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鄉約福建:長汀夏收好豐景

朱芳彬 丘偉華 發布時間:2023-07-19 09:2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福建長汀7月17日電 (朱芳彬 丘偉(wei) 華)眼下,位於(yu) 福建省龍岩市長汀縣河田鎮的遠豐(feng) 優(you) 質稻生產(chan) 基地又迎來豐(feng) 收,基地裏的水稻陸續成熟進入收割期,機械化按下開鐮收割夏收“快進鍵”。

  長汀縣河田鎮的遠豐(feng) 優(you) 質稻生產(chan) 基地裏的水稻陸續成熟進入收割期,機械化按下開鐮收割夏收“快進鍵”。 長汀縣融媒體(ti) 中心供圖

  一眼望去,層層疊疊的稻田一片金黃,稻穗粒粒飽滿,農(nong) 戶們(men) 抓住晴好天氣駕駛收割機穿梭在田裏,一次性完成稻穀脫粒、秸稈粉碎。

  “今年我們(men) 合作社的水稻長勢和收成比較好,大概畝(mu) 產(chan) 1050斤左右,畝(mu) 產(chan) 的話比往年增加了百來斤左右。”據長汀縣融萬(wan) 家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聯合社理事長傅木清介紹,現在都是全程機械化耕作,從(cong) 育秧、插秧到稻子的烘幹都是機械化,作業(ye) 效率提高太多了,生產(chan) 成本節約不少,今年夏收要確保顆粒歸倉(cang) 。

  農(nong) 戶們(men) 抓住晴好天氣駕駛收割機穿梭在田裏,一次性完成稻穀脫粒、秸稈粉碎。 長汀縣融媒體(ti) 中心供圖

  長汀,曾經是我國南方水土流失最嚴(yan) 重的地區之一,“山光、水濁、田瘦、人窮”是當時生態惡化的真實寫(xie) 照。經過三十多年的水土流失治理,長汀的水土流失率從(cong) 1985年的31.5%下降到2022年底的6.57%,昔日的“火焰山”如今成了“花果山”,原本的“望天田”如今變成了“致富田”和“大糧倉(cang) ”。

  “這個(ge) 產(chan) 量得益於(yu) 水土流失治理好的成效,我們(men) 合作社通過土壤改良、稻草回田,還有稻菜輪作,所以土壤肥沃了,才有這個(ge) 產(chan) 量。”傅木清說。

  距離萬(wan) 畝(mu) 良田5公裏外的汀江國家濕地公園裏,廊橋蜿蜒、天鵝戲水、遊船蕩漾……這個(ge) 夏天,汀江國家濕地公園裏滿眼是“綠”。清澈的湖水、遊人、遊船構成一幅色彩斑斕的生態畫卷,讓人真正體(ti) 驗到回歸自然的心曠神怡。

  一眼望去,層層疊疊的稻田一片金黃。 長汀縣融媒體(ti) 中心供圖

  汀江國家濕地公園,是長汀山水林田湖草一體(ti) 化治理成果的一個(ge) 重要展示平台。近年來,長汀持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係統治理,對原流失區山地、水體(ti) 、田地等生態環境進行綜合整治,打造出“南方丘陵水土流失地區濕地生態建設新模式”。(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