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海口7月8日電 題:“極危”“瀕危”標簽難脫 專(zhuan) 家介紹中國長臂猿保護進展
中新社記者 王曉斌
“兩(liang) 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wan) 重山。”在古代,長臂猿廣泛分布在中國黃河以南的森林裏,長江兩(liang) 岸曾常年回蕩著它們(men) 的歌聲。如今,它們(men) 在雲(yun) 南、海南、廣西等地的山林裏棲息,“極危”“瀕危”是每一個(ge) 長臂猿種群難以甩脫的標簽。
全球長臂猿聯盟第一次合作夥(huo) 伴大會(hui) 7月7日-9日在海南舉(ju) 行。記者從(cong) 會(hui) 上獲悉,海南長臂猿保護經驗被譽為(wei) “海南方案”“霸王嶺模式”,種群數量在緩慢增長中;但總體(ti) 來說,以海南長臂猿為(wei) 代表的中國長臂猿,生存狀況依然不容樂(le) 觀。
圖為(wei) 北白頰長臂猿資料圖,該物種在中國已經處於(yu) 野外滅絕狀態。(範朋飛 供圖)
中國動物學會(hui) 靈長類學分會(hui) 副理事長、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範朋飛介紹,目前,生活在中國的長臂猿共有7種,總數加起來不超過1800隻(其中分布在無量山和哀牢山的西黑冠長臂猿數量最多,約有1400隻),白掌長臂猿、北白頰長臂猿已經處於(yu) 野外滅絕狀態。
高黎貢白眉長臂猿又名天行長臂猿,是中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全球性瀕危物種,主要棲息在高黎貢山海拔1600米至2600米的樹林中。2017年,天行長臂猿被認定為(wei) 新物種,範朋飛是確定其為(wei) 新物種的主要科研人員之一。範朋飛說,天行長臂猿目前僅(jin) 存150隻左右,麵臨(lin) 種群基數低、種群片斷化、冬天欠缺食物等問題,且近三分之二的種群生活在保護區外、易受幹擾。
對此,科研人員使用牽繩搭橋、放聲誘導等方式,吸引長臂猿朝設計好的棲息地遷移擴散,幫助它們(men) 更快找到配偶,形成新的家庭。“通過調查對比,我們(men) 發現天行長臂猿不同種群的數量有降有升。去年開展了中國靈長類所有物種的生存狀況評估,我們(men) 把這個(ge) 物種評估為(wei) ‘極危’。”範朋飛說。
圖為(wei) 高黎貢白眉長臂猿,又名天行長臂猿。(資料圖,範朋飛供圖)
海南長臂猿是中國特有種,也是海南特有種,是世界上目前最瀕危的靈長類物種。總數為(wei) 37隻的海南長臂猿分有6個(ge) 種群,都生活在霸王嶺熱帶雨林中。IUCN SSC(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存續委員會(hui) )2019—2020年紅色名錄顯示,全球20種長臂猿中,19種的種群數量在減少,僅(jin) 海南長臂猿保持穩定且小幅增長。
中國林業(ye) 科學研究院熱帶林業(ye) 研究所研究員許涵是參與(yu) 保護海南長臂猿的科學家之一。“有人可能會(hui) 好奇,我們(men) 研究植物的怎麽(me) 跨界到動物保護項目來了。”許涵說,“極危”狀態的海南長臂猿的個(ge) 體(ti) 數較少,直接影響種群的繁衍。目前最緊迫的問題是擴大適宜其生存繁衍的生境麵積,即解決(jue) 海南長臂猿棲息地麵積較小且破碎化分布難題,而這需要植物生態學家來主導解決(jue) 。
“在海南長臂猿分布區,我們(men) 建立了200個(ge) 長期植被固定監測樣地,收集數據評價(jia) 不同樣地的群落物種多樣性特征、長臂猿喜食食物資源分布等。”許涵說,為(wei) 了解決(jue) 棲息地小而散的問題,科學家們(men) 還構建了一個(ge) “生態廊道”連通體(ti) 係,初步擬定了上百種用於(yu) 生態廊道種植、低地雨林恢複的鄉(xiang) 土樹種名單,開展了300畝(mu) 森林的生態修複示範工作。
圖為(wei) 科學家繪製出的海南霸王嶺一帶適合海南長臂猿棲息的區位圖。(許涵供圖)
“海南長臂猿種群太脆弱了,人為(wei) 幹預措施目前不宜直接施加在它們(men) 身上,我們(men) 就采取植被生態修複與(yu) 保護等係列措施,用間接方式穩定種群數量,為(wei) 其緩慢增長創造有利條件。”許涵說,適宜棲息地的植被恢複不可能一蹴而就,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nei) ,海南長臂猿始終伴隨著“極危”標簽。
不過稍顯寬慰的是,隨著環保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人認識到保護長臂猿這個(ge) 森林旗艦物種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國際間的交流合作也日益頻繁。去年10月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聯合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等機構,以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為(wei) 秘書(shu) 處,發起成立了全球長臂猿聯盟,來自中國、馬來西亞(ya) 、印度尼西亞(ya) 、泰國、孟加拉國等7個(ge) 國家和地區的16家組織加入聯盟。
“21世紀很多動物麵臨(lin) 滅絕的危險,長臂猿是與(yu) 人類最為(wei) 接近的物種之一,也是滅絕風險最高的物種之一。”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原主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原執行理事會(hui) 主席章新勝出席此次大會(hui) 時表示,保護長臂猿需要彼此的經驗及各界的助力,希望通過全球長臂猿聯盟這個(ge) 透明的平台,磋商保護長臂猿的五年行動計劃。(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