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十多萬人全麵罷工!“好萊塢的末日”到了?

發布時間:2023-07-17 10:2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7月15日電 “如果現在不昂首挺胸,我們(men) 就會(hui) 陷入困境,都將麵臨(lin) 被機器取代的危險。”美國影視演員協會(hui) (SAG-AFTRA)主席法蘭(lan) ·德瑞雪說。

  當地時間13日,擁有16萬(wan) 會(hui) 員的好萊塢三大工會(hui) 之一SAG-AFTRA宣布罷工,美國好萊塢影視工業(ye) 開始全麵停擺。在此之前,美國編劇工會(hui) 已經罷工70多天。

  這個(ge) 夏天,光彩熠熠、群星雲(yun) 集的美國好萊塢,到底發生了什麽(me) ?

  “無法生存就無法創作”

  自2032年6月,SAG-AFTRA開始與(yu) 代表主要製片公司和流媒體(ti) 平台的“電影和電視製片人聯盟(AMPTP)”展開談判,內(nei) 容圍繞流媒體(ti) 的興(xing) 起導致演員收入受到侵蝕,以及人工智能給創作型從(cong) 業(ye) 者帶來的生存威脅。

  經過約一個(ge) 月的談判,雙方仍無法達成一致,SAG-AFTRA不得不拿出“最後的手段”,投票決(jue) 定開始“曆史性的罷工”,以爭(zheng) 取更多保障。

  當地時間14日,洛杉磯及周邊的多個(ge) 地點舉(ju) 行示威活動。早上9點左右,SAG-AFTRA領導層抵達奈飛公司抗議,還有一大群人在這裏高喊“嗬嗬,貪婪的公司必須消失”。

  從(cong) 9點到13點,人群出現在華納兄弟、亞(ya) 馬遜、迪士尼、索尼、福克斯、派拉蒙和奈飛等影視娛樂(le) 及流媒體(ti) 公司所在地抗議。

  洛杉磯的炎炎夏日中,人們(men) 高舉(ju) 印有“SAG-AFTRA在罷工”字樣的牌子,有的示威者寫(xie) 道,“無法生存就無法創作”,還有人高喊“SAG-AFTRA強大”的口號。

  出演過《泰坦尼克號》的女演員弗朗西斯·費舍爾在派拉蒙影業(ye) 外遊行時對法新社說,“電影公司貪得無厭,它們(men) 需要醒悟,是我們(men) 讓他們(men) 變得富有。”

  也有人表達了大部分演員的艱難處境,“我想很多人都不明白,大部分演員不是幾百萬(wan) 幾百萬(wan) 地賺錢。我們(men) 中的很多人都在夥(huo) 食費和房租中掙紮。”SAG-AFTRA的會(hui) 員約翰·賈裏德說。

  SAG-AFTRA的加入令早已開始罷工的編劇們(men) 感到振奮,“我們(men) 已經在這裏呆了大約 80 天了……SAG-AFTRA的罷工給我們(men) 帶來了巨大的能量和令人難以置信的團結。”《老友記》聯合創作者瑪爾塔·考夫曼說。

  影視工業(ye) “全麵停擺”

  這次罷工是SAG-AFTRA四十年來首次針對影視公司進行的罷工,與(yu) 此前已開始的編劇罷工疊加,引發了好萊塢63年來首次全行業(ye) 停工狀態。

  編劇罷工已導致包括《怪奇物語》、《最後生還者》等熱門劇集製作推遲,現在整個(ge) 行業(ye) 的狀況更是雪上加霜。

  擁有約16萬(wan) 名會(hui) 員的好萊塢三大工會(hui) 之一美國影視演員協會(hui) (SAG-AFTRA)發起罷工,於(yu) 14日起在洛杉磯和紐約的十餘(yu) 家製片公司外示威遊行。 中新社記者 張朔 攝

  《紐約時報》稱,罷工宣布後,工會(hui) 為(wei) 其成員發布了規則。除了無法在鏡頭前工作之外,他們(men) 也不能推廣當前的項目,包括參加漫展、電影節和電影首映式等。

  這意味著,演員將無法在夏季票房的重要時段宣傳(chuan) 電影。當前,《芭比》、《奧本海默》等大預算電影即將在美國上映。

  另一些節目則完全消失了,在編輯罷工期間,《吉米今夜秀》等節目隻能展示重播內(nei) 容。

  《紐約時報》稱,如果罷工持續到秋季,原定於(yu) 2024年夏天上映的大片,如《死侍 3》,也可能會(hui) 被推遲。

  《好萊塢報道》網站稱,美國電視界的最高獎項艾美獎提名已經出爐,但尚不清楚9月份的頒獎典禮是否能夠在沒有編劇和演員的情況下繼續進行。

  好萊塢的末日信號?

  《紐約時報》稱,這次大罷工使美國價(jia) 值1340億(yi) 美元的美國影視業(ye) 陷入停頓,其原因除了對薪酬的不滿,更有對由科技主導的未來的擔憂。

  SAG-AFTRA要求流媒體(ti) 巨頭,為(wei) 他們(men) 提供更公平的利潤分配和更好的工作條件,並要求製片公司保證不會(hui) 以人工智能(AI)和電腦生成麵孔和聲音來替代演員。

  在AI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通過數據采集捕捉演員信息再加工成作品已不是新鮮事,但是,關(guan) 於(yu) 公司是否有權采集數據,以及這些作品的知識產(chan) 權歸屬,以及演員能否獲得相應收益的問題,都沒有一個(ge) 明確的答案。

  《好萊塢報道》援引研究娛樂(le) 業(ye) 勞工問題的南加州大學曆史學教授史蒂文·羅斯分析稱,自20世紀60年代年以來,大多數演員的罷工主要是為(wei) 了工資,但這次,是因為(wei) “對作家和演員潛在的生存威脅,也就是AI”。

  法國媒體(ti) 用“好萊塢的末日”形容這場演員和編劇的雙重罷工。它令超過17萬(wan) 名從(cong) 業(ye) 者與(yu) 迪士尼、環球、索尼和派拉蒙等老牌電影公司以及奈飛、亞(ya) 馬遜和蘋果等科技巨頭展開對抗。國際戲劇舞台工作者聯盟(IATSE)主席馬修·勒布等也發表聲明,對此次罷工表示支持。

  但另一方麵,法新社指出,演員罷工將對電影業(ye) 造成重大打擊。“電影和電視製片人聯盟(AMPTP)”抨擊演員工會(hui) “正在選擇一條將導致成千上萬(wan) 人陷入經濟困境的道路”。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