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北京豐台發布商業航天產業三年行動計劃 打造“航天+”生態體係

杜燕 發布時間:2023-06-16 16:2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北京豐(feng) 台發布商業(ye) 航天產(chan) 業(ye) 三年行動計劃打造“航天+”生態體(ti) 係

  6月14日,《豐(feng) 台區商業(ye) 航天產(chan) 業(ye) 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發布。 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中新網北京6月14日電(記者 杜燕)14日,“遇見豐(feng) 台·眾(zhong) 匯京彩”豐(feng) 台區商業(ye) 航天產(chan) 業(ye) 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發布活動舉(ju) 行。發布會(hui) 上,《豐(feng) 台區商業(ye) 航天產(chan) 業(ye) 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簡稱《三年行動計劃》)正式發布,提出力爭(zheng) 用3年時間,豐(feng) 台商業(ye) 航天產(chan) 業(ye) 規模達到500億(yi) 元,實現商業(ye) 航天技術能力、企業(ye) 質量、產(chan) 業(ye) 規模倍增發展。

  基礎雄厚:商業(ye) 航天產(chan) 業(ye) 規模突破280億(yi) 元

  作為(wei) 中國航天的發祥地,豐(feng) 台區已形成千億(yi) 級規模的航天航空產(chan) 業(ye) 集群。經過多年發展,產(chan) 業(ye) 集群初見規模,創新資源匯聚,形成了以東(dong) 高地和雲(yun) 崗地區為(wei) 代表的航天產(chan) 業(ye) 集聚地,以中關(guan) 村科技園豐(feng) 台園為(wei) 主體(ti) 的商業(ye) 航天產(chan) 業(ye) 集群,構建了以火箭產(chan) 業(ye) 為(wei) 主,衛星應用、航天材料、航天零部件、航天檢測等產(chan) 業(ye) 為(wei) 輔的多元發展格局。

  發布會(hui) 上,中關(guan) 村科技園區豐(feng) 台園管委主任、豐(feng) 台區科信局相關(guan) 負責人提到,目前,豐(feng) 台聚集了航天航空科研院所35家,航天航空相關(guan) 企業(ye) 110餘(yu) 家,國家和市級航天航空領域重點實驗室9個(ge) ,約有6萬(wan) 名航天航空領域科技人員,具備發展商業(ye) 航天產(chan) 業(ye) 的良好基礎。在豐(feng) 台航天航空產(chan) 業(ye) 的千億(yi) 級規模中,商業(ye) 航天產(chan) 業(ye) 規模已突破280億(yi) 元。

  不僅(jin) 如此,豐(feng) 台區在商業(ye) 航天領域不斷實現新突破,眾(zhong) 多融合創新技術應用落地,引領航天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今年4月2日,天龍二號遙一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首飛。天龍二號由豐(feng) 台區民營航天企業(ye) 北京天兵科技有限公司研製,是國內(nei) 首枚民營液氧煤油火箭,一舉(ju) 開創了國際航天和國內(nei) 航天七項新紀錄;2021年12月7日,“麗(li) 澤一號”科學實驗衛星發射成功。“麗(li) 澤一號”是由中關(guan) 村睿宸衛星創新應用研究院、北京英視睿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兩(liang) 家中關(guan) 村豐(feng) 台園的民營機構牽頭,聯合天儀(yi) 研究院共同研發製造的首顆科學實驗衛星。

  此外,豐(feng) 台區擁有一批具有技術和產(chan) 業(ye) 特色的企業(ye) 。航天科工、科工慣性、國衛星通等一批具有高端研發能力及技術成果轉化能力的科技產(chan) 業(ye) 化平台企業(ye) ,在航天航空產(chan) 業(ye) 領域都有關(guan) 鍵技術突破,填補了國內(nei) 空白。

  “北京市已明確了‘南箭北星’的商業(ye) 航天定位。此次發布《三年行動計劃》,是豐(feng) 台區結合自身特色,實現錯位發展、率先發展的重新布局。同時,激活豐(feng) 台區航天資源優(you) 勢,推動商業(ye) 航天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助力區域實現倍增追趕、跨越發展。”負責人表示。

  目標明確:3年內(nei) 商業(ye) 航天產(chan) 業(ye) 規模達500億(yi) 元

  此次發布的《三年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力爭(zheng) 用3年時間,切實提高豐(feng) 台區商業(ye) 航天產(chan) 業(ye) 基礎高級化、產(chan) 業(ye) 鏈條現代化水平。全區商業(ye) 航天產(chan) 業(ye) 規模達到500億(yi) 元。以加快構建與(yu) 航天央企央院深度融合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為(wei) “主軸”,以做優(you) 做強高端製造產(chan) 業(ye) 和引進培育空天信息產(chan) 業(ye) 為(wei) “雙輪”,以拓展航天技術應用為(wei) 場景打造“航天+”產(chan) 業(ye) 生態圈,形成“一軸”引領、“雙輪”驅動、“百+”生態的商業(ye) 航天產(chan) 業(ye) 發展新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豐(feng) 台區立足都市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培育,突出“航天+智慧城市”、“航天+醫療”、“航天+節能環保”、“航天+農(nong) 業(ye) ”、“航天+文化”等場景應用,以航天技術拓展應用為(wei) 抓手,為(wei) 城市治理、醫療技術提升、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等領域提供技術支撐,著力推動商業(ye) 航天產(chan) 業(ye) 夯實基礎、壯大優(you) 勢、突出特色,形成“航天+”生態體(ti) 係。

  其中,“航天+智慧城市”的應用場景方麵,豐(feng) 台將圍繞智慧城市建設需求,以推動“實景三維中國”建設、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設、城市運營大腦建設等為(wei) 重點,積極推進航天技術在智慧城市建設領域的推廣應用。將支持航天企業(ye) 承接智慧化工程項目,推動違規預警、軌跡追蹤、信息監測和發布。應用航天技術改造建設城市管廊,形成數據賦能安全運行的數字城市生命線。創新航天技術在智慧建造領域應用,支持以建築信息模型(BIM)為(wei) 技術核心的智慧建造技術研發,構建協同製造、個(ge) 性化定製、服務型製造等新型建築場景。

  《三年行動計劃》還提出一攬子行動方案:打造體(ti) 係完整、增長有力的商業(ye) 航天產(chan) 業(ye) 集群,著力培育100家致力於(yu) 航天產(chan) 業(ye) 發展的優(you) 質企業(ye) 、服務機構、科研院所成為(wei) 豐(feng) 台商業(ye) 航天產(chan) 業(ye) 發展合作夥(huo) 伴。建成央地合作、校企聯合的商業(ye) 航天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在航天裝備製造、航天材料、衛星互聯網、衛星遙感等領域突破關(guan) 鍵核心技術,形成一批國家級、市級航天航空領域科技創新平台。培育結構多元、要素齊備的商業(ye) 航天投融資體(ti) 係,建設高端專(zhuan) 業(ye) 、轉化有力的商業(ye) 航天產(chan) 業(ye) 智庫,形成文化引領、市場支撐的商業(ye) 航天品牌。

  龍頭集聚:打造總部型商業(ye) 航天產(chan) 業(ye) 聚集區

  企業(ye) 作為(wei) 產(chan) 業(ye) 構成的基本單元,是構建商業(ye) 航天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核心。通過政策引導,豐(feng) 台區聚集了一批類似北京元六鴻遠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凱普林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天兵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英視睿達科技有限公司、航天信德智圖(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國衛星通科技有限公司等重點企業(ye) 。

  發布會(hui) 上,商業(ye) 航天領域重點企業(ye) 圍繞衛星應用領域的研究及應用成果、商業(ye) 航天軟硬件領域先進經驗、航天航空及新材料領域、“航天+”應用場景等進行經驗分享。

  豐(feng) 台區商業(ye) 航天“龍頭”企業(ye) 聚集效應顯著,行業(ye) 發展勢頭強勁。值得注意的是,《三年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將打造總部型商業(ye) 航天產(chan) 業(ye) 聚集區。對此,負責人表示,豐(feng) 台區將持續用好中關(guan) 村豐(feng) 台園的區位、資源、政策等優(you) 勢,充分發揮豐(feng) 台航天航空創新中心的聚集效應,利用北京看丹獨角獸(shou) 創新基地、豐(feng) 台園西區存量空間資源,吸引商業(ye) 航天領域企業(ye) 總部、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企業(ye) 和新型研發機構入駐。

  “豐(feng) 台將建設符合商業(ye) 航天企業(ye) 發展需求的科創載體(ti) ,大力支持商業(ye) 航天創新創業(ye) 型企業(ye) 在豐(feng) 台落地。”負責人表示,豐(feng) 台區還將選取一些大院大所周邊重點園區等,打造商業(ye) 航天創新創業(ye) 示範園,形成若幹個(ge) 以航天應用產(chan) 業(ye) 為(wei) 主題的航天產(chan) 業(ye) 孵化器、加速器和技術成果轉化中心。(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