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一帶一路全球行丨這裏的石頭會“說話”

吳燕霞 陳倩 發布時間:2023-08-02 09:33:00來源: 新華社

  傳(chuan) 遞交流和發展的聲音,尋找絲(si) 綢之路上的新輝煌,新華社“一帶一路全球行”報道團近日從(cong) 重慶出發。

  從(cong) 重慶洪崖洞向西百餘(yu) 公裏,有一處世界文化遺產(chan) ——大足石刻。望著靜臥崖壁之上精美絕倫(lun) 的造像,我們(men) 便能感受到跨越千年的華夏過往。

  隨著古絲(si) 綢之路的聲聲駝鈴,佛教石窟藝術一路東(dong) 傳(chuan) ,川渝地區的石刻群應時而生。自初唐至明清,大足石刻開鑿史綿延數百載,5萬(wan) 餘(yu) 尊造像、10萬(wan) 餘(yu) 字銘文相繼破石而出,造就獨具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石窟藝術的殿堂。

  “北敦煌、南大足”,是學界對它的美譽。

  大足石刻特色鮮明,融匯儒、釋、道文化和中華民間文化。造像既體(ti) 現了北方中原文化的傳(chuan) 承,又有南方巴蜀文化的地緣特性。

  千手觀音造像

  這尊“金碧輝煌”的造像開鑿於(yu) 南宋,造像崖麵88平方米,是我國現存古代最大的集雕刻、貼金、彩繪於(yu) 一體(ti) 的摩崖石刻造像,被譽為(wei) “世界石刻藝術之瑰寶”。

  走近看,這座造像頭頂和兩(liang) 側(ce) ,孔雀開屏般放射狀地浮雕著1007隻“金手”。造像手中的法器展現了古代人民的生活用具、勞動工具以及戰爭(zheng) 武器,有著重要的曆史價(jia) 值。

  釋迦涅槃聖跡圖

  釋迦涅槃聖跡圖龕高7米、寬32米、深5米,刻像37尊。釋迦慧眼微閉,安詳而臥。佛像雙腳隱入岩際,右肩陷於(yu) 地下,以有限的畫麵表現了無限的藝術形象。

  舒成岩摩崖造像

  舒成岩摩崖造像雕鑿於(yu) 南宋,是大足石刻內(nei) 珍貴的道教石刻。造像崖麵全長38米、高6.5米,現存造像70餘(yu) 尊、銘文13則。因年代久遠,造像存在彩繪起甲、脫落等病害。2017年,大足石刻研究院與(yu) 意大利威尼托文化遺產(chan) 集群簽署合作協議,合作修複舒成岩摩崖造像。

  上千年的光陰和信仰,在這裏鐫刻凝聚成具有無窮智慧與(yu) 匠心的石窟文化寶庫,這裏承載了中華民族獨特的曆史記憶,不斷向人們(men) “講述”往日的輝煌。

  監製:胡國香

  終審:張越 何莉

  記者:吳燕霞 陳倩

  設計:聶毅

  編輯:譚慧婷 馮(feng) 筱晴

  學術指導、供圖:大足石刻研究院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