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7月4日電 (記者 馬帥莎)7月4日,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總幹事格羅西在日本東(dong) 京正式發布IAEA關(guan) 於(yu) 日本福島核汙染水排海問題的綜合評估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對此,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秘書(shu) 長鄧戈向媒體(ti) 表示,IAEA邀請多國專(zhuan) 家參與(yu) 對日本福島核汙染水處置問題審查評估,但報告卻未能充分反映所有專(zhuan) 家意見,相關(guan) 結論存在局限性和片麵性。中方對IAEA倉(cang) 促發布報告表示遺憾。
鄧戈指出,第一,日方沒有證明核汙染水排海決(jue) 定的正當合法性。日本政府在單方麵作出核汙染水排海決(jue) 定後,迫於(yu) 國內(nei) 外壓力請求IAEA開展審查評估,日方刻意限製IAEA技術工作組授權,使審查評估僅(jin) 限於(yu) 排海一種方案,而將其他可能的處置方案排除在外。即使IAEA認為(wei) 排海符合國際安全標準,也不能證明排海是處置核汙染水的唯一或最佳方案。
第二,日方沒有證明核汙染水淨化裝置的長期有效性和可靠性。IAEA報告指出,日方采用的多核素處理係統(ALPS)不能去除核汙染水中的所有放射性核素。ALPS從(cong) 以往運轉情況看,已證明無法有效去除氚、碳-14等放射性核素,能否有效去除其他放射性核素也有待進一步試驗和工程驗證。據日方自己公布的數據,經ALPS處理的核汙染水仍有70%以上未達到排放標準,需再次淨化處理。在後續長期運行過程中,ALPS的性能有效性和可靠性還會(hui) 隨設備腐蝕老化進一步下降。
第三,日方沒有證明核汙染水數據的真實準確性。東(dong) 京電力公司近年來曾多次隱瞞、篡改核汙染水數據。日方擅自批準排海方案、加緊推進排海準備,以各種手段對IAEA審查評估設限施壓。IAEA僅(jin) 基於(yu) 日方單方麵提供的數據和信息開展審查評估,僅(jin) 對日方單方麵采集的少量核汙染水樣本開展實驗室間比對分析,在數據真實性、信息準確性有待確證,取樣獨立性和代表性嚴(yan) 重不足的情況下,即使IAEA審查評估作出排海符合國際安全標準的結論,也缺乏足夠的說服力。
第四,日方沒有證明核汙染水排海對海洋環境和人類健康安全無害。福島核汙染水中含有60多種放射性核素,很多核素尚無有效處理技術,部分長壽命核素可能隨洋流擴散,對周邊國家海域生態平衡和海洋環境帶來不確定影響;也可能通過生物富集效應隨海洋生物遷徙和食物鏈對食品安全和人類健康造成潛在風險。即使日方承諾的核汙染水影響評估和排放控製措施符合國際安全標準,在沒有有效措施確保日方兌(dui) 現承諾的情況下,也不能排除核汙染水排海對海洋環境和人類健康的長期潛在危害。
鄧戈表示,中方敦促日方,正視國際社會(hui) 正當合理關(guan) 切,正視IAEA以及其他國際專(zhuan) 業(ye) 權威機構意見建議,在未就核汙染水排海決(jue) 定正當性、淨化裝置可靠性、源項數據真實性、環境影響不確定性等提供可信證據並獲得鄰國等利益攸關(guan) 國家諒解,未就IAEA提出的評估意見采取有效整改措施前,不得啟動排海。
鄧戈指出,IAEA報告明確提出,在日方排海實施階段,IAEA將繼續開展公正、獨立、客觀的審查評估,並進行獨立取樣監測。中方敦促IAEA,盡快主導建立獨立有效、有日本鄰國等第三方實驗室充分參與(yu) 的長期國際監測機製;在製定長期監測機製的過程中,要充分聽取各國專(zhuan) 家意見,充分考慮日本鄰國、太平洋島國等利益攸關(guan) 國家的關(guan) 切和參與(yu) 度。中方敦促日方,必須全麵配合IAEA主導的長期監測國際機製和後續審查評估任務,持續開展ALPS長期可靠性監測、核汙染水源項和環境監測、放射性環境影響評估,及時透明向鄰國等利益攸關(guan) 國家公布可信數據信息並接受監督質詢,在長期監測機製未建立之前,不得啟動排海;一旦發現核汙染水排放數據異常或控製係統失效,必須立即停止排海。(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