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7月13日電(記者 孫自法) 中國科學院(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7月13日向媒體(ti) 發布消息說,作為(wei) 中國首次與(yu) 歐洲空間局(歐空局)進行任務級深度合作的空間科學探測任務,太陽風-磁層相互作用全景成像衛星(英文縮寫(xie) SMILE,中文昵稱“微笑”衛星)已獲中歐評審委員會(hui) 主席正式簽署任務轉正樣設計評審報告,標誌著“微笑”衛星任務完成初樣階段全部研製工作,全麵轉入正樣研製階段。
中歐聯合“微笑”衛星(SMILE)任務標識。 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供圖
“微笑”衛星平台和載荷艙預計於(yu) 2024年7月運抵歐洲空間技術中心開展正樣星集成與(yu) 測試,衛星計劃於(yu) 2025年上半年在法屬圭亞(ya) 那庫魯發射場發射。
據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介紹,此次中歐評審委員會(hui) 主席由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主任、“微笑”衛星任務中方首席科學家王赤院士,“微笑”衛星任務工程總師葉培建院士,歐空局監察長G. Colangelo,歐空局未來任務部主任F. Safa共同擔任,評審委員會(hui) 由中歐雙方研製團隊代表及專(zhuan) 家組成。
中歐聯合“微笑”衛星(SMILE)任務示意圖。 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供圖
2023年6月26日至29日,經過4天的討論與(yu) 谘詢,中歐評審委員會(hui) 認為(wei) ,經測試和試驗驗證,“微笑”衛星任務初樣各產(chan) 品接口匹配,功能和性能指標滿足任務要求;初樣研製過程質量和技術狀態受控。同時,衛星和載荷按要求開展正樣設計,接口與(yu) 技術狀態明確,設計合理可行,功能和性能指標可滿足任務要求;各大係統之間接口明確;正樣研製技術流程、計劃流程與(yu) 質量控製點設置合理。該評審委員會(hui) 一致同意中歐聯合“微笑”衛星任務轉正樣設計通過評審。
“微笑”衛星(SMILE)任務中歐聯合轉正樣設計評審會(hui) 合影。 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供圖
此次順利通過中歐聯合任務級轉正樣設計評審,是“微笑”衛星任務繼2016年11月中科院批準中方工程立項、2019年3月歐空局批準歐方工程立項、2020年1月通過中歐聯合初樣設計評審轉入初樣研製階段之後的又一重要裏程碑節點。
“微笑”衛星任務於(yu) 2015年5月入選中歐聯合空間科學衛星任務,其科學目標是探測太陽風-磁層相互作用大尺度結構和基本模式,探索日冕物質拋射事件驅動磁暴的發生和發展等。“微笑”衛星任務工程總體(ti) 由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和歐空局聯合組成,衛星及其運載火箭分別由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歐洲阿麗(li) 亞(ya) 娜空間公司負責研製,科學應用係統由中歐雙方科學家聯合組成,科學數據存儲(chu) 由國家空間科學數據中心和歐洲空間天體(ti) 物理中心分別負責,測控係統以中方為(wei) 主、歐方為(wei) 輔。(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