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10日電 題:限製投資中國,美國霸淩脅迫無異於(yu) 螳臂擋車
新華社記者高文成
美國政府當地時間9日發布對華投資限製行政令,限製美國對中國部分高科技行業(ye) 進行投資。美方一方麵接連派高官訪華、表態無意對華“脫鉤”,一方麵卻出台投資限製措施、阻礙中美正常經貿往來。自相矛盾的信號難見其緩和關(guan) 係的誠意,以霸權邏輯壓製經濟理性的任性更顯其難棄打壓遏製中國的執念,這無疑將給中美關(guan) 係帶來新的困難。
這是2023年1月20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拍攝的白宮。新華社記者 劉傑 攝
對華投資限製行政令是美方再次打著國家安全的幌子,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是打著“去風險”的幌子在投資領域搞“脫鉤斷鏈”,嚴(yan) 重背離美方一貫標榜的市場經濟和公平競爭(zheng) 原則,影響企業(ye) 正常經營決(jue) 策,破壞國際經貿秩序,擾亂(luan) 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損害中美兩(liang) 國乃至世界工商界利益,其實質是搞去中國化、逆全球化。中方對此多次表示關(guan) 切和反對。在美財政部部長耶倫(lun) 7月訪華期間,中方再次重申了在取消對華加征關(guan) 稅、停止打壓中國企業(ye) 、公平對待兩(liang) 國雙向投資等問題上的關(guan) 切,希望美方切實采取行動。
中美近期重開溝通渠道,一大意義(yi) 就在於(yu) 表達和傾(qing) 聽彼此利益關(guan) 切,進而在解決(jue) 關(guan) 切的過程中顯示誠意、積累善意,推動中美關(guan) 係止跌企穩。耶倫(lun) 等美國高官曾明確表示,聽到了中方的關(guan) 切,認為(wei) 解決(jue) 相關(guan) 問題非常重要。言猶在耳,美方卻說一套做一套,仍然拋出對華投資限製行政令,這極其不負責任,不得不讓人懷疑美國近期所謂緩和中美關(guan) 係的表態隻是“明修暗渡”的權宜之計,其對中美關(guan) 係穩定帶來的負麵影響不容低估。
歸根到底,美國在對華關(guan) 係問題上的善變源自其根深蒂固的冷戰思維。這次投資限製令所瞄準的半導體(ti) 和微電子、量子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等領域,是世界科技發展的前沿,也是中國向全球產(chan) 業(ye) 鏈價(jia) 值鏈上遊攀升的關(guan) 鍵。美發布對華投資限製行政令,目的就是要通過“科技脫鉤”封堵中國科技上升路徑,限製中國發展權利,實際上是根本做不到的。
中美經貿合作是兩(liang) 國根據各自經濟稟賦和市場需求自然形成的,本質是互利共贏。雙方互利合作不僅(jin) 降低了美國家庭的生活成本,也為(wei) 美國企業(ye) 帶來了豐(feng) 厚的利潤。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hui) 發布的《2023美國對華出口報告》顯示,美國對華出口為(wei) 美創造了100多萬(wan) 個(ge) 就業(ye) 崗位。近五年中國外商直接投資收益率達9.1%。超過7萬(wan) 家美企在華投資興(xing) 業(ye) ,近90%在華業(ye) 務實現盈利。
在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工人在車間內(nei) 忙碌(2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周蕊 攝
企業(ye) 以盈利作為(wei) 根本目標,不願被權力意誌綁架而放棄極具吸引力的中國市場。麵對權力的任性,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反對“脫鉤斷鏈”,用“連體(ti) 嬰兒(er) ”比喻美中利益交融;英特爾在深圳合作建立新的芯片創新中心加強對華聯係;星巴克計劃到2025年在中國開設9000家門店,把中國打造為(wei) 星巴克全球最大市場;此外,英特爾、英偉(wei) 達和高通等美國半導體(ti) 公司高管發出警告,出口管製可能會(hui) 損害美國的行業(ye) 領先地位。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馬丁·喬(qiao) 爾曾帕警告美國政府,投資者可能為(wei) 了擺脫美國設置的對華投資束縛而逃離美國,這將“危及美國金融中心的地位”。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刊文稱,美國“去風險”行動未能削減美中貿易聯係,反而助推其盟友與(yu) 中國建立更強大的金融和商業(ye) 聯係。
由於(yu) 美國近年來在經貿、科技等領域強推對華“脫鉤斷鏈”,加征關(guan) 稅、出口管製、投資審查等措施紛紛出台,中美經貿關(guan) 係遭遇很大困難,但從(cong) 中美經貿關(guan) 係過去幾十年波動起伏但總體(ti) 向前的發展趨勢看,中美經貿關(guan) 係向前發展,是受兩(liang) 國需求驅動,符合雙方利益,有利於(yu) 全球經濟穩定和發展,因此大的方向不會(hui) 變,美國政府對華科技遏製打壓是螳臂擋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