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隴原鄉情係兩岸”活動蘭州啟動 體驗非遺技藝 共話親情

王牧雨 丁思 李亞龍 發布時間:2023-07-07 09:0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解說】為(wei) 期一周的第二屆台灣甘肅籍陸配“隴原鄉(xiang) 情係兩(liang) 岸”交流活動4日在蘭(lan) 州啟動,35名台灣同胞以家庭為(wei) 單位來到位於(yu) 甘肅省婦女兒(er) 童服務中心的隴原巧手館,跟隨甘肅非遺傳(chuan) 承人體(ti) 驗染纈、剪紙、掐絲(si) 畫、針織鉤編等非遺技藝,並舉(ju) 行“尋甘味·話親(qin) 情”交流座談會(hui) ,互訴親(qin) 情,共覓發展。

  【同期】台胞 劉紀敏

  我是甘肅的好朋友,我2018年也來過(甘肅),每一次來我都是滿滿的感動。中國曆史五千年,昨天導遊說八千年曆史看甘肅,中國十分美七分在甘肅,我聽了之後好感動,所以我每天都很興(xing) 奮,希望多看一點。

  【解說】作為(wei) 此次活動團長的“台灣女婿”甘肅武威人袁子傑表示,本屆交流活動有新生代的加入,一起回到家鄉(xiang) 十分有意義(yi) 。

  【同期】台灣女婿 袁子傑

  組織大家回鄉(xiang) ,帶著他們(men) 的家人,帶著小孩回到我們(men) 甘肅來走走看看,就是不要讓他們(men) 忘了我們(men) 的家鄉(xiang) ,我們(men) 父母的出生地,讓他們(men) 感受一下大陸這些年的發展,加強兩(liang) 岸的交流,民間交流,我覺得這個(ge) 意義(yi) 很大。

  【解說】1998年,黃建勳從(cong) 台灣來到大陸發展,在廣東(dong) 東(dong) 莞從(cong) 事電腦硬件生產(chan) 加工等工作,並逐步將業(ye) 務拓展至東(dong) 南亞(ya) 等地。大陸工作期間,與(yu) 妻子結緣,現常年定居台北。他說,“兩(liang) 邊都是我的家,要常回來看看。”

  【同期】台胞 黃建勳

  這次有這個(ge) 機會(hui) ,有這個(ge) 活動我們(men) 就趕快報名參加,小朋友也長大了來仔細看一看甘肅的樣子。小時候他們(men) 來都是走馬觀花,他們(men) 也看不懂,現在長大了看得比較清楚,很高興(xing) 能夠過來這邊。

  【解說】2008年黃建勳第一次來到愛人老家甘肅慶陽,如今再次來到甘肅,他說“現在的甘肅,變化太大了。”

  【同期】台胞 黃建勳

  我第一次過去的時候從(cong) 西安坐車到她們(men) 家坐了14個(ge) 小時,最近一次從(cong) 西安坐車到她們(men) 家,一個(ge) 半小時(就到),你看差多少。那個(ge) 進步(發展)不用說了。以前(慶陽)真的就是小鄉(xiang) 村,然後就看著慢慢村變鎮,然後變市,現在變大城市,本來小房子是平房,到現在全部都是十幾層樓的(樓房)。

  【解說】甘肅省台辦主任孫誌中表示,甘肅籍陸配是密切兩(liang) 岸同胞聯係、增進兩(liang) 岸同胞情感交流的重要紐帶,他們(men) 始終心係家鄉(xiang) 、心係甘肅發展變化。

  【同期】甘肅省台辦主任 孫誌中

  甘肅籍陸配是我們(men) 甘肅在台灣的一支重要的力量,甘肅悠久的曆史和燦爛的文化,以及濃鬱的民族風情,無時無刻不在吸引著我們(men) 在台灣的甘肅籍鄉(xiang) 親(qin) ,所以我們(men) (活動)的舉(ju) 辦也得到了他們(men) 的熱烈的響應和積極地組織動員。這次這個(ge) 參訪活動既有甘肅籍陸配的第一代,同時也有新生代,所以通過這次交流,進一步密切兩(liang) 岸的合作,進一步增強他們(men) 對甘肅家鄉(xiang) 的了解和甘肅家鄉(xiang) 的感情,共同為(wei) 兩(liang) 岸關(guan) 係的和平發展、融合發展貢獻力量。

  【解說】據悉,該交流團還將沿著古絲(si) 綢之路,探尋多姿多彩的隴原文化;參觀張掖河西民俗博覽園高老莊複原項目、酒泉市鄉(xiang) 村振興(xing) 點、風力發電基地等,尋覓兩(liang) 地經貿文化發展新機遇。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