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北京25個係列職稱製度改革完成 解決職稱評價“一尺量”問題

杜燕 發布時間:2023-06-14 09:0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6月12日電 (記者 杜燕)五年來,北京通過健全製度體(ti) 係、完善評價(jia) 標準、暢通晉升渠道、完善評價(jia) 機製和服務體(ti) 係等措施,完成現有的高等學校教師、工程技術、經濟、新聞等25個(ge) 職稱係列改革實施辦法,涉及1100多個(ge) 職稱專(zhuan) 業(ye) ,著力解決(jue) 職稱評價(jia) “一尺量”問題,為(wei) 下一步縱深推進職稱製度改革奠定堅實基礎,營造有利於(yu) 人才成長和發揮作用的評價(jia) 製度環境,為(wei) 北京吸引、集聚更多高層次急需專(zhuan) 業(ye) 人才。

  職稱製度是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評價(jia) 和管理的基本製度,對建立人才職業(ye) 發展通道、激勵人才創新創業(ye) 具有重要作用。

  今天,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局表示,2018年,北京立足發揮人才評價(jia) “指揮棒”作用,出台《關(guan) 於(yu) 深化職稱製度改革的實施意見》,計劃用五年時間,完成職稱各係列、專(zhuan) 業(ye) 、層級的布局調整任務,建立符合不同人才特點的分類評價(jia) 標準和評價(jia) 機製,在全市搭建職稱製度改革“四梁八柱”,形成設置合理、評價(jia) 科學、管理規範、運轉協調、服務全麵的職稱製度體(ti) 係。

  五年共新增9個(ge) 新職稱專(zhuan) 業(ye)

  五年來,北京聚焦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等需要,先後增設了人工智能、技術經紀、知識產(chan) 權、科學傳(chuan) 播、動漫遊戲、數字編輯、創意設計、應急工程、消防工程9個(ge) 新職稱專(zhuan) 業(ye) ,並為(wei) 各領域人才量身定製了評價(jia) 標準。

  全麵推行職稱評審代表作製度

  北京職稱製度改革突出“幹什麽(me) 、評什麽(me) ”,著力解決(jue) 職稱評價(jia) “一尺量”問題,按照不同領域、單位、專(zhuan) 業(ye) 、層次人才的特點和成長規律,以職業(ye) 屬性和崗位職責為(wei) 核心,以能力、業(ye) 績和貢獻為(wei) 導向,分類分層建立人才評價(jia) 新標準。

  五年來,北京陸續調整完善了25個(ge) 職稱係列、1100多個(ge) 職稱專(zhuan) 業(ye) 的評價(jia) 標準和權重,並推廣應用。如,教育教學人才評價(jia) 突出教書(shu) 育人,按教學為(wei) 主、科研為(wei) 主和社會(hui) 服務為(wei) 主分類;衛生人才評價(jia) 突出臨(lin) 床實踐,按臨(lin) 床為(wei) 主和科研為(wei) 主分類。通過清晰的分類評價(jia) 標準,提高了評價(jia) 的科學性、針對性、精準性,更好地發揮評價(jia) “指揮棒”的作用,激發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的創新動力和積極性。

  同時,不斷改善職稱評審由論文“一刀切”問題,全麵推行職稱評審代表作製度。憑實績論英雄,將職稱評審“唯論文”改為(wei) “菜單式”,讓人才做“多選題”,申報人可自主選擇最能體(ti) 現能力水平的代表性成果,如專(zhuan) 利、技術報告、工程方案、教學課例、疑難病案、文學藝術作品、論文、論著等,作為(wei) 職稱申報、評價(jia) 的主要內(nei) 容。這一評價(jia) 方式得到了申報人和評委專(zhuan) 家的充分認可,近年來,使用論文以外材料作為(wei) 答辯代表作的申報人比例逐年遞增。

  3種管理模式下放人才評價(jia) 自主權

  職稱評價(jia) 實行屬地管理,北京市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局負責本市國有企事業(ye) 單位和民營企業(ye) 人才的職稱評價(jia) 工作,每年有15萬(wan) 餘(yu) 人參加職稱評審。

  目前,北京職稱評價(jia) 實行3種管理模式,分別是:

  “評聘分開”:在工程、經濟、研究、藝術等領域開展“個(ge) 人自主申報、行業(ye) 統一評價(jia) 、單位擇優(you) 聘任、政府指導監管”的社會(hui) 化評審,主要麵向包括非公經濟在內(nei) 的企事業(ye) 單位人才。

  “評聘結合”:實行職稱結構比例調控,單位按照崗位空缺推薦,行業(ye) 主管部門組織評審,主要麵向中小學、研究機構和衛生機構。

  “以聘代評”:下放職稱評審權,實行高校院所、部分科研機構、新型研發機構自主評聘職稱。

  用人單位可以根據學科特色和發展需要,自主製定人才評價(jia) 標準、開展職稱自主評聘。支持用人單位完善考核製度,實現“能上能下”。對不符合崗位要求、沒有履行崗位職責的人員,用人單位可以低聘、不聘直至解聘。

  改革暢通各類人才職稱晉升通道

  為(wei) 有效解決(jue) 職稱晉升“玻璃門”問題,北京職稱改革打破國籍、戶籍、地域、身份、檔案、人事關(guan) 係等製約,除國有企事業(ye) 單位和非公經濟單位人才外,開通了外籍人才、港澳台人才、自由職業(ye) 人才、高技能人才、農(nong) 村實用人才的職稱申報渠道,吸引更多高層次人才在北京創新創業(ye) 。

  同時,與(yu) 國際通行的職業(ye) 資格評價(jia) 機製對接,發布境外職業(ye) 資格認可目錄2.0版,認可110項境外權威職業(ye) 資格,支持持證人員來京工作,在辦理工作許可、證書(shu) 查驗、人才評價(jia) 等方麵給予便利渠道,還對取得IEEE(電氣與(yu) 電子工程師協會(hui) )會(hui) 士、IEEE高級會(hui) 員、LEED(美國LEED綠色建築認證)會(hui) 士、ACCA(特許公認會(hui) 計師公會(hui) )資深會(hui) 員等4項急需緊缺清單中職業(ye) 資格的人員,提供對應副高級職稱、並可作為(wei) 申報正高級職稱條件等5項升級禮包。

  此外,針對現行評價(jia) 模式不適應有多年海外留學工作經曆的高端領軍(jun) 人才問題,北京在全國率先建立高端領軍(jun) 人才職稱直通車評價(jia) 機製,高端領軍(jun) 人才隻要業(ye) 績足夠突出,就不受學曆、資曆等限製,用業(ye) 績陳述代替論文答辯,直接參評正高級職稱。

  職稱申報、評審、取證等實現全程網辦

  在職稱製度改革中,北京不斷優(you) 化職稱評審工作流程,實現職稱申報、審核、繳費、評審、查詢、取證等全程網辦。

  北京還與(yu) 天津、河北人社部門簽署實施了《京津冀職稱資格互認協議》,三地職稱在人才培養(yang) 使用、崗位聘任、人才引進、職稱晉升等方麵相互認可,有效促進三地人才自由流動,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

  下一步,北京市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局將結合新時代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隊伍發展需要,全麵梳理改革中存在的難點痛點問題,緊緊圍繞首都高質量發展,縱深推進職稱製度改革,大力營造有利於(yu) 人才成長和發揮作用的評價(jia) 製度環境,為(wei) 北京吸引、集聚更多高層次急需專(zhuan) 業(ye) 人才。(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