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國際銳評丨美國銀行業被亮紅燈,“什麽時候吸取教訓?”

發布時間:2023-08-11 09:24: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幾年前,時任美聯儲(chu) 主席耶倫(lun) 曾經說,在她有生之年,“再也不會(hui) 看到美國的銀行業(ye) 危機”。然而這個(ge) 預言被現實打臉了。當地時間7日,國際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穆迪下調了美國10家中小銀行的信用評級,並把美國合眾(zhong) 銀行、紐約梅隆銀行等6家大型銀行列入下調觀察名單,另外還有11家銀行的評級展望被定為(wei) 負麵。消息一出,這些被“點名”的銀行股價(jia) 紛紛下跌,甚至波及了其他大銀行。

  穆迪的報告指出,美國銀行業(ye) 正麵臨(lin) “多重壓力”,包括融資壓力、監管不足等。這其中,“融資難”是美國當下大批銀行麵臨(lin) 的生存危機。

  今年上半年以來,美國銀行接連因為(wei) 清償(chang) 能力不足、資不抵債(zhai) 而爆發危機。3月份,美國銀門銀行、矽穀銀行、簽名銀行倒閉;5月初,第一共和銀行倒閉······迫不得已,美國監管機構斥資進行救助。英國《金融時報》當地時間7日報道稱,美國地區性銀行仍在“依賴數千億(yi) 美元的政府融資維持生命”。

  一些美國銀行為(wei) 什麽(me) 到了靠救助“續命”的地步?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國銀行業(ye) 的脆弱性。2022年以來,為(wei) 應對通脹,美聯儲(chu) 持續加息,導致銀行持有的美債(zhai) 等資產(chan) 貶值,銀行運轉麵臨(lin) 極大壓力。以矽穀銀行為(wei) 例。它持有的美國國債(zhai) 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占總資產(chan) 比重超過一半。美聯儲(chu) 激進加息後,矽穀銀行資產(chan) 價(jia) 值大麵積虧(kui) 損,同時還要滿足儲(chu) 戶的提款需求,結果資不抵債(zhai) 、最終破產(chan) 。根據美國聯邦儲(chu) 蓄保險公司的數據,截至2022年底,美國銀行持有債(zhai) 券的賬麵損失總額達到約6200億(yi) 美元。

  美國銀行業(ye) 的這種脆弱性,是美國經濟政策突然轉向和“冒險”傾(qing) 向帶來的後果。長期以來,美國政客為(wei) 拉攏選民,傾(qing) 向於(yu) 擴大開支、采取擴張性的財政貨幣政策。新冠疫情暴發後,美國實施“無上限”量化寬鬆政策、保持超低利率,推出大規模刺激計劃,導致通脹飆升。這又使美聯儲(chu) 不得不暴力加息。正如穆迪報告所說,美國銀行業(ye) 普遍“對利率上漲缺乏準備”。歐洲經濟政策研究中心指出,美國的銀行業(ye) 危機絕不是個(ge) 例,而是“係統性”的。

  與(yu) 此同時,監管方麵的問題加劇了美國銀行業(ye) 的風險。受黨(dang) 派利益和中小銀行遊說的影響,美國在2018年推出一項法案,把需要接受“嚴(yan) 格審查”的區域性銀行總資產(chan) 門檻,從(cong) 500億(yi) 美元提高到2500億(yi) 美元。這導致美國25家銀行不再接受嚴(yan) 格監管。今年5月倒閉的第一共和銀行,正是當年“漏網之魚”之一。

  “美國銀行什麽(me) 時候才能吸取教訓?”西方媒體(ti) 和觀察機構紛紛發問。而就在前幾天,惠譽將美國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從(cong) AAA下調至AA+,表達了對美國債(zhai) 務上限僵局、財政管理能力的不滿。

  短短幾天,連續兩(liang) 家國際評級機構下調美國相關(guan) 信用評級,這絕非偶然。分析人士指出,從(cong) 美債(zhai) 的大肆擴張,到利率政策的“大收大放”和近期銀行業(ye) 危機,都是美國長期任性妄為(wei) 、透支美元信用的結果。這也是為(wei) 什麽(me) 曾經作為(wei) “避險資產(chan) ”的美債(zhai) 反而成了風險之源。

  更重要的是,國際評級機構頻頻“亮紅燈”,是對美國經濟治理能力缺失的警告。在美國票選政治的影響下,政客們(men) 往往重視短期效應和立竿見影的效果,不願去尋找真正解決(jue) 問題的辦法。美國金融業(ye) 逐漸積累起越來越多的風險,直到有一天爆發。

  作為(wei) 實體(ti) 經濟的重要風向標,美國銀行業(ye) 陷入危機,恐將帶來一係列負麵影響。穆迪報告指出,美國經濟將在2024年初陷入溫和衰退,銀行業(ye) 風險可能進一步加大。分析人士認為(wei) ,一旦危機在金融係統大麵積“傳(chuan) 染”,並傳(chuan) 導到實體(ti) 經濟,可能會(hui) 拖累美國經濟,甚至影響全球經濟複蘇。

  從(cong) 惠譽到穆迪,兩(liang) 次的降級警示,已經傳(chuan) 遞了足夠明確的信號。問題是:美國的執政者們(men) 能真正吸取教訓嗎?

  (央視新聞客戶端 國際銳評評論員)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