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lin) 沂市蘭(lan) 山區方城鎮張街村民正在黨(dang) 支部辦合作社場地內(nei) 裝運已晾曬完成小麥。 蘭(lan) 山區融媒供圖
中新網濟南6月12日電 (孫婷婷)時下,齊魯大地麥浪翻滾,處處是搶收搶種的景象。山東(dong) 多地政府開放大門讓農(nong) 民曬糧,確保小麥“輕裝”入囤。鎮政府大院、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及文化廣場、黨(dang) 群服務中心等,成為(wei) 民眾(zhong) “三夏”搶收期間的小麥晾曬場。
據山東(dong) 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農(nong) 情調度顯示,截至6月11日下午5時,山東(dong) 全省應收小麥6012萬(wan) 畝(mu) ,已收3376萬(wan) 畝(mu) ,占應收小麥麵積的56.2%,其中機收3361.8萬(wan) 畝(mu) 。
平原縣組織誌願者幫助農(nong) 民晾曬小麥。 張偉(wei) 攝
為(wei) 搶抓晴朗天氣晾曬小麥,確保今年夏糧顆粒歸倉(cang) ,德州市平原縣王廟鎮政府在政府門口掛上“政府院內(nei) 可以曬糧”條幅。民眾(zhong) 通過預約,便可進入政府大院晾曬糧食。“雖然麥收機械化,省人力了,但是晾曬是個(ge) 難題。馬路上‘搶占’場地,既操心,又不安全。”在王廟鎮政府院內(nei) 翻曬小麥的劉紅章告訴記者,該鎮政府專(zhuan) 門倡導工作人員不開車,為(wei) 他們(men) 曬糧留出空間。
村民在棗莊市嶧城區古邵鎮政府大院內(nei) 晾曬糧食。 胡瑾瑜 攝
平原王廟鎮政府還成立鎮級村級應急搶收小分隊,幫助特殊群體(ti) 搶收、晾曬。同時為(wei) 方便村民飲水,該鎮還專(zhuan) 門提供了飲水機、紙杯、礦泉水等。
“三夏”麥收期間,德州市陵城區將13個(ge) 鄉(xiang) 鎮政府大院、678個(ge) 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大院以及文化廣場,共1297處公共區域全麵對外開放,方便民眾(zhong) 晾曬小麥。
德州陵城區開放1297處鎮村公共場地,緩解農(nong) 民曬糧難題。 陵城區委宣傳(chuan) 部供圖
糧食及時晾曬,是保證顆粒歸倉(cang) 的關(guan) 鍵。“搶收搶種就這幾天,大家都很自覺,能不開車就不開車,為(wei) 民眾(zhong) 曬糧最大限度騰地方,確保他們(men) 能顆粒歸倉(cang) 。”陵城區宋家鎮政協聯絡室副主任田楠楠告訴記者,要做好誌願服務,幫助群眾(zhong) 做好晾曬及糧食看護工作。
進入麥收以來,泰安市寧陽縣因地製宜,協調轄區企業(ye) 、合作社將暫時閑置的水泥場地免費提供給周邊農(nong) 民曬糧。該縣東(dong) 莊鎮金豐(feng) 農(nong) 業(ye) 合作社把合作社農(nong) 機存放點5000平方的水泥路麵提供給村民曬糧;鶴山鎮的金麥香麵粉廠劃定民眾(zhong) 曬糧專(zhuan) 屬場地,還提供遮雨防潮的油布。糧食曬幹後,不出大院,就地在麵粉廠就能進行存糧或賣糧,減少民眾(zhong) 糧食運輸成本。
“在小麥貯藏前的最後環節晾曬上,我們(men) 與(yu) 鄉(xiang) 鎮、企業(ye) 加強對接,協調場地,切實解決(jue) ‘曬糧難’,確保夏糧顆粒歸倉(cang) ,農(nong) 民豐(feng) 收到手。”寧陽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種植業(ye) 管理科科長黃曉偉(wei) 介紹。
“以前曬糧食的地方少,再遇到下雨陰天,更耽誤我們(men) 曬幹糧食。”在棗莊市嶧城區古邵鎮政府院內(nei) ,古西村村民齊濤在翻曬著小麥。古邵鎮政府大院門口,牆上掛著“政府院內(nei) 可以曬糧”的紅色條幅格外顯眼,政府院內(nei) 的空地上也鋪滿了金黃的小麥粒。
時值“三夏”生產(chan) ,為(wei) 保證小麥顆粒歸倉(cang) ,解決(jue) 民眾(zhong) 曬糧難的問題,棗莊市嶧城區各鎮街敞開政府大門,動員村委會(hui) 敞開村委會(hui) 大院,騰出鎮村廣場、公園等公共場地,為(wei) 民眾(zhong) 晾曬小麥提供場地,有效解決(jue) 了民眾(zhong) 生產(chan) 難題,推動三夏生產(chan) 安全有序推進。
為(wei) 應對突發天氣狀況,確保“夏糧”顆粒歸倉(cang) ,臨(lin) 沂市蘭(lan) 山區方城鎮提早謀劃部署,協調安排各村委大院、支部辦合作社場地、閑置廠房、倉(cang) 庫等2萬(wan) 餘(yu) 平方米,安排小麥晾曬,既做到顆粒歸倉(cang) ,又嚴(yan) 防因天氣原因晾曬不及時導致的黴變。
山東(dong) 各地還組織由鎮科級工作人員、管區成員、包村工作人員、農(nong) 技人員等全部下沉村莊,包片包村蹲點幫助村民收割和晾曬小麥,做好精準服務,守護好村民“糧袋子”。“各位鄉(xiang) 鄰,凡是在文化廣場和附近停放的車輛請趕緊開走,要騰出地方曬糧食,需要晾曬小麥的村民趁著晴好天氣趕緊曬幹。”在菏澤市牡丹區高莊鎮賀莊村,村委會(hui) 主任賀江燦利用大喇叭進行廣播。
目前,牡丹區夏收工作基本結束,為(wei) 確保小麥顆粒歸倉(cang) 和糧食安全,當地各鎮街協調各方資源,將文化廣場、村黨(dang) 群服務中心、籃球場、鄉(xiang) 村大舞台等場所騰出空間,打掃幹淨,作為(wei) 糧食晾曬點,動員村民及時開展晾曬,並組織誌願者幫助攤曬和運輸小麥。
農(nong) 民在邳莊鎮尚莊村黨(dang) 群服務中心大院裏曬糧。 賈萌 攝
棗莊市台兒(er) 莊區邳莊鎮尚莊村黨(dang) 支部成立村級應急搶收小分隊,幫助特殊民眾(zhong) 搶收、晾曬,同時還提供飲水、組織村委成員送飯等,方便村民節省時間,應收盡收。“原來大家都把糧食曬在路上,既危險還不方便,現在直接把糧食曬到了村支部大院內(nei) ,又放心又安心。”尚莊村村民黃桂花說,與(yu) 往年提前在馬路上“搶占”場地不同,今年她直接把小麥曬在了村部大院裏。
記者了解到,在夏種方麵,山東(dong) 省應播玉米5425萬(wan) 畝(mu) ,已播2103萬(wan) 畝(mu) ,占應播玉米麵積的38.8%,其中機播玉米2080.9萬(wan) 畝(mu) 。該省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任務麵積200萬(wan) 畝(mu) ,已播種26.9萬(wan) 畝(mu) ,占種植任務麵積的13.5%。(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