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我們的家園·阿壩70年|一個昔日深度貧困縣的致富密碼

錢姣姣 發布時間:2023-07-21 08:2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阿壩7月20日電(錢姣姣)今年,阿壩州迎來建州70周年。盛夏七月,“我們(men) 的家園”網絡主題活動走進四川阿壩州黑水縣,一睹70年來黑水縣的巨變。

  黑水縣位於(yu) 四川省西北部,地處藏羌結合部,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黑水縣常住人口為(wei) 4萬(wan) 餘(yu) 人,曾經是國家級深度貧困縣。七十年來,黑水縣綜合實力大幅提升,地區生產(chan) 總值由1952年的327萬(wan) 元增加至2022年的295560萬(wan) 元;人均生產(chan) 總值由107元增加至67173元。

  黑水縣色爾古鎮五裏村:易地搬遷賦能新村建設

  “雪山峽穀,猛河奔騰,孕育新村,其名五裏。”穿過猛河,走進色爾古鎮五裏村,映入眼簾的就是一排排錯落有致的二層小樓。 據五裏村支部書(shu) 記兼村委會(hui) 主任羅爾基木介紹,2008年受汶川地震影響,五裏村受災嚴(yan) 重,房屋損壞率達98%,村民飲水困難。在黑水縣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扶持下,2014年整村順利搬遷至河壩國道347線附近,開始孕育他們(men) 的新村。

  五裏村位於(yu) 位於(yu) 黑水東(dong) 南部,是嘉絨藏族聚集地,現有村民593人,幅員麵積16平方公裏,距黑水縣城60公裏。近代以來,五裏村人民長期居住在海拔2800米以上的高半山上,自然條件惡劣,交通閉塞,資源貧瘠,群眾(zhong) 生活困難。

  2014年,五裏村從(cong) 海拔2800米的高半山上整村搬遷到自然條件優(you) 越、交通便利的河穀區,在黨(dang) 支部的帶領下,五裏村群眾(zhong) 開始自強不息,走出一條脫貧致富的道路。2017年五裏村成功脫貧摘帽。“五裏群眾(zhong) 從(cong) 此住上了好房子,過上了好日子。”羅爾基木激動地說道。

  在走訪中,記者遇見了五裏村村民跑基,跑基家原屬於(yu) 特困戶,在政府的幫助以及自力更生下,他家住進了嶄新明亮的二層小樓房,已經成功脫貧。近年來,五裏村做大做強村集體(ti) 經濟產(chan) 業(ye) ,探索公司化,以集體(ti) 經濟輻射群眾(zhong) 個(ge) 體(ti) 產(chan) 業(ye) ,為(wei) 村民提供就業(ye) 創業(ye) 平台,開展職業(ye) 技能培訓。跑基的兒(er) 子正是在村黨(dang) 委的幫助下,學習(xi) 就業(ye) 技能,現在已在都江堰買(mai) 上了房子,過上了好日子。跑基用並不熟練的漢語說道:“感謝黨(dang) 、感謝政府!”

  “這十年,五裏村可謂是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已經在五裏村當了十年村支部書(shu) 記的羅爾基木表示,而對於(yu) 未來的五裏村,羅爾基木已在心中有了規劃,他計劃改善村裏的環境,發展旅遊經濟。

  維古鄉(xiang) 西蘇瓜子村:因地製宜打造“蘋果經濟”

  距離色爾古不遠,還有個(ge) 古老的藏寨——維古鄉(xiang) 西蘇瓜子村。來到西蘇瓜子村,可以看見村寨依山而建,有的建築甚至直接就在懸崖邊上,令人驚歎。

  羊茸哈德,藏語意為(wei) “神仙居住的地方”,也意為(wei) “向幸福出發之地”。漫步在羊茸哈德的村間小道上,移步即景,40多棟精致的藏式小別墅錯落有致,令人心曠神怡。黑水縣文化體(ti) 育和旅遊局工作人員南卡生介紹,目前,羊茸哈德已建立了成熟的酒店式管家服務,村民們(men) 既是房屋的主人,也是民宿的管家。在這裏,村民們(men) 將生活的幸福傳(chuan) 遞給遊客,真真切切地讓遊客感受到了幸福。(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