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5日電(陳彩霞)近日,正角逐美國共和黨(dang) 2024年總統候選人提名的佛羅裏達州州長德桑蒂斯發表經濟政策演講,再次把矛頭對準中國,揚言他如果在大選中獲勝,入主白宮,將尋求撤銷中國的永久正常貿易地位。
這並不是美國政客首次提出該主張。2023年1月底,美國會(hui) 參眾(zhong) 兩(liang) 院提出《中國貿易關(guan) 係法案》,要求廢除中國的永久正常貿易地位,讓雙方貿易關(guan) 係重回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前的模式。如果該法案得以通過,美總統需要每年定期在國會(hui) 的批準下,重新定義(yi) 中國的貿易地位。2021年和2022年,美國參議員也提出過相似的法案。
事實上,在競選活動中炒作中國議題,是部分美國政客樂(le) 此不疲的“老套路”。美國欲恢複對中國貿易地位審查的“小算盤”,背後是赤裸裸的政治利益考量。
一方麵,美政客想在選舉(ju) 中打“中國牌”,拉攏選票。近年來,美國國會(hui) 兩(liang) 黨(dang) 間的對立日益加劇,政治極化愈演愈烈,比拚誰對中國最強硬,似乎成為(wei) 選舉(ju) 中的“保留節目”。渲染和煽動“中國威脅”,是美國政客的慣用手段之一。
半島電視台評論曾一針見血地指出,“西方政客不站在中國的對立麵,就沒法站在選民的一邊”。
為(wei) 能贏下選舉(ju) ,共和黨(dang) 近期還提出《中國貿易關(guan) 係法案》,給拜登領導的民主黨(dang) 出難題。若後者在該問題上示弱,共和黨(dang) 便會(hui) 抓住把柄大肆攻擊。將個(ge) 人和黨(dang) 派的利益淩駕於(yu) 國家利益之上,這幾乎成了美國政界的常態。
另一方麵,美國經常罔顧國際法和國際貿易規則,肆意揮舞“關(guan) 稅大棒”,迫使他國與(yu) 其進行不平等的貿易談判。美國是曆來采取經濟製裁措施最多的國家。近年來,美國發動相關(guan) 製裁的次數,也越來越頻繁。其利用經濟製裁為(wei) 工具,實行單邊主義(yi) 貿易霸淩行徑。在烏(wu) 克蘭(lan) 危機中,美國就利用經濟和金融霸權製裁對手,撤銷了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相關(guan) 永久正常貿易關(guan) 係地位。
如今,美國故技重施,欲打破中美雙方在2000年達成的給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guan) 係地位的承諾,完全不顧中國20多年來為(wei) 其帶來的巨大紅利。激進的美國政客接連提出遏華法案,動輒以“危害國家安全”為(wei) 由,違反公平貿易原則,對華多次強征關(guan) 稅,在芯片領域對華進行技術封鎖,動用國家力量打壓中國高科技企業(ye) ,試圖對中國進行“絞殺”,阻撓國際貿易秩序正常發展。
事實上,從(cong) 無限商機到就業(ye) 崗位,再到美國消費者從(cong) “中國製造”當中得到的實惠,中國的貢獻和作用,是任誰也無法抹殺的。
美國悍然將其自身利益淩駕於(yu) 國際規則之上,濫施“長臂管轄”,動輒對他國和企業(ye) 發動經濟製裁,不僅(jin) 損害全球共同發展的利益,也讓美企處於(yu) 巨大的競爭(zheng) 劣勢。一場以懲罰他國為(wei) 目標,卻以自身長遠利益為(wei) 代價(jia) 的“風暴”,正逐步席卷、吞噬美國自己。
若真選擇撤銷中國的永久正常貿易地位,披著“去風險”的皮,行“脫鉤斷鏈”之實,美國終將搬起石頭砸痛自己的腳。(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