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為全球人權治理貢獻力量

劉仲華 發布時間:2023-07-25 08:50: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hui) 第五十三屆會(hui) 議在瑞士日內(nei) 瓦召開期間,中國人權研究會(hui) 等民間組織在日內(nei) 瓦舉(ju) 行係列邊會(hui) ,向世界宣介中國人權發展成就。圍繞“中國的人權理念與(yu) 實踐”“《維也納宣言和行動綱領》三十年:中國探索與(yu) 經驗”等主題,中國民間組織負責人和專(zhuan) 家學者與(yu) 參會(hui) 外方代表、社會(hui) 各界人士進行廣泛深入研討交流,通過對話凝聚共識,共同推動人權文明發展進步,為(wei) 全球人權治理貢獻力量。

  中國積極踐行《維也納宣言和行動綱領》

  在“《維也納宣言和行動綱領》三十年:中國探索與(yu) 經驗”主題邊會(hui) 上,中國人權研究會(hui) 副會(hui) 長、吉林大學人權研究院教授魯廣錦表示,中國人權事業(ye) 的發展進步,既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本質要求,也是踐行宣言基本精神的直接體(ti) 現。中國堅持把人權的普遍性原則與(yu) 本國國情相結合,努力走出一條順應時代潮流、適合本國國情的人權發展道路。以安全守護人權、以發展促進人權、以合作推進人權不僅(jin) 符合宣言和行動綱領精神,而且是在新的曆史條件下對宣言和行動綱領精神的發展,必將推進全球人權治理朝著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方向發展。

  中國人權研究會(hui) 副秘書(shu) 長王琰文主持“中國的人權理念與(yu) 實踐”主題邊會(hui) 時表示,在分裂的世界中尋求共識,必須拋開偏見,彼此尊重。將一國的價(jia) 值觀強加於(yu) 人隻能增加動蕩,生搬硬套他國人權保障模式也容易產(chan) 生危害。真正的人權文明應當建立在承認人權的普遍性和尊重人權觀、人權實踐差異性基礎之上,求同而存異,倡導所有國家和民族傳(chuan) 承發展自身文明、自主選擇符合本國國情的人權發展道路。

  吉林大學人權研究院研究人員申天嬌說,中國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契合宣言和行動綱領宗旨,同人民的幸福生活密切相關(guan) 。麵向未來,作為(wei) 中國向世界提供的國際公共產(chan) 品,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的落實將為(wei) 宣言和行動綱領注入新動力。

  《維也納宣言和行動綱領》提出有必要在教育方案中加進人權主題,要求各國采取這樣的做法。中國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教授張偉(wei) 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人權教育。在已經製定的四期《國家人權行動計劃》中,都有相關(guan) 人權教育和研究的專(zhuan) 門章節,提出推動和促進人權教育持續發展的具體(ti) 舉(ju) 措。至今,中國已在14所大學設立人權教育與(yu) 培訓基地。中國政府將於(yu) 2025年前支持在社科院、黨(dang) 校(行政學院)係統建立國家人權研究機構,新設3家國家人權研究基地。

  與(yu) 會(hui) 的國際民主律師協會(hui) 常駐聯合國日內(nei) 瓦代表米克爾·薩維婭祝賀中國非政府組織在日內(nei) 瓦成功舉(ju) 辦主題邊會(hui) ,讚賞中國在大學設立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在人權教育方麵有所成就。她指出,中國人權研究會(hui) 在人權教育的普及上作出了重要貢獻,有助於(yu) 讓外界更加了解中國的人權發展狀況。

  瑞士國際人權和社會(hui) 發展協會(hui) 負責人大衛·洛佩斯不久前訪問過中國。他說,在訪問中,他看到中國經濟繁榮發展、社會(hui) 全麵進步、人民生活幸福。中國走出了一條適合本國國情的人權發展道路。希望未來進一步加強與(yu) 中國非政府組織的交流與(yu) 對話,共同推動完善全球人權治理。

  發展是解決(jue) 包括人權在內(nei) 的一係列問題的有效途徑

  《維也納宣言和行動綱領》重申發展權利是一項普遍的、不可分割的權利,也是基本人權的一個(ge) 組成部分,強調人是發展的中心主體(ti) 。多年來,中國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和促進人權,努力以高質量發展、包容發展、普惠發展消除發展障礙,提升人權保障水平。

  西南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副教授肖武說,中國人權事業(ye) 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有機組成部分。中國堅持生存權和發展權是首要的基本人權,強調公民及政治權利和經濟、社會(hui) 、文化權利的不可分割性,秉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人權主體(ti) 觀而非偏狹的片麵人權主體(ti) 觀,堅持立體(ti) 的人權發展道路而非單向度的人權路徑,秉持包容性人權理念而非“教師爺式”人權觀,主張從(cong) 本國實際和人民需求出發,探索適合自己的人權發展道路。

  吉林大學人權研究院執行院長、法學院院長何誌鵬說,中國長期高度關(guan) 注經濟、社會(hui) 、文化權利的實現和保護。從(cong) 中國的經驗可以看出,發展是解決(jue) 包括人權在內(nei) 的一係列問題的有效途徑。

  關(guan) 於(yu) 殘疾人權利保障,西北政法大學人權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王姝琪說,無障礙環境建設立法是中國立法堅持以人為(wei) 本,解決(jue) 人民最關(guan) 心、最直接、最現實利益問題的生動體(ti) 現。

  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講師趙健舟說,中國在人權領域推進的非政治化議程追求平等和相互尊重的人權交流。在全球人權治理麵臨(lin) 嚴(yan) 峻挑戰時,非政治化的人權話語將有助於(yu) 國際社會(hui) 彌合分歧。

  與(yu) 會(hui) 嘉賓表示,各國社會(hui) 政治條件和曆史文化傳(chuan) 統不同,必須也隻能從(cong) 本國的實際情況和人民需求出發,探索適合自身的人權發展道路。錫克教人權組織(英國)駐日內(nei) 瓦代表阿爾伯特·巴爾塞吉延表示,世界上的人權理念是豐(feng) 富多樣的,沒有一個(ge) 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人權標準。每種文明都有其獨特的人權觀,需要認真思考和研究,不能簡單、教條地以意識形態劃界。

  巴爾塞吉延今年對中國進行了訪問。“我了解到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中國政府如何帶領人民脫貧致富,在實現發展權和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方麵取得巨大進展。”他強調,中國數億(yi) 人脫貧,這是對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最大貢獻,“中國的人權實踐應該在國際舞台得到更多關(guan) 注,為(wei) 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借鑒”。

  中國少數民族人權事業(ye) 發展充滿活力

  多位與(yu) 會(hui) 嘉賓表示,近年來,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持續提升,各項權利得到更加切實保障,保護少數民族、婦女兒(er) 童等特定群體(ti) 權益的政策和法律措施更加完善,人權法治保障進一步加強。

  蘭(lan) 州大學政治與(yu) 國際關(guan) 係學院講師李亮在會(hui) 上表示,2010年後,中國新疆的現代化再次提速,采取了一係列綜合措施,促成了新疆女性深層的思想解放,女性群體(ti) 的活力得到極大煥發。

  新疆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中語係副主任張燈柯在發言中說,作為(wei) 一名語言研究者與(yu) 本地人,他感受到新疆當地語言文字的多樣性得到了充分保護。目前,新疆各民族主要使用10餘(yu) 種語言和文字,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在司法、行政、教育、新聞出版、廣播電視、互聯網、社會(hui) 公共事務等領域得到廣泛使用。

  喀什大學法政學院副教授那斯爾江·依布拉音表示,中國憲法和法律從(cong) 根源上築牢了預防“強迫勞動”的法律屏障。新疆各族群眾(zhong) 有選擇職業(ye) 的自由,去什麽(me) 地方、幹什麽(me) 工作都是自己的意願。各族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權、休息休假權、勞動安全衛生保護權、獲得社會(hui) 保險福利權等權益均依法得到保障。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索朗卓瑪介紹,中國結合宗教發展變化和宗教工作實際,汲取國內(nei) 外經驗,走出了一條依法保障宗教信仰自由、促進宗教關(guan) 係和諧、發揮宗教界積極作用的成功道路。多年來,中國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全麵貫徹落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西藏各宗教、各教派得到平等的尊重和保護,正常宗教活動依法受到保護,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權利得到有效保障,西藏人權事業(ye) 在不斷進步。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研究員邊巴拉姆在發言中強調,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中國近現代史上,中央政權始終在西藏地方行使主權,西藏始終在中央政府統一管轄內(nei) 。那些宣揚“西藏獨立”的西方敵對勢力無視包括藏族在內(nei) 的中華民族的發展曆史,其目的不過是混淆視聽,用民族分離主義(yi) 思潮滲透破壞中國的民族團結、遏製中國發展。

  薩維婭會(hui) 後表示,中國學者從(cong) 各自研究的角度,讓我們(men) 了解了新疆、西藏的真實情況,這種理性的探討非常必要。中國非政府組織參加人權理事會(hui) 、在會(hui) 上發出中國聲音,不僅(jin) 讓國際社會(hui) 更多了解中國的人權發展,對加強與(yu) 其他非政府組織的交流溝通也很有幫助。

  (本報日內(nei) 瓦電)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