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日本製造業信心回升難題待解

陳益彤 發布時間:2023-07-10 08:57:00來源: 經濟日報

  6月份日本全國企業(ye) 短期經濟觀測調查結果顯示,日大型企業(ye) 製造業(ye) 信心時隔7個(ge) 季度首次回暖,社會(hui) 和經濟界對於(yu) 經濟整體(ti) 形勢由衰向好的樂(le) 觀看法可能抬頭。此次調查還顯示出日本當前和未來一段時期將麵臨(lin) “人手短缺”難題。日本經濟實現良性循環的可能性加大,但中小企業(ye) 能否跟上步伐還尚未可知,日本經濟持續改善的難度較大。

  7月3日,日本央行發布6月份全國企業(ye) 短期經濟觀測調查(日銀短觀)結果顯示,作為(wei) 大型製造業(ye) 企業(ye) 信心狀況代表性指標的行業(ye) 狀況判斷指數與(yu) 前一次(3月份)調查結果相比上升了4個(ge) 百分點,達到正5。這標誌著日本大型企業(ye) 製造業(ye) 信心時隔7個(ge) 季度首次回暖。同時,大型非製造業(ye) 企業(ye) 的行業(ye) 狀況判斷指數依舊強勢,上升了3個(ge) 百分點,達到正23,連續5個(ge) 季度改善。

  日本央行每隔3個(ge) 月對企業(ye) 信心指數判斷進行一次“短觀”調查,行業(ye) 狀況判斷指數是從(cong) 回答企業(ye) 狀況“好”的企業(ye) 比例中減去回答“不好”的比例得到的數值。此次調查以日本全國9147家企業(ye) 為(wei) 對象實施,規定回答時間為(wei) 5月29日至6月30日,共得到了99.4%的回答。

  分析人士認為(wei) ,從(cong) 截至上次3月份實施的調查結果看,一方麵日本非製造業(ye) 信心持續穩步恢複,另一方麵製造業(ye) 信心卻在持續惡化,“兩(liang) 極化”趨勢非常鮮明。而根據此次日銀短觀調查結果卻可以看出,非製造業(ye) 狀況的穩步改善終於(yu) 對製造業(ye) 信心起到拉動作用,日本社會(hui) 和經濟界對於(yu) 經濟整體(ti) 形勢由衰向好的樂(le) 觀看法可能抬頭。

  此次日銀短觀結果也為(wei) 股市注入了信心。據日本媒體(ti) 報道,受經濟狀況改善影響,7月3日日經平均股價(jia) 收盤價(jia) 比上周末上漲564日元29分,達到33753日元33分,這是泡沫經濟崩潰後,自1990年3月以來時隔33年的最高值。

  調查結果顯示,在全部16個(ge) 行業(ye) 的大型製造業(ye) 企業(ye) 信心狀況中,有10個(ge) 行業(ye) 得到改善。其中汽車行業(ye) 得益於(yu) 半導體(ti) 供應不足的緩解,上漲14個(ge) 百分點,達到正5。分析人士認為(wei) ,半導體(ti) 等供給側(ce) 製約狀況逐步緩解,日本汽車業(ye) 生產(chan) 恢複前景良好,提振了企業(ye) 信心,也帶動了鋼鐵和其他重機械產(chan) 業(ye) 的發展;原油等國際資源能源價(jia) 格回落,高成本趨勢踩下“刹車”;伴隨日元貶值,出口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對未來收益信心增強等。日本經濟學界人士認為(wei) ,汽車恢複生產(chan) 大幅提振了日本經濟,可以說一定程度“跑贏了”海外經濟形勢惡化造成的影響。

  日本官房長官鬆野博一在3日舉(ju) 行的記者招待會(hui) 上就此表示:“這反映了日本當前正在緩慢恢複的經濟狀況。”他還強調:“今後也將密切關(guan) 注海外經濟和物價(jia) 的動向,包括企業(ye) 所處的狀況,為(wei) 了擴大對未來的投資和實現結構性提高工資,將加快推進落實現有經濟方針的步伐。”

  與(yu) 此同時,住宿、餐飲服務等大型非製造業(ye) 企業(ye) 信心依舊強勁。行業(ye) 狀況判斷指數上升3個(ge) 百分點,達到正23,連續5個(ge) 季度上漲。分析認為(wei) ,由於(yu) 日本政府放寬新冠疫情管控措施,日本的經濟活動正在恢複,訪日遊客數量不斷增加,帶動了消費的恢複。住宿和餐飲服務指數上漲36個(ge) 百分點,達到正36。據統計,這是自2004年3月份有調查數據以來漲幅最大的一次。不過,非製造業(ye) 界除住宿和餐飲以外的其他行業(ye) 情況不太樂(le) 觀,零售業(ye) 行業(ye) 狀況指數甚至出現惡化。事實上,日本央行公布的4月份實際消費活動指數水平低於(yu) 1月份至3月份的平均水平,這也表明個(ge) 人消費整體(ti) 狀況並未得到全麵改善。

  此次調查還顯示出日本當前和未來一段時期將麵臨(lin) “人手短缺”難題。根據調查結果,雇用人員狀況判斷指數(認為(wei) 人手過剩減去認為(wei) 人手不足的企業(ye) 比例)在大型製造業(ye) 企業(ye) 中為(wei) 負13,雖較上次調查向“過剩”方向波動了1個(ge) 百分點,但仍繼續大幅超過“不足”。而大型非製造業(ye) 企業(ye) 中更是達到負34,比上次調查下降1個(ge) 百分點,自1992年3月有調查結果以來持續負增長。與(yu) 此同時,全規模、全產(chan) 業(ye) 的應屆畢業(ye) 生錄用計劃較前年增加了14.5%。一方麵是用人缺口預計擴大,一方麵是當前勞動力已難滿足需要,這預示著日本將麵臨(lin) 更加嚴(yan) 峻的人手短缺考驗。

  在對於(yu) 下次調查結果的預測方麵,大型製造業(ye) 企業(ye) 和非製造業(ye) 企業(ye) 的預測值卻出現了“逆轉”。大型製造業(ye) 企業(ye) 的行業(ye) 狀況判斷指數預計增加4個(ge) 百分點,至正9。但大型非製造業(ye) 企業(ye) 預測值則下降3個(ge) 百分點,至正20,日本經濟界人士認為(wei) ,這主要是出於(yu) 業(ye) 界對於(yu) 原材料、能源價(jia) 格上漲的擔憂。一方麵,大型製造業(ye) 企業(ye) 的前景在改善,另一方麵,大型非製造業(ye) 企業(ye) 的前景卻在惡化,由於(yu) 反複揮舞“加息”大棒,日本經濟界對於(yu) 歐美經濟萎縮的看法越來越強烈,這還可能意味著,在製造業(ye) 受海外經濟惡化影響再次麵臨(lin) 調整壓力的局麵下,日本經濟將進一步失去“牽引”作用。

  物價(jia) 方麵,大型製造業(ye) 企業(ye) 和非製造業(ye) 企業(ye) 的銷售價(jia) 格判斷指數和采購價(jia) 格判斷指數都出現了下降趨勢,大型製造業(ye) 企業(ye) 采購價(jia) 格指數較上次調查結果下降8個(ge) 百分點,大型非製造業(ye) 企業(ye) 下降4個(ge) 百分點。同時,企業(ye) 對物價(jia) 上漲的期待也並不樂(le) 觀。對於(yu) 消費者價(jia) 格指數預測值1年後為(wei) 2.6%,3年後為(wei) 2.2%,分別比上次調查的2.8%和2.3%有所下降。5年後為(wei) 2.1%,與(yu) 上次調查持平。

  日本央行將於(yu) 7月下旬召開金融政策決(jue) 定會(hui) 議,公布對物價(jia) 上漲率的預測。數據顯示,企業(ye) 對5年後物價(jia) 的預測從(cong) 2021年年末開始急速提高,但在去年9月的調查之後,上漲速度便開始“後繼乏力”。然而這既緩解了日本央行對於(yu) 未來物價(jia) 上漲過快風險的緊張情緒,也支持了其當前不急於(yu) 修正政策的姿態,但當前市場也出現了關(guan) 於(yu) 央行可能在近期根據公布物價(jia) 上漲情況調整貨幣政策的猜測。

  有分析人士認為(wei) ,此次日銀短觀結果表明,日本經濟實現良性循環的可能性加大,但中小企業(ye) 能否跟上步伐還尚未可知。此外,製造業(ye) 已經出現觸底反彈的跡象,而非製造業(ye) 則出現了飽和的跡象,雖然經濟活動正常化帶來的利好還在持續,但也存在由於(yu) 物價(jia) 上漲導致購買(mai) 力下降的隱患。也有分析認為(wei) ,以此次日銀短觀為(wei) 契機,日本國內(nei) 對於(yu) 經濟複蘇的期待可能會(hui) 提高,但是,在主要出口目標地區歐美經濟下行風險加大的情況下,以個(ge) 人消費為(wei) 中心、內(nei) 需為(wei) 主導的日本經濟持續改善的難度較大。日本經濟的“回暖”是否會(hui) 是“曇花一現”?日本央行將何時下定決(jue) 心調整貨幣政策?這些問題仍有待進一步觀察。(經濟日報記者:陳益彤)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