力度。加大產(chan) 教融合型企業(ye) 信用信息歸集力度,開展行業(ye) 信用評價(jia) ,對評價(jia) 結果好的企業(ye) ,在例行檢查、專(zhuan) 項抽查中減少檢查頻次,在上市融資、政府資金支持、產(chan) 業(ye) 扶持政策、評優(you) 表彰、政務事項辦理等方麵予以優(you) 先或便利,並通過“信用中國”網站集中公示宣傳(chuan) 。
《方案》還表示,要強化經驗推廣。各地推動職業(ye) 教育產(chan) 教融合,特別是建設產(chan) 教融合型企業(ye) 的有效措施,要及時在省域範圍內(nei) 推廣。具有重大示範效應的改革措施,及時向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等部門報送。對實踐證明行之有效、可以上升為(wei) 製度性成果的,及時總結提煉,並推動修改完善相關(guan) 政策和製度,符合條件的在全國複製推廣。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