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全
19日,泰國國會(hui) 開啟第二輪總理選舉(ju) 議程。在首輪選舉(ju) 中成為(wei) 唯一總理候選人、但並未“登頂”的皮塔,原本有意向總理之位發起第二次衝(chong) 擊,卻最終由於(yu) 議員們(men) 的反對而失去總理候選人資格。至此,皮塔競選之路基本宣告結束,接下來外界注意力將轉向為(wei) 泰黨(dang) 和保守派的行動。
再度提名遭國會(hui) 否決(jue)
泰國大選並非直接選舉(ju) 政府總理,而是對議員和政黨(dang) 進行選舉(ju) ,再由國會(hui) 選出總理。在今年5月舉(ju) 行的國會(hui) 下院選舉(ju) 中,皮塔領導的遠進黨(dang) 贏得151席,成為(wei) 下院第一大黨(dang) 。他隨後聯合下院第二大黨(dang) 為(wei) 泰黨(dang) 等七個(ge) 政黨(dang) 組成八黨(dang) 聯盟,共占312席,在下議院擁有絕對優(you) 勢。7月11日,隨著代表軍(jun) 方的總理巴育宣布結束政治生涯,皮塔成為(wei) 唯一的總理候選人。
然而,這些利好因素卻沒能幫助皮塔實現“總理夢”——由於(yu) 持保守立場的上議員普遍反對遠進黨(dang) 修改“冒犯君主法”等激進主張,皮塔在首輪投票中最終隻獲得324票,距離當選總理還差50多票。
不過,皮塔並未灰心,他17日表示已獲得八黨(dang) 聯盟的二次提名,準備19日再次闖關(guan) 。然而,國會(hui) 19日就重複提名皮塔是否違反國會(hui) 議事規定等問題進行辯論。結果議員以394票對312票的“比分”反對皮塔被再度提名。這意味著皮塔無法參加第二輪投票。
有分析認為(wei) ,這位現年42歲、擁有哈佛教育背景的政治新秀此前表示,如果“二度失利”,他將主動讓賢,由為(wei) 泰黨(dang) 提名總理候選人並參加後續投票。此次皮塔“出局”,意味著他的競選之路基本結束。
雲(yun) 南省社會(hui) 科學院中國(昆明)南亞(ya) 東(dong) 南亞(ya) 研究院泰國研究所所長餘(yu) 海秋表示,這一結果非常符合泰國的政治和法律習(xi) 慣,即通過法理手段取消候選人資格。事實上,即使皮塔“二度參選”,也很可能回天乏術。就當下泰國大選態勢而言,不在於(yu) “選誰”,而在於(yu) “不能讓皮塔選上”。
餘(yu) 海秋說,在泰國保守勢力看來,遠進黨(dang) 修改“冒犯君主法”等主張過於(yu) 激烈。如果保守派妥協,影響的不僅(jin) 是本次大選,更意味著泰國軍(jun) 方2014年掌權以來獲得的權力將進一步受限,其力量將被邊緣化。
外界注意到,遠進黨(dang) 已於(yu) 上周提議修改憲法第272條,剝奪軍(jun) 方任命的上議員與(yu) 下議員一起推舉(ju) 總理的權力。與(yu) 此同時,皮塔“首度失利”後並未放棄革新主張,隻是表示若當選願“放緩改革議程”。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亞(ya) 太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周士新表示,遠進黨(dang) 被視作所有政治力量中最可能衝(chong) 擊現行內(nei) 政外交政策的政黨(dang) ,它不像為(wei) 泰黨(dang) 那樣相對溫和,這讓遠進黨(dang) 受到很多政治阻力。
此外,司法問題也為(wei) 皮塔的競逐之路帶來陰影。就在19日當天,泰國憲法法院宣布,正式對泰國選舉(ju) 委員會(hui) 提起的關(guan) 於(yu) 皮塔下議員資格的釋憲申請立案,皮塔被暫停國會(hui) 下議員職務。此前經調查認定,皮塔在登記參選議員時仍持有一家媒體(ti) 公司股份,有違選舉(ju) 法規定。但皮塔辯稱,涉事電台已於(yu) 2007年停運,他所持電台股份係繼承父親(qin) 遺產(chan) 。
街頭政治可能性增加
兩(liang) 位分析人士認為(wei) ,隨著皮塔被拒於(yu) 第二次投票門外,接下來有幾方麵值得觀察。
一是為(wei) 泰黨(dang) 的候選人有望走上前台。
為(wei) 泰黨(dang) 是下院第二大黨(dang) ,占141席,該黨(dang) 可能推出的替代人選包括:前總理他信的女兒(er) 貝東(dong) 丹·西那瓦、地產(chan) 大亨瑟塔,以及前司法部長猜格森。
貝東(dong) 丹此前表示,為(wei) 泰黨(dang) 已明確表示會(hui) 提名瑟塔為(wei) 總理候選人,因為(wei) 泰國的經濟問題亟待解決(jue) 。現年60歲的瑟塔是地產(chan) 大亨,也被視作為(wei) 黨(dang) 內(nei) 最有實力和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不過,對於(yu) 新候選人能否鎖定勝局,外界存有分歧。
第一種觀點認為(wei) ,作為(wei) 八黨(dang) 聯盟一員和遠進黨(dang) 的盟友,為(wei) 泰黨(dang) 依然不會(hui) 受到保守派待見,其候選人恐難達到“過線”門檻。
第二種觀點認為(wei) ,為(wei) 泰黨(dang) 將尋求保守力量的支持,例如它正與(yu) 泰國副總理巴威所在的國民力量黨(dang) 談判。
第三種觀點認為(wei) ,不排除未來八黨(dang) 聯盟解體(ti) 的可能,尤其當為(wei) 泰黨(dang) “綁定”遠進黨(dang) 會(hui) 阻礙其實現政治目標的時候。
在周士新看來,為(wei) 泰黨(dang) 比遠進黨(dang) 更溫和,政策理念相對成熟,在上議院也有一定人脈。其推出的候選人勝選概率要大一些,例如通過拉攏有著“造王者”之稱的自豪泰黨(dang) 奠定勝局。
餘(yu) 海秋認為(wei) ,近兩(liang) 年來為(wei) 泰黨(dang) 和國民力量黨(dang) 有比較多的接觸,雙方的立場也在向中間靠攏。至於(yu) 八黨(dang) 聯盟分化組合的可能性,趨勢較為(wei) 明朗,但預計為(wei) 泰黨(dang) 暫時不會(hui) 做出“背叛”聯盟的行為(wei) ,因為(wei) 這會(hui) 陷其於(yu) 不義(yi) 。它必須巧妙處理好聯盟關(guan) 係,在觀望中考慮是否另擇路徑。
二是保守派力量會(hui) 否伺機而動。
目前,東(dong) 南亞(ya) 媒體(ti) 已經傳(chuan) 出巴威可能被保守陣營提名為(wei) 總理候選人的風聲。周士新認為(wei) ,巴威能獲得上院250席中200席左右的支持,並會(hui) 爭(zheng) 取下院一些政治勢力。不過巴威可能在參選方麵比較謹慎,擔心外界詬病泰國“民主政治缺陷”,故而會(hui) 掂量出擊時機和方式。
餘(yu) 海秋指出,巴威將自己塑造成可以彌合保守和進步陣營間分歧的人。今年年初巴育加入新黨(dang) ,與(yu) 巴威形成兩(liang) 股力量。但這兩(liang) 股力量不是分散的,而是“多頭下注”增加獲勝概率。
三是泰國政局是否可能陷入不穩定。
餘(yu) 海秋注意到,皮塔“首輪失利”後,泰國街頭已經上演了遊行示威等活動。隨著皮塔“出局”,泰國局部出現街頭政治的可能性非常大,短期內(nei) 會(hui) 帶來混亂(luan) 。而政府出於(yu) 對民意的尊重,可能采取比較保守的姿態,會(hui) 呼籲各方保持克製,而不會(hui) 采取強製性幹預。
四是泰國政治僵局是否會(hui) 長期化。
餘(yu) 海秋認為(wei) ,政治僵局可能維持較長時間。因為(wei) 目前無一勢力擁有絕對優(you) 勢,製衡關(guan) 係難以打破。
周士新認為(wei) ,未來無論如何,泰國政府都將是多黨(dang) 聯合執政。遠進黨(dang) 先前放棄了下院議長寶座,如果再放棄總理之位,等於(yu) “無功而返”,勢必對未來政府的要職分配寄予更高期待。為(wei) 泰黨(dang) 則要處理和平衡各種關(guan) 係。保守派同樣在糾結和尷尬中前行。各方持續博弈,折射出泰國政治變革之難。如果數輪投票後總理依然難產(chan) ,將不得不依照憲法推出一個(ge) 中立的第三方,讓各黨(dang) 投票決(jue) 定。
新總理麵臨(lin) 內(nei) 外挑戰
兩(liang) 位分析人士認為(wei) ,無論哪位總理執掌泰國,都麵臨(lin) 一係列內(nei) 政外交挑戰。
餘(yu) 海秋說,在政治方麵,如果保守派掌權,它必須順應民眾(zhong) 求新求變的訴求。這一訴求已經被皮塔代表的政治力量點燃。當下,泰國社會(hui) 環境發生變化,少子老齡化趨勢明顯,民眾(zhong) 對王室的態度也更加多樣化。因此民眾(zhong) 關(guan) 於(yu) 取消強製兵役等訴求,都是實實在在的,而且不會(hui) 減弱。如果保守派勢力不積極回應民眾(zhong) 關(guan) 切,很難維持國家治理。
反過來,如果革新派上台,也必須兼顧保守派的訴求,否則無法確保執政穩固。在國家發展道路選擇問題上,它既要有堅守,也要有妥協。
周士新說,未來執政當局需要擺脫政治思潮多元引發的混亂(luan) 局麵,提高治國理政能力。而如果未來誕生一個(ge) 受國會(hui) 掣肘的弱勢政府,那麽(me) 在動用財政開展建設、落實各項發展規劃方麵,可能力不從(cong) 心。
在經濟方麵,由於(yu) 政局不明朗,外國對泰投資恐受影響,無法在基建等領域做出大規模投入。這可能拖累經濟發展,影響複蘇。
在外交方麵,在美國開展大國競爭(zheng) 的背景下,泰國如何奉行平衡外交策略,也是一大考驗。餘(yu) 海秋認為(wei) ,無論誰當選泰國總理,都會(hui) 對中泰、美泰等關(guan) 係做全方位的考量。中泰關(guan) 係有望保持穩定向好的發展勢頭。習(xi) 主席去年底訪泰後,成果文件各項內(nei) 容正在逐步落實中。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雙方將賦予“中泰一家親(qin) ”新的時代內(nei) 涵。
周士新說,美泰在軍(jun) 事領域的合作要強於(yu) 政治領域,泰國雖然是美國盟友,但奉行柔性外交,與(yu) 各國平衡發展關(guan) 係。美國發現很多問題指望不上泰國,去年美國總統拜登為(wei) 參加孫女婚禮還缺席了泰國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hui) 議。可以說,美國與(yu) 泰國維持著合作關(guan) 係,但沒有投入更多資源,也很難把泰國作為(wei) 平衡中國的重要抓手。(解放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