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全球糧食安全危機“症結”何在?

梁凡 發布時間:2023-07-21 08:20:00來源: 工人日報

  當地時間7月17日,俄方向土耳其、烏(wu) 克蘭(lan) 和聯合國通報,稱反對延長黑海港口農(nong) 產(chan) 品外運協議,原因是美國等西方國家未能履行協議,繼續阻礙俄羅斯的糧食與(yu) 化肥出口。

  地緣衝(chong) 突的劇烈擾動,加上極端天氣對糧食生產(chan) 的負麵影響,正令本已脆弱的全球糧食安全狀況再度雪上加霜。

  一

  7月13日,尼日利亞(ya) 總統提努布宣布,尼進入糧食安全緊急狀態,並部署措施以應對糧價(jia) 上漲帶來的民生衝(chong) 擊。

  就在此前一天(12日),聯合國糧食及農(nong) 業(ye) 組織(糧農(nong) 組織)等五家聯合國專(zhuan) 門機構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聯合舉(ju) 行最新版《2023年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yang) 狀況》報告發布會(hui) 。

  報告指出,受到新冠疫情延宕反複、氣候衝(chong) 擊、地區衝(chong) 突頻發等影響,2022年全世界有6.91億(yi) 至7.83億(yi) 人麵臨(lin) 饑餓,較新冠疫情暴發前增加了1.22億(yi) 饑餓人口。

  五家機構警告稱,如果放任態勢發展,世界各國無法如期實現到2030年消除饑餓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報告稱,2022年全球糧食安全形勢和營養(yang) 狀況嚴(yan) 峻,全世界有24億(yi) 人無法持續獲取食物,約占全球人口的29.6%,其中約有9億(yi) 人處於(yu) 重度糧食不安全狀況。其中,西亞(ya) 、加勒比和非洲等地區的饑餓水平仍在攀升,非洲大陸每五個(ge) 人中就有一人食不果腹,饑餓人口比例是全球平均數的兩(liang) 倍多。

  聯合國糧農(nong) 組織今年5月發布的另一份報告中認為(wei) ,在全球經濟疲軟、地區衝(chong) 突、極端天氣事件等因素交織疊加並相互影響下,2023年全球嚴(yan) 重糧食不安全狀況恐將繼續加深。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中東(dong) 、北非和東(dong) 歐地區主任弗萊舍此前警告說,世界正麵臨(lin) “現代最嚴(yan) 重的糧食安全危機”,糧食計劃署今年需要230億(yi) 美元來幫助全世界近1.5億(yi) 人。

  二

  聯合國糧農(nong) 組織與(yu) 經合組織6日共同發布的《經合組織-糧農(nong) 組織2023~2032年農(nong) 業(ye) 展望報告》預計,未來十年全球農(nong) 業(ye) 和糧食產(chan) 量將繼續增長,但由於(yu) 人口趨勢影響,增長速度將低於(yu) 前十年。此外,不利的氣候趨勢、動植物疫病等因素,正在增加糧食生產(chan) 的不確定性。

  據聯合國糧農(nong) 組織發布的數據,進入7月以來,全球大米價(jia) 格已達到11年來的最高水平,並且還有進一步上漲的趨勢。

  今年發生的厄爾尼諾現象,使得全球大部分水稻產(chan) 區麵臨(lin) 降雨量減少的幹旱天氣。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東(dong) 南亞(ya) 地區今年4月以來持續高溫幹旱天氣,泰國、越南等主要大米出口國下調年內(nei) 大米出口量預期。世界知名評級機構惠譽的一篇報告認為(wei) ,全球大米產(chan) 量可能在今年創下20年以來的新低。

  除了大米之外,其他主糧的生產(chan) 也受到高溫影響減產(chan) 。幹旱給美國春小麥作物帶來壓力,其今年累計降水量比10年平均水平低36%,是200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在歐洲,西班牙小麥作物生長同樣受到春季旱情的嚴(yan) 重影響,60%的農(nong) 業(ye) 地區超過350萬(wan) 公頃的農(nong) 作物由於(yu) 極端幹旱遭受“不可逆轉的損失”。德國農(nong) 業(ye) 合作社協會(hui) 在最新報告中預計,受幹熱天氣影響,德國2023年所有類型的小麥作物產(chan) 量將同比下降2.9%。歐盟作物監測服務機構MARS本月下調了歐盟今年糧食和油籽作物的平均產(chan) 量預測。

  幹旱不僅(jin) 會(hui) 導致糧食減產(chan) ,更為(wei) 糧食價(jia) 格大幅度上漲提供了支撐。進入6月,受關(guan) 鍵產(chan) 區惡劣天氣導致作物減產(chan) 的擔憂升溫,國際小麥、玉米、大豆期貨開啟了新一輪漲價(jia) 行情。今年以來,與(yu) 惡劣天氣相關(guan) 的事件已經推高了部分農(nong) 產(chan) 品的價(jia) 格。例如,糖和可可期貨上漲了20%以上,受到飼料價(jia) 格影響,豬、牛等牲畜價(jia) 格也大幅走高,美國牛肉產(chan) 品價(jia) 格上漲超30%。

  三

  盡管全球糧食產(chan) 量常有波動,有時波動幅度還不小。但整體(ti) 來看,隨著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水平提高,全球糧食產(chan) 量多年來呈上升趨勢,可在這一大的背景下,糧食危機依然沒有得到解決(jue) 。

  國際社會(hui) 普遍認為(wei) ,當前全球糧食供給總量並未出現明顯短缺,造成當前糧食安全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全球糧食分配不均衡,糧食資源在不同國家和地區間存在巨大落差。

  聯合國糧農(nong) 組織去年12月預計,2022年全球穀物產(chan) 量為(wei) 27.56億(yi) 噸。專(zhuan) 家認為(wei) ,盡管全球人口去年已達80億(yi) ,但從(cong) 全球糧食總產(chan) 量來看尚不存在絕對意義(yi) 上的糧食安全問題。

  過去幾十年來,全球有近80%的穀物生產(chan) 集中在十幾個(ge) 國家。這種糧食出口國相對集中、進口國則比較分散的供需格局,使得國際糧食市場極易受到疫情、地區衝(chong) 突等因素影響,加大了糧食的不安全程度。

  自去年以來,受地緣衝(chong) 突影響,烏(wu) 克蘭(lan) 、俄羅斯等“世界糧倉(cang) ”的動蕩打破了全球糧食供應鏈的脆弱平衡;美國主導的對俄製裁則嚴(yan) 重擾亂(luan) 全球糧食供應鏈,進一步加劇全球糧食供需錯配。

  在多重因素持續影響下,連接全球糧食生產(chan) 與(yu) 需求的供應鏈屢屢中斷,保障供應鏈暢通的國際合作機製受阻,高漲的糧食價(jia) 格讓許多依賴糧食進口的國家“望糧興(xing) 歎”。

  要捋順全球糧食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疏通各堵點和斷點,迫切需要各國通力合作。2021年,在屈冬玉擔任總幹事期間,聯合國糧農(nong) 組織創建世界糧食論壇,兩(liang) 年來提出一批創新政策與(yu) 糧食問題解決(jue) 方案,幫助多國建立新的夥(huo) 伴關(guan) 係,助力農(nong) 業(ye) 糧食體(ti) 係轉型。

  正如世界糧食計劃署在一份報告中所強調的,麵對糧食危機,關(guan) 鍵在於(yu) “我們(men) 如何采取更果斷的行動,強化抵禦未來衝(chong) 擊的能力”。

  梁凡(來源:工人日報)

  梁凡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