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蒙內鐵路上的異國師徒情

發布時間:2023-06-25 08:57: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中國師父蔣立平是非洲之星鐵路運營公司機輛部的火車駕駛員,2018年來到肯尼亞(ya) ,負責駕駛員日常技術業(ye) 務培訓、標準化作業(ye) 監督指導等工作。霍勒斯是蔣立平的學員,他們(men) 一同協作,往返於(yu) 蒙內(nei) 鐵路的沿途站點。在6平方米的駕駛室內(nei) ,內(nei) 燃機的轟鳴阻隔話語的傳(chuan) 遞,駕駛員間的默契格外重要。

  “霍勒斯有想法、很刻苦。希望學員們(men) 來中國做客,因為(wei) 我們(men) 是師徒,更是朋友。”蔣立平說。霍勒斯表示,中國老師的專(zhuan) 業(ye) 培訓讓他受益良多,“希望師父能常回肯尼亞(ya) 看看”,未來自己打算“為(wei) 蒙內(nei) 鐵路培養(yang) 更多可靠的駕駛員”。

  中國師父毛鑫(右)與(yu) 學員彼得·恩堅加在內(nei) 羅畢站區運轉車間內(nei) 調度車輛。

  毛鑫是非洲之星鐵路運營公司運輸部內(nei) 羅畢車站運轉主任,他與(yu) 徒弟彼得·恩堅加一起製定調度計劃、調控列車運轉。“我們(men) 無保留地把國內(nei) 的技術標準帶到肯尼亞(ya) ,學員已達到國內(nei) 車站同等作業(ye) 標準。”毛鑫說,幫助肯尼亞(ya) 建設第一條現代化鐵路,是他人生中的亮點。彼得表示,自己從(cong) 師父身上學到了許多專(zhuan) 業(ye) 技術,未來他將把知識傳(chuan) 授給更多人。

  中國師父何肖(左一)是非洲之星鐵路運營公司工電部的工務工程師。3年建設、6年運營,他見證了蒙內(nei) 鐵路從(cong) 無到有的過程。他的徒弟奧利弗自2016年開始從(cong) 事鐵路軌道檢修相關(guan) 工作,2022年被提升為(wei) 技術主管。奧利弗說:“中國師父助我促進事業(ye) 發展,未來我希望能更好地用我所學,保障鐵路運營和旅客安全。”圖為(wei) 何肖與(yu) 學員班組在上軌作業(ye) 前檢查儀(yi) 器。

  中國師父陳玲(右)是非洲之星鐵路運營公司工電部電子設備檢修工區工長。在肯尼亞(ya) 工作4年來,她見證了女學員們(men) 電務技術的成長。“現在她們(men) 都能獨當一麵。”陳玲說。朱迪思(左)是陳玲的學員之一,她從(cong) 師父那裏獲得的不僅(jin) 是技術,工作間隙對飲食、文化等多維度的交流同樣讓她受益匪淺。“我們(men) 之間是師徒,更是姐妹。”朱迪思說。圖為(wei) 陳玲在休息時教學員唱中文歌曲。

  在肯尼亞(ya) 內(nei) 羅畢,吳同明(左)與(yu) 學員基魯姆瓦在車輛運用車間檢查客運車廂。2017年來到肯尼亞(ya) 的中國師父吳同明是非洲之星鐵路運營公司機輛部車間工程師。“學員的積極主動讓我印象深刻。”吳同明說。基魯姆瓦說:“未來希望更多的中國老師來到肯尼亞(ya) ,與(yu) 我們(men) 一同推動基礎設施建設。”

  作為(wei) 中國和肯尼亞(ya) 共建“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由中國企業(ye) 承建的蒙內(nei) 鐵路於(yu) 2017年5月建成通車。6年多來,蒙內(nei) 鐵路宛如一條“大動脈”,有力助推了肯尼亞(ya) 的現代化建設,為(wei) 東(dong) 非地區互聯互通和中非合作共贏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給非洲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自項目建設開始,中國鐵路專(zhuan) 家隊伍便著力於(yu) 人才在地培養(yang) ,以屬地化技術轉移為(wei) 重點,通過師帶徒、手把手的方式,在運營、維護、檢修各環節為(wei) 肯方培養(yang) 了一批能夠獨立作業(ye) 的鐵路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和管理人員,留下了一支“帶不走的隊伍”。多年來,中國師父與(yu) 肯尼亞(ya) 徒弟因蒙內(nei) 鐵路結下了深厚情誼。據負責蒙內(nei) 鐵路運營的非洲之星鐵路運營公司介紹,未來,現場工作將由肯方獨立開展,中國師父將逐步結束任務回國。蒙內(nei) 鐵路師徒的友好情誼將綿延不絕。

  本版照片均為(wei) 新華社記者王冠森攝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