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wei) 濰水左岸項目。 黃宏信 攝
中新網濰坊6月13日電(呂妍)初夏時節,走進山東(dong) 省濰坊市峽山生態經濟開發區,綠樹成蔭,生機盎然,在山東(dong) 省內(nei) 最大水庫——峽山水庫的西岸,30公裏長的環湖柳堤如同一條舒展的長臂,將綠水青山擁在懷中,為(wei) 遊客奉上一幅優(you) 美的山水生態畫卷。
記者於(yu) 探訪中了解到,在濰坊市委台港澳辦的引薦下,2023年,峽山區王家莊街道招商引進台灣中華陽光曼波農(nong) 漁業(ye) 產(chan) 銷合作促進會(hui) ,傾(qing) 力打造濰水左岸文旅發展項目,聚焦生態文旅發展,立足環湖漫道優(you) 勢,串聯各村實行連村協作,探索出一條生態優(you) 先和綠色發展協同推進的轉化路徑。
在王家莊街道埠望莊村,一片由廢舊廠房改造而成的雨林生態科普館正在火熱建設中。“雨林生態科普館遵循低碳環保理念,在保證安全的同時營造景觀,將此處廢棄廠房用溫室的方法進行改造。建成後將有雨林植物館、螢火蟲生態館、沙漠植物生態圈、蘭(lan) 花植物館等。”台灣中華陽光曼波農(nong) 漁業(ye) 產(chan) 銷合作促進會(hui) 理事長黃文祥說。
“我們(men) 按照‘旅遊+’的思維和模式,以循環農(nong) 業(ye) 、創意農(nong) 業(ye) 、休閑農(nong) 業(ye) 為(wei) 基本依托,推動旅遊與(yu) 農(nong) 業(ye) 、農(nong) 產(chan) 品升級、文化、教育、康養(yang) 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實現以農(nong) 帶旅,以旅促農(nong) ,提升產(chan) 業(ye) 附加值。”黃文祥表示,他們(men) 利用峽山當地特產(chan) 食材,將台灣鳳梨酥生產(chan) 工藝進行改良,教村民烘焙技術,並以地方農(nong) 業(ye) 特產(chan) 為(wei) 食材研發綠色健康的伴手禮,讓村民成為(wei) 匠人,帶領周邊農(nong) 村產(chan) 業(ye) 升級。
黃文祥告訴記者,為(wei) 充分發揮節會(hui) 對旅遊產(chan) 業(ye) 的帶動作用,景區將籌備櫻桃采摘節、捕撈節、啤酒節等係列盛會(hui) ,以生態經濟助推提升文化形象,以文化品牌打造生態旅遊,同時發揮環湖沿線漁業(ye) 資源優(you) 勢,發展休閑垂釣,打出文旅休閑“組合拳”。統計顯示,今年“五一”期間景區累計接待遊客7.5萬(wan) 人次,帶動消費680餘(yu) 萬(wan) 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420%。
圖為(wei) 濰水左岸項目。 黃宏信 攝
據王家莊街道黨(dang) 工委書(shu) 記、四級調研員劉振軍(jun) 介紹,濰水左岸文旅發展項目建成後,東(dong) 瞰峽山湖美景,環湖漫道穿行,雨林生態科普館、奉茶亭、鐵馬驛站等景點和服務設施星羅棋布,涼亭綠植、觀景棧道點綴其中,讓“濰水左岸”真正成為(wei) 濰坊市區周末度假遊勝地。“我們(men) 將充分發揮區位優(you) 勢、生態優(you) 勢,壯大‘濰水左岸’區域生態經濟,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實現綠色轉型。”
“我們(men) 重點加強文化產(chan) 業(ye) 建設,環湖沿線的濰泉村突出特色‘魚文化’。”據黃文祥介紹,相關(guan) 項目提升餐飲檔次,嚴(yan) 格準入標準,打造現代民宿,滿足遊客“吃、住、遊”綜合體(ti) 驗;突出文化產(chan) 業(ye) ,董家套村發展艾草特色產(chan) 業(ye) ,設有體(ti) 驗館,配套艾灸養(yang) 生、艾草保健、艾草健康食品等。
黃文祥表示,該片區突出“一村一品”,將文化旅遊消費與(yu) 石頭崖大櫻桃采摘、大西邵蒜黃、林家營韭菜等有機結合,打造“峽山匠農(nong) ”品牌,依托街道“仙峽湖”有機供應鏈平台,實現以農(nong) 帶旅,以旅促農(nong) ,並培養(yang) 農(nong) 村匠人,建立健康烘焙、拙匠工坊等,製作特色美食和精美工藝品。“我們(men) 將全麵提升產(chan) 業(ye) 附加值,實現生態環境‘高顏值’與(yu) 經濟發展‘高質量’的有機融合。”(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