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wei) 在奧地利維也納拍攝的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標識。
新華社/路透
近日,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成員國及非歐佩克產(chan) 油國組成的“歐佩克+”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舉(ju) 行第35次部長級會(hui) 議,決(jue) 定將原定執行至2023年底的減產(chan) 協議延長至2024年底。歐佩克在會(hui) 後發表聲明說,該決(jue) 定旨在維持石油市場穩定,為(wei) 市場提供長期指導。
自2022年以來,“歐佩克+”頂住來自美國的壓力,一再減產(chan) 。對此,分析人士指出,這體(ti) 現出產(chan) 油國擴大石油定價(jia) 主導權和尋求政策自主性,以擺脫“石油美元”體(ti) 係束縛的趨勢。
頂住壓力減產(chan)
6月上旬,“歐佩克+”舉(ju) 行第35次部長級會(hui) 議,決(jue) 定將此前達成的減產(chan) 協議延長至2024年底,將2024年原油總產(chan) 量目標調整為(wei) 日均4046萬(wan) 桶。此外,部分“歐佩克+”主要成員國宣布了額外減產(chan) 措施,以幫助油價(jia) 實現穩步回升。
沙特日前宣布,為(wei) 配合“歐佩克+”的會(hui) 議決(jue) 定,從(cong) 7月起,將自願再減產(chan) 原油100萬(wan) 桶/日,該減產(chan) 措施為(wei) 期一個(ge) 月,並可考慮延長。今年5月起,沙特自願減產(chan) 原油50萬(wan) 桶/日。兩(liang) 次自願減產(chan) 後,到今年7月,沙特原油日產(chan) 量將減至900萬(wan) 桶。
自俄烏(wu) 衝(chong) 突爆發以來,美國為(wei) 了打壓俄羅斯,先是施壓沙特等國將俄羅斯排除出“歐佩克+”,在遭到對方拒絕後,又轉而要求歐佩克增產(chan) 。然而,歐佩克沒有屈服於(yu) 美國的壓力,不但不願“站隊”,反而在能源政策上表現出更強的主動性和自主性。
在2022年10月初舉(ju) 行的第33次部長級會(hui) 議上, “歐佩克+”宣布自2022年11月起在同年8月產(chan) 量基礎上將月度產(chan) 量日均下調200萬(wan) 桶,調整至日均4185.6萬(wan) 桶。美國總統拜登曾於(yu) 去年7月訪問沙特,希望說服沙特帶領其他產(chan) 油國增加石油產(chan) 量。法新社認為(wei) ,“歐佩克+”的減產(chan) 決(jue) 定給拜登政府以沉重一擊。
今年4月初,“歐佩克+”再次決(jue) 定減產(chan) ,宣布自今年5月至年底在此前減產(chan) 決(jue) 定的基礎上額外自願減產(chan) 日均166萬(wan) 桶。這一意外減產(chan) 消息一度刺激國際油價(jia) 顯著上漲,也引發美國的強烈不滿。分析人士指出,這次減產(chan) 體(ti) 現出“歐佩克+”尋求避免國際油價(jia) 被美國過度掌控,努力爭(zheng) 取更大石油定價(jia) 權。
“在6月上旬的會(hui) 議上,麵對美國持續施壓,歐佩克一方麵繼續與(yu) 俄羅斯保持合作,維持‘歐佩克+’合作機製;另一方麵在與(yu) 非歐佩克產(chan) 油國存在分歧的情況下,最終依然延長減產(chan) 協議,同時沙特自願額外減產(chan) 。這進一步表明歐佩克正在尋求能源政策獨立性。”複旦大學中東(dong) 研究中心研究員鄒誌強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分析稱。
上海社會(hui) 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研究員孫霞也指出,在拜登及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先後訪問沙特後,歐佩克並未如美國所預期的增產(chan) 石油,以達到美國希望削弱俄羅斯經濟、抑製油價(jia) 及本國國內(nei) 通脹等目的。“總體(ti) 來看,歐佩克還是希望發揮其市場穩定器的作用,同時維持其支持石油市場的預防性措施的有效性。”
自主日益增強
6月6日至8日,在“歐佩克+”達成最新減產(chan) 協議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緊跟著開啟訪問沙特之旅。有分析認為(wei) ,美國顯然不希望產(chan) 油國日益提升戰略自主,因此想要通過拉攏沙特來影響其本次減產(chan) 的持續時間,進而促使其他產(chan) 油國在執行減產(chan) 協議力度上打折扣。同時,美國希望沙特在能源政策方麵與(yu) 美保持一致步調,不要與(yu) 俄羅斯在“歐佩克+”框架下越走越近。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了一個(ge) 明顯趨勢——沙特、阿聯酋等正在製定獨立於(yu) 美國的經濟戰略,結交中國、俄羅斯等朋友,因為(wei) 擺脫“石油美元”體(ti) 係的束縛將會(hui) 讓“歐佩克+”比以往具有更大的定價(jia) 權。
專(zhuan) 家指出,歐佩克自去年以來多次減產(chan) ,主要出發點都是穩定油價(jia) 、維護各國利益。這體(ti) 現出產(chan) 油國擴大石油定價(jia) 主導權和尋求政策自主性的雙重趨勢,與(yu) 美國要求各國服從(cong) 其利益的主張背道而馳。
“作為(wei) 國際石油市場的三大供應方,美國、俄羅斯、沙特三足鼎立的格局持續了10餘(yu) 年。而自美國‘頁岩氣革命’使其實現能源獨立以來,沙特、俄羅斯等依賴石油出口的傳(chuan) 統產(chan) 油國麵臨(lin) 巨大壓力,由此於(yu) 2016年11月成立了‘歐佩克+’。近兩(liang) 年,隨著俄烏(wu) 衝(chong) 突爆發,美歐對俄實施能源製裁,三國之間的關(guan) 係出現了兩(liang) 個(ge) 變化:一是沙特與(yu) 俄羅斯合作的動力更強;二是沙特能源自主性進一步增強,衝(chong) 在了與(yu) 美進行能源博弈的前列。因為(wei) 沙特意識到,如若美國壟斷國際石油市場,那麽(me) 沙特的根本利益將受損。為(wei) 了維護自身利益,沙特需要保持其在全球能源格局中的權力和地位。”鄒誌強說。
分析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沙特與(yu) 美國長期延續著一份不成文的“石油換安全”協議,即沙特維持油價(jia) 相對穩定,美國則向沙特提供地區安全和外交方麵的支持。而隨著沙特、俄羅斯攜手減產(chan) ,沙特與(yu) 美國長達數十年的默契受到衝(chong) 擊。
“當前,美沙以‘石油換安全’為(wei) 基礎的關(guan) 係被削弱,基於(yu) 多方麵因素:一是美國成為(wei) 石油出口國,與(yu) 沙特等傳(chuan) 統產(chan) 油國在國際石油市場形成競爭(zheng) ,而不再是合作關(guan) 係。美國不願花費太多財力來維護沙特在中東(dong) 的領導地位,沙特則擔心美國不再承諾為(wei) 其提供安全保障;二是沙特逐漸認識到,美歐的石油需求在逐步萎縮,未來的市場在亞(ya) 洲。因此無論是能源出口市場轉移還是外交政策轉向,沙特都出現了‘向東(dong) 看’的新趨勢。”孫霞說。
衝(chong) 擊“石油美元”
據悉,“歐佩克+”第36次部長級會(hui) 議將於(yu) 今年11月舉(ju) 行。但主要產(chan) 油國表示,將在必要時臨(lin) 時召開部長級會(hui) 議,應對全球石油市場變化。
“過去,影響油價(jia) 的最重要因素是市場供求關(guan) 係。俄烏(wu) 衝(chong) 突爆發之後,國際石油市場受非市場因素的影響更大。比如,美歐對俄石油出口實施價(jia) 格上限等製裁措施引發市場混亂(luan) ,石油產(chan) 業(ye) 各個(ge) 環節都受到波及,全球石油供應鏈麵臨(lin) 隨時中斷的風險,國際石油市場發生劇烈動蕩。具體(ti) 表現在兩(liang) 個(ge) 方麵:一是石油流向發生變化,歐洲致力於(yu) 擺脫對俄石油依賴,俄羅斯油氣從(cong) 歐洲市場轉向亞(ya) 洲市場;二是石油供求關(guan) 係發生變化。國際石油市場的原油供應其實可以滿足市場需求。但是俄烏(wu) 衝(chong) 突後美歐對俄製裁造成的市場不確定性,使得原油供應出現混亂(luan) ,影響供應鏈順暢,最終導致油價(jia) 波動。”孫霞說。
鄒誌強指出,近兩(liang) 年,國際石油市場格局出現新的調整:“一是地緣政治因素的影響顯著上升;二是中東(dong) 產(chan) 油國的戰略自主性增強;三是主要供應力量此消彼長,俄羅斯地位有所下降,歐佩克地位上升,而美國麵臨(lin) 國內(nei) 嚴(yan) 峻的經濟挑戰,隻能首先保障自身能源需求。在這種情況下,沙特優(you) 先考慮的不是一時的石油產(chan) 量和油價(jia) 高低,而是在國際石油市場和全球能源格局中的影響力和領導力。”
有分析預測,2023年乃至以後,“歐佩克+”將更加堅定地維護自身利益,通過增加或減少石油產(chan) 量,更為(wei) 有效地管控國際石油市場。長遠來看,產(chan) 油國自主性增強,包括沙特與(yu) 一些國家在石油交易中拋棄美元,很可能會(hui) 對形成近半個(ge) 世紀的“石油美元”體(ti) 係產(chan) 生衝(chong) 擊,美元霸權和美國霸權或因此遭到進一步挑戰。
“當前,國際石油市場上的競爭(zheng) 還在繼續,尚未決(jue) 出勝負。目前,石油定價(jia) 貨幣仍是美元,美國仍然可以利用美元主導的石油定價(jia) 體(ti) 係來左右油價(jia) 。但沙特、伊朗、俄羅斯等主要產(chan) 油國都已有用非美元貨幣結算石油交易的打算。”孫霞說。
今年1月,沙特宣布正式開放以美元以外的貨幣結算石油和天然氣貿易。沙特財政部長在達沃斯經濟論壇上表示,沙特對討論以美元以外的貨幣進行貿易持開放態度。
有美媒評論稱,減產(chan) 決(jue) 定表明沙特在美沙關(guan) 係中正在實施“沙特優(you) 先”的經濟政策,優(you) 先考慮本國利益。專(zhuan) 家指出,從(cong) 石油減產(chan) 決(jue) 定可以看出,沙特不再把美國利益太當回事。盡管沙特目前還不想或不能全麵“脫美”,但是經濟領域的“沙特優(you) 先”政策表明,單極世界確實結束了,美國不再是唯一的玩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