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ong) 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乘坐火車出發,7個(ge) 小時後抵達江布爾州首府塔拉茲(zi) ,再開車一路向東(dong) 約兩(liang) 小時,才能到達劄納塔斯風電項目現場。在火車上,當地人聽說記者要前往劄納塔斯,搖著頭說:“那個(ge) 地方太偏僻了!”
從(cong) 塔拉茲(zi) 到劄納塔斯,一路上車輛稀少。遠處群山連綿不斷,近處戈壁上草木稀疏,偶爾見到放牧人趕著牛羊。
山路盡頭,一台台高聳的風機正在轉動(見圖,伊利亞(ya) 斯攝),在湛藍的天空下十分醒目。不遠處,一座白色的小院映入眼簾——劄納塔斯風電項目升壓站。采訪中,記者深切感受到,劄納塔斯這座城市因為(wei) 中國企業(ye) 的到來正在煥發出生機。
“中國夥(huo) 伴把風變成了資源”
在哈薩克斯坦,火力發電在總發電量中占比超過八成,主要集中在煤炭資源富集的北部地區。南部城市電力消費量約占全國的70%,電力供應需要從(cong) 北部遠距離輸送,有時還得向鄰國“借”電。為(wei) 緩解南部地區缺電狀況,哈方自2011年開始推動在風力資源豐(feng) 沛的南部建設風電項目,發展新能源。
2018年2月,劄納塔斯風電項目被列入中哈兩(liang) 國產(chan) 能合作清單。2019年6月,項目正式開工建設。2020年9月30日,首批機組發電。2021年6月,項目全容量並網發電,成為(wei) 目前中亞(ya) 規模最大的風電項目。2022年9月13日,在應邀對哈薩克斯坦進行國事訪問前夕,習(xi) 近平主席在《哈薩克斯坦真理報》發表題為(wei) 《推動中哈關(guan) 係在繼往開來中實現更大發展》的署名文章,指出“已建成的劄納塔斯100兆瓦風電、江淮汽車生產(chan) 線、奇姆肯特煉廠現代化改造等大型戰略項目,為(wei) 哈薩克斯坦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強大助力,實實在在造福了兩(liang) 國人民”。
行走在劄納塔斯,運送礦石的大貨車不時從(cong) 身邊駛過。道路兩(liang) 側(ce) ,一個(ge) 接一個(ge) 深色或灰白色的巨大石頭坑,是自上世紀60年代開采磷礦留下的痕跡。
劄納塔斯,在哈薩克語中是“新石頭”的意思。它曾因盛產(chan) 磷礦石而興(xing) ,鼎盛時期這裏人口近6萬(wan) 。然而,礦產(chan) 工業(ye) 的衰落也讓人們(men) 選擇了離開,小城逐漸失去活力。劄納塔斯風電項目的到來,讓小城展現出新的生機。據介紹,劄納塔斯風電項目一期裝機容量100兆瓦,可以滿足20多萬(wan) 個(ge) 家庭日常用電需求。2022年,項目發電量超過可研預期。劄納塔斯風電項目哈方合作夥(huo) 伴、維索爾投資公司合夥(huo) 管理人阿爾馬斯·丘金說:“中國夥(huo) 伴把風變成了資源,讓目前僅(jin) 有約2萬(wan) 人的劄納塔斯趕上新能源發展的浪潮。得益於(yu) 風電項目,當地居民有了新工作,財政有了新稅收,城市有了新活力。”
在升壓站二樓工作控製室,當地老員工伊利亞(ya) 斯正和剛工作一年的小夥(huo) 兒(er) 安德烈討論業(ye) 務。伊利亞(ya) 斯曾在中國留學,在風電項目初期就加入了建設團隊。他工作認真,專(zhuan) 業(ye) 技術紮實,目前已被聘為(wei) 項目綜合管理主管。
“在這裏,我有了一份穩定工作,學到了很多新技能,也過上越來越好的生活。”伊利亞(ya) 斯告訴記者,哈薩克斯坦把發展可再生能源提升為(wei) 國家戰略,到2035年將建成總裝機容量達10吉瓦的新能源項目。“把劄納塔斯的風充分利用起來,為(wei) 千家萬(wan) 戶提供清潔能源,為(wei) 國家發展作貢獻,我感到十分驕傲。”伊利亞(ya) 斯說。
“看到孩子們(men) 燦爛的笑臉,我們(men) 覺得工作非常有意義(yi) ”
劄納塔斯南部,高聳的石頭山丘下,清澈的泉水從(cong) 石縫中汩汩湧出,順著水溝流淌,流入一個(ge) 戶外泳池。十幾個(ge) 孩子呼朋喚友結伴而來,在池邊扔下自行車,迫不及待跳進泳池,開心地玩耍起來。三五名家長帶著剛會(hui) 走路的孩子,坐在旁邊的涼亭裏或樹蔭下,一邊悠閑聊天一邊看著孩子們(men) 嬉鬧。
山上的這眼泉水被稱為(wei) 阿克布拉克泉,哈薩克語中是“白泉”的意思。風電項目團隊利用山泉水,為(wei) 當地民眾(zhong) 修建了戶外泳池,成為(wei) 當地屈指可數的休閑娛樂(le) 場所之一。
來自附近村莊的奧爾紮斯在泳池裏玩得歡快。一看到記者,立刻從(cong) 水裏露出頭來,曬得黝黑的臉上露出笑容。他說,夏天一到,他就和小夥(huo) 伴們(men) 在這裏遊泳嬉水,大家都特別開心,“非常感謝修建泳池的中國叔叔們(men) ”。
這些年來,劄納塔斯風電項目在規劃中拿出專(zhuan) 項資金,結合當地民眾(zhong) 需求提供公益服務。小城中心的鄂得馬克林蔭道市民活動公園裏,鮮花盛開,綠樹成蔭,為(wei) 小城增添了不少亮麗(li) 色彩。“這是應當地政府請求修建的公園。”中國電力國際發展有限公司在哈項目負責人趙堅鋼說,未來他們(men) 還計劃為(wei) 當地社區建一個(ge) 兒(er) 童遊樂(le) 場。“每當看到孩子們(men) 燦爛的笑臉,我們(men) 覺得工作非常有意義(yi) 。”
江布爾州薩雷蘇區區長蘇爾坦加裏耶夫·馬拉特表示,劄納塔斯風電項目不僅(jin) 帶來了綠色電力,增加了財政稅收,而且積極履行社會(hui) 責任。薩雷蘇區政府將創造良好營商環境,落實惠企政策,全力服務好劄納塔斯風電及後續項目開發建設。
“國家派我出來,就得幹出樣兒(er) ”
傍晚6時許,大雨剛停,一道彩虹綻放天邊。在戈壁灘上一路顛簸,項目工程師張亮帶領記者一行了解正在推進的劄納塔斯風電項目二期風機安裝工作。每一個(ge) 點位他都爛熟於(yu) 心,指揮車輛在戈壁灘上奔馳。
直徑約20米的鋼筋底座(風機基礎)仿佛一頂巨大的編織帽,穩穩放入深約4米的基座坑裏。幾十名當地工人把兩(liang) 台攪拌車運來的混凝土灌入鋼筋縫隙裏。張亮一邊檢查施工細節,一邊向記者介紹:“這裏土層也就50厘米左右,有的地方連土都沒有,全是石頭,得用炸藥,炸出深坑,再編鋼筋基座,澆築混凝土。安裝一台風機需要5天左右,還得通過地埋電纜,把風機和升壓站連在一起。”
安裝風機不易,在放牧區域守護風機也不易。正說著,張亮瞅見一台風機下的護欄倒了:“牛羊會(hui) 把這些護欄頂倒,得加強巡視。”
途中,張亮接到電話,哈薩克斯坦能源協會(hui) 再次邀請他做交流,介紹中國新能源技術和發展方向。從(cong) 劄納塔斯項目籌備初期,張亮便一直待在建設一線。不到40歲的他長著張娃娃臉,可頭發已灰白。伊利亞(ya) 斯跟張亮共事時間久了,知道他工作經驗豐(feng) 富、嚴(yan) 於(yu) 律己,做起事來雷厲風行。張亮說:“國家派我出來,就得幹出樣兒(er) 。我們(men) 一定要建設好這個(ge) 中哈合作重點項目。”
趙堅鋼說:“當前,哈方正在全力推進綠色發展。中企投資的劄納塔斯風電項目和阿克莫拉州風電項目將成為(wei) 哈境內(nei) 最大風電項目群,未來還將拓展儲(chu) 能、氫能和綜合智慧能源業(ye) 務。中哈新能源合作前景可期。”
“我們(men) 是追風者,亦是馭風人。我們(men) 滴汗成冰,隻為(wei) 在劄納塔斯這極寒的不毛戈壁,灑下自己無畏艱險、拚搏奮進的熱血青春。”劄納塔斯風電項目中方員工寫(xie) 下的這首小詩,道出了中國建設者在海外的拚搏堅守和不懈追求。
(本報記者王新萍、王雲(yun) 鬆、曲頌、張曉東(dong) 、任皓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