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巴黎航展上的中國“重器”

陶冉 張建林 發布時間:2023-06-20 17:01:00來源: 新京報

  當地時間6月19日,第54屆巴黎國際航空航天展覽會(hui) (簡稱“巴黎航展”)在法國巴黎布爾歇會(hui) 展中心開幕,會(hui) 期將持續到25日。據央視報道,根據組委會(hui) 公布的信息,本屆航展吸引了全球2400多家航空航天企業(ye) 參展,將成為(wei) 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國際航展。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中國航空工業(ye) 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航空工業(ye)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國商飛公司”)等多家中國企業(ye) 參展。

  巴黎航展創辦於(yu) 1909年,每兩(liang) 年舉(ju) 辦一次,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和最負盛名的國際航空航天展會(hui) 之一。此前因新冠疫情,本應於(yu) 2021年舉(ju) 辦的第54屆巴黎航展延至今年舉(ju) 辦。

  “20家族”、翼龍-X無人機等首次登陸巴黎

  本屆巴黎航展是中國航空工業(ye) 在巴黎航展展出內(nei) 容最豐(feng) 富、數量最多的一次。其中,“20家族”、鯤龍AG600、翼龍-X無人機等多項展品為(wei) 首次登陸巴黎。

  “航空應急救援體(ti) 係”展區展示了一係列已在各類應急救援事件和演練中身經百戰的航空應急救援裝備:在滅火實戰中告捷的AG600M;在汛情當中,為(wei) 群眾(zhong) 打通應急通信保障生命線的翼龍-2H應急救災型無人機;為(wei) 補充庫容,緩解旱情,全力保障人畜飲水和糧食生產(chan) 用水“興(xing) 雲(yun) 布雨”的“新舟”氣象機。此外,中國航空工業(ye) 與(yu) 法國空客在主製造商層次開展整機聯合研製,並成功在去年7月26日取得中國民航局型號合格證的AC352直升機,後續將廣泛應用於(yu) 搜索救援、人員運輸、醫療救護、海油作業(ye) 等領域……

  在“空中攻防體(ti) 係”展區,由殲-20為(wei) 代表的主戰機型領銜,展示了轟6K、攻擊11和各型機載武器等遂行對麵打擊任務的航空武器裝備;運-20展現出中國戰略投送和綜合保障能力的提升;空警500預警機、ZDK03預警指揮機等支援保障機型,展示了中國航空裝備在信息化和複雜戰場環境下所具備的支援保障力量;“翼龍”“雲(yun) 影”和“旋戈”三大無人機係列,展現出中國航空工業(ye) 在無人機領域體(ti) 係化發展的最新進展與(yu) 能力。

  以殲-10CE這一明星機型領銜,FC-1梟龍戰鬥機、L15A高級教練機、直10ME、直19E武裝直升機、運-9E運輸機等產(chan) 品,向世界展現了我國具有國際市場潛力的新一代高技術航空產(chan) 品。

  “現代民用航空產(chan) 業(ye) 體(ti) 係”展區,展示了民用客機新舟60、通用飛機運-12F、中型多用途直升機AC352等備受關(guan) 注的機型。

  新一代長征運載火箭亮相巴黎航展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主要展出長征二號丙、長征二號丁、長征三號乙、長征四號乙、長征五號、長征六號、長征七號、長征八號、長征十一號等運載火箭和東(dong) 方紅三號E通信衛星、亞(ya) 太6D通信衛星、陸探一號衛星以及中國空間站、月球探測器、火星探測器等模型。

  其中,長征七號運載火箭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為(wei) 滿足中國空間站工程發射貨運飛船而研製的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目前已完成六次天舟任務發射。長征八號運載火箭定位為(wei) 新一代主力中型火箭,於(yu) 2020年、2022年分別完成兩(liang) 種構型首飛,采用綠色環保液體(ti) 推進劑,按照模塊化組合的思路進行研製,填補了我國3噸-5噸太陽同步軌道能力空白。

  亞(ya) 太6D通信衛星模型為(wei) 首次在國際航展中展出。該衛星於(yu) 2020年7月9日成功發射,是我國首個(ge) Ku頻段全球高通量寬帶衛星通信係統的首發星,實現了對亞(ya) 太地區民航熱點航線的重點覆蓋及亞(ya) 太地區船舶航線的全麵覆蓋,滿足了亞(ya) 太地區用戶海事通信、航空機載通信、陸地車載通信以及固定衛星寬帶互聯網接入等多種應用需求。衛星也多次為(wei) 神舟飛船等係列國家重大任務提供寬帶衛星通信服務保障工作。

  中國商飛公司向公眾(zhong) 展出了兩(liang) 款主力產(chan) 品——C919大型客機和ARJ21支線飛機的1比20模型。其中,C919大型客機於(yu) 5月28日圓滿完成首次商業(ye) 飛行,正式進入民航市場,截至目前已累計獲得30餘(yu) 家客戶1061架訂單。飛機航線運行和批生產(chan) 工作正在穩步推進。

  A10-A11版采寫(xie) /新京報記者 陶冉 張建林

  A10-A11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陶冉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