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13日電 (中新財經記者 左宇坤)房地產(chan) 市場格局的深度調整,正在方方麵麵滲透與(yu) 體(ti) 現。
眼下,當不少傳(chuan) 統房企仍在疲於(yu) 處理流動性問題、拿地積極性明顯降低時,一些實業(ye) 起家的“門外漢”民企反而成為(wei) 一股新興(xing) 力量逆勢入場,在不少地區的土拍裏展露鋒芒。
“黑馬”頻出,搶地“凶猛”
6月初,北京的土拍市場還沒從(cong) 昌平朱辛莊的熱度中回過神來便再創新高,迎來一場罕見的充滿“火藥味”的拚殺。
本次土拍最火熱的當屬順義(yi) 區順義(yi) 新城第19街區19-69地塊,共有45加房企報名參與(yu) ,打破了不久前朱辛莊地塊42家房企報名的紀錄,成為(wei) 北京土拍史上最多房企參與(yu) 的地塊。
在這宗最火地塊的爭(zheng) 奪中,罕見地出現了報名房企全員參與(yu) 現場競拍和搖號環節的現象。其中一個(ge) 引人關(guan) 注的競拍者,是有著“防水一哥”之稱的東(dong) 方雨虹。
雖說沒能拿下北京這宗地塊,但公開報道顯示,在更早前的2020年和2021年,東(dong) 方雨虹曾在廣州拿下兩(liang) 宗體(ti) 量小、總價(jia) 低,位於(yu) 非核心區域的地塊。
這次現身也使得在深交所互動易上,不同的投資者接連對東(dong) 方雨虹高管進行詢問——公司是否對房地產(chan) 開發產(chan) 生興(xing) 趣?得到的回複均為(wei) “(公司)持續打造成為(wei) 卓越的建築建材係統服務商,不涉及房地產(chan) 開發業(ye) 務”。
如果說東(dong) 方雨虹的布局尚屬謹慎,那麽(me) 另一家實業(ye) 公司偉(wei) 星集團的步伐則已走到了很多傳(chuan) 統房企的前麵。
在克而瑞公布的1-5月房企拿地排行榜中,拿地金額前20強裏僅(jin) 有4家民營企業(ye) ,偉(wei) 星房產(chan) 可以稱得上其中的一批黑馬。曾長年盤踞在三四線城市的偉(wei) 星房產(chan) 在這兩(liang) 年頻頻布局合肥、南京、杭州等地,2022年的銷售額達到340億(yi) 元,位列百強榜55位。
尚以黑馬之姿闖蕩房地產(chan) 領域的偉(wei) 星,在自己的老本行上早已闖出一方天地。公開資料顯示,偉(wei) 星集團最初從(cong) 做紐扣起家,如今商業(ye) 版圖涉及服裝輔料、新型建材、房地產(chan) 、水電、金融投資等領域,旗下擁有兩(liang) 家A股上市公司偉(wei) 星股份和偉(wei) 星新材,已分別成長為(wei) 服飾輔材行業(ye) 和塑料管道行業(ye) 的龍頭。
不同於(yu) 其他房企的低調,偉(wei) 星房產(chan) 不諱於(yu) 表露自己擴張出擊的野心。據其官微透露,在2022年的區域經營工作會(hui) 議上,偉(wei) 星房產(chan) 提出要通過三至五年的努力,實現500億(yi) -900億(yi) 元的銷售規模,這意味著在去年的銷售規模上還要實現翻倍。
有著相似野心的企業(ye) 不一而足。連續拿下西安、廣州等城市的熱門地塊後,亞(ya) 倫(lun) 地產(chan) 也迅速成為(wei) 房產(chan) 圈的焦點。中指研究院發布的《2023年1—5月全國房地產(chan) 企業(ye) 拿地TOP100排行榜》顯示,亞(ya) 倫(lun) 地產(chan) 以40億(yi) 元的拿地金額位列全國第31位。
在4月份的一周時間內(nei) 豪擲幾十億(yi) 元“凶猛”擴儲(chu) ,在眾(zhong) 多熱門競買(mai) 人的“包夾”中搶來一二線城市熱門地塊,亞(ya) 倫(lun) 地產(chan) 的底氣也離不開其背後的“實業(ye) 累積”。
亞(ya) 倫(lun) 地產(chan) 的母公司南通亞(ya) 倫(lun) 集團以家紡用品和麵料起家。官網資料顯示,截至2010年11月,集團擁有18家全資控股子公司,涵蓋家紡產(chan) 業(ye) 、不動產(chan) 物業(ye) 、房地產(chan) 開發三大產(chan) 業(ye) 板塊。
逆勢擴儲(chu) ,仍需觀察
實業(ye) 起家的“非典型房企”默默攀至行業(ye) 的佼佼者,區域中小型房企成功站上土地大舞台……如果從(cong) 樂(le) 觀角度看,這樣的行動展現了對房地產(chan) 市場長期發展的信心和期許;但在硬幣的另一麵,企業(ye) 也需要認真思考如何在這個(ge) 領域中實現自身的跨越發展。
梳理發現,這一股大多來自於(yu) 江浙一帶的“組團掃貨”強勁力量,背後多有實業(ye) 母公司支撐,在資金等層麵獲得強大助力。不少業(ye) 內(nei) 人士也看好其在當前行業(ye) 洗牌的當口謀求逆勢擴儲(chu) ,認為(wei) 他們(men) 將會(hui) 在今後一段時期內(nei) 作為(wei) “地產(chan) 新勢力”為(wei) 市場增添活力。
有分析指出,這些企業(ye) 本身就著房地產(chan) 經營基礎和多年積累的充裕資金實力,在當下部分房企出現債(zhai) 務危機、土地市場門檻下降之際,逆勢進場不僅(jin) 可以借此增加企業(ye) 利潤,同時也可以擴大企業(ye) 的資源規模和品牌價(jia) 值,實現業(ye) 務轉型並進一步增強競爭(zheng) 力。
從(cong) 子公司布局的角度進一步看,中指研究院土地市場研究負責人張凱提到,房企當前投資邏輯嚴(yan) 重趨同,導致核心城市土拍搖號難度進一步推高。部分下遊企業(ye) 積極參與(yu) 土拍搖號,以期拿地後在後續與(yu) 甲方的合作當中增添談判籌碼。
“房地產(chan) 行業(ye) 進入新階段,對房企品牌、品質會(hui) 有一定要求,並非任何企業(ye) 都能做房地產(chan) 。”中指研究院華東(dong) 大區常務副總經理高院生同時提到,上述企業(ye) 隻是在前些年不怎麽(me) 拿地,並不代表它們(men) 沒有做過房地產(chan) ,所以未來並不會(hui) 出現太多所謂的全新麵孔。
對於(yu) 這些新“黑馬”,克而瑞研報也謹慎提出,當前這些企業(ye) 均未上市,融資能力相對受限。其中,央企、國企的背景及母公司資源加持,可以擁有銀行授信等諸多優(you) 勢;民營房企融資則相對困難,其中寶華、偉(wei) 星等通過股權質押的方式進行融資,企業(ye) 資金壓力也凸顯。
同時,從(cong) 長遠發展的角度看,業(ye) 內(nei) 普遍認為(wei) 這類企業(ye) 的大舉(ju) 拿地不具備長期性和必然性。上海中原地產(chan) 市場分析師盧文曦便認為(wei) ,未來市場的整體(ti) 趨勢仍然會(hui) 以頭部房企拿地為(wei) 主。隨著更多龍頭企業(ye) 獲得銀行授信,勢必會(hui) 反映到拿地動作裏。
“未來,房地產(chan) 市場還會(hui) 以品牌房企為(wei) 主導,品牌影響力、產(chan) 品能力、成本管控能力等將愈來愈重要。”高院生表示,不排除一部分資金比較雄厚的企業(ye) 以投資而不操盤的形式去拿地,總體(ti) 而言未來房地產(chan) 市場對於(yu) 開發企業(ye) 的能力要求將越來越高。(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