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沙7月5日電 (國際觀察)北約秘書(shu) 長任期再延長凸顯內(nei) 部分歧
新華社記者張章 陳琛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4日發表聲明說,成員國同意將該組織秘書(shu) 長斯托爾滕貝格的任期再延長一年,至2024年10月1日。此前,北約內(nei) 部圍繞新秘書(shu) 長人選展開激烈討論,可能的候選人均無法得到成員國一致認可。分析人士指出,斯托爾滕貝格曾明確表明去意,再次延長其任期實屬不得已之舉(ju) ,凸顯出北約內(nei) 部難以調和的矛盾與(yu) 分歧。
繼任者難產(chan)
現年64歲的斯托爾滕貝格曾任挪威首相,自2014年10月擔任北約秘書(shu) 長至今,是北約曆史上任期第二長的秘書(shu) 長,僅(jin) 次於(yu) 1971年至1984年擔任該職務的荷蘭(lan) 人約瑟夫·倫(lun) 斯。
北約秘書(shu) 長的任期通常為(wei) 四年。此前,斯托爾滕貝格的任期曾三次被延長,分別是在2017年、2019年和2022年,將於(yu) 今年9月30日結束。他本人曾多次表示將在任期屆滿後離任,北約發言人瓦娜·倫(lun) 傑斯庫今年2月也公開表示斯托爾滕貝格無意繼續擔任秘書(shu) 長一職。
北約目前有31個(ge) 成員國,其中美國是主導,其他成員國主要來自歐洲。按照北約慣例,最高軍(jun) 事長官通常由美國人擔任,而秘書(shu) 長一職則由歐洲人擔任。新秘書(shu) 長的遴選通過成員國之間的非正式外交磋商進行,人選需要全體(ti) 成員國一致同意。
今年的北約峰會(hui) 定於(yu) 7月11日至12日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舉(ju) 行,推出新秘書(shu) 長被認為(wei) 將成為(wei) 峰會(hui) 的一個(ge) 重要議題。但近幾個(ge) 月來,北約成員國就新秘書(shu) 長人選多次磋商均未達成一致意見。於(yu) 是延長斯托爾滕貝格任期的呼聲不斷走強,最終成為(wei) 現實。
各方利益難平
分析人士指出,北約成員國無法就新秘書(shu) 長人選達成一致,是因為(wei) 北約內(nei) 部存在多重矛盾分歧,利益難以平衡。
比如,在新秘書(shu) 長候選人中,丹麥首相梅特·弗雷澤裏克森是受到輿論關(guan) 注的熱門人選之一。當前西方在性別議題上追求“政治正確”,作為(wei) 女性的她得到不少北約成員國認可。而在烏(wu) 克蘭(lan) 危機升級、北約大力支持烏(wu) 克蘭(lan) 對抗俄羅斯的背景下,丹麥5月底宣布對烏(wu) 增加25.9億(yi) 美元的軍(jun) 事援助,也被認為(wei) 有為(wei) 她助選之意。
但弗雷澤裏克森也存在明顯短板。美國智庫歐洲政策分析中心研究員喬(qiao) 爾·希克曼指出,丹麥至今未能達到北約要求的軍(jun) 費占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GDP)2%的目標,難以服眾(zhong) 。而且由於(yu) 斯托爾滕貝格及其前任拉斯穆森均來自北歐,若新秘書(shu) 長再由北歐人擔任,勢必引起歐洲其他地區成員國不滿。
再比如,愛沙尼亞(ya) 總理卡婭·卡拉斯也是受到關(guan) 注的人選之一,同樣擁有作為(wei) 女性的優(you) 勢,並且可以代表東(dong) 歐地區。然而,許多東(dong) 歐的“新歐洲”國家,特別是波羅的海國家,因曆史原因對俄立場較為(wei) 激進,希望以北約力量對抗俄羅斯,但美國和西歐的“老歐洲”國家則不願與(yu) 俄羅斯直接對抗,因此對卡拉斯態度謹慎。
大國意見不一
在北約遴選秘書(shu) 長的過程中,美國、德國、法國和英國作為(wei) 該組織內(nei) 排名靠前的四大經濟體(ti) ,對最終結果有決(jue) 定性影響,但這些大國之間也存在明顯分歧。
英國國防大臣本·華萊士是新秘書(shu) 長的另一熱門人選,而英國對烏(wu) 克蘭(lan) 援助金額僅(jin) 次於(yu) 美國成為(wei) 其加分項。但他在其他歐洲國家中遭遇反對。希克曼說,大多數北約成員國同時也是歐盟成員,它們(men) 更希望北約秘書(shu) 長來自歐盟國家。
其中,法國態度尤其堅決(jue) ,明確表示反對任何英國候選人成為(wei) 下一任北約秘書(shu) 長,甚至不惜為(wei) 此動用否決(jue) 權。分析人士指出,英國是美國在歐洲最忠實的盟友,如果由英國人擔任北約秘書(shu) 長,無疑意味著美國在北約將擁有更大話語權,這是戰略自主雄心較強的法國所不能容忍的。
今年以來,法國總統馬克龍已多次在不同場合呼籲歐洲追求戰略自主。他在4月訪問荷蘭(lan) 期間發表講話說,新冠疫情和烏(wu) 克蘭(lan) 危機證明了歐洲主權的必要性,這一概念代表歐洲必須能“選擇自己的夥(huo) 伴,決(jue) 定自己的命運”。5月31日,他在斯洛伐克出席歐洲智庫活動時說,歐洲應建立自己的國防工業(ye) ,而不僅(jin) 隻是依賴美國的保護。6月19日,他在巴黎航展上出席一個(ge) 有部分歐洲國家防長及代表參加的會(hui) 議時強調,歐洲應製定獨立的防空戰略,發展獨立的軍(jun) 事係統,不能過度依賴美國。
此外,還有分析指出,美國作為(wei) 北約的主導者,其國內(nei) 政治極化嚴(yan) 重,政策隨政黨(dang) 輪替搖擺很大、反複無常,這也引發法國等歐洲大國的對美國的不信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