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最高檢、國家疾控局發布典型案例 加強抗(抑)菌製劑監管

發布時間:2023-08-11 09:2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8月10日電 據最高檢網站消息,日前,最高檢和國家疾控局聯合發布了一批抗(抑)菌製劑非法添加專(zhuan) 項監督典型案例,為(wei) 辦理此類案件提供指引,引導大眾(zhong) 認識抗(抑)菌製劑非法添加的危害,並對潛在違法主體(ti) 形成震懾,保障人民群眾(zhong) 健康權益。

  2022年2月,最高檢啟動抗(抑)菌製劑非法添加公益訴訟專(zhuan) 項監督活動。截至目前,全國檢察機關(guan) 共立案抗(抑)菌製劑公益訴訟案件近2500件,製發檢察建議1500多件,行政機關(guan) 已作出整改的案件1400多件;共督促行政機關(guan) 查處涉案產(chan) 品60萬(wan) 餘(yu) 件(以最小銷售單位計算),價(jia) 值1700餘(yu) 萬(wan) 元;督促行政機關(guan) 查處涉案企業(ye) 5500多家,處以罰款1100餘(yu) 萬(wan) 元。

  此次發布的典型案例包括浙江省檢察院督促整治消毒產(chan) 品廠家違規添加禁用物質行政公益訴訟案等8件,充分體(ti) 現了檢察機關(guan) 著力強化全過程、全鏈條法律監督的特點。如福建省檢察院督促整治抗(抑)菌製劑違規添加禁用物質行政公益訴訟案等5個(ge) 案例主要是督促整治生產(chan) 環節非法添加問題;陝西省漢中市檢察院、山東(dong) 省青島市城陽區檢察院的案例是督促整治抗(抑)菌製劑命名、說明書(shu) 及銷售中明示或暗示具有治療效果等問題;江西省吉安市檢察院、重慶市兩(liang) 江地區檢察院案例主要是通過辦案促請行政機關(guan) 監督涉案企業(ye) 完成問題產(chan) 品的有效召回。

  抗(抑)菌製劑準入門檻低、產(chan) 品種類多、涉及範圍廣,非法添加物質涉及激素、抗生素、抗病毒藥物、抗真菌藥物等多種類型,檢測難度大。對此,最高檢技術信息研究中心集中對地方院送檢的抗(抑)菌製劑進行檢測,並通報檢測結果,為(wei) 各地辦案提供了基礎參考。

  最高檢第八檢察廳負責人介紹,檢察機關(guan) 綜合運用行政公益訴訟、民事公益訴訟多種監督方式,以磋商、專(zhuan) 家論證等形式,指導督促行政機關(guan) 解決(jue) 法律適用難題。辦案中,各級公益訴訟檢察部門注重從(cong) 個(ge) 案辦理中發現行業(ye) 監管中的普遍性、一般性問題,推動行政機關(guan) 堵塞監管漏洞,完善工作機製,開展綜合治理,依法促進針對性、係統性行業(ye) 治理。

  今年6月,國家疾控局聯合最高檢等多部門印發通知,下半年在全國範圍內(nei) 開展抗(抑)菌製劑非法添加禁用物質、暗示療效等突出問題專(zhuan) 項整治工作。

  國家疾控局綜合監督一司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國家疾控局將強化多部門聯合“作戰”,開展抗(抑)菌製劑專(zhuan) 項整治,打擊非法添加禁用物質和虛假宣傳(chuan) 等亂(luan) 象。針對抗(抑)菌製劑企業(ye) 聚集地區和案件頻發地區,堅決(jue) 壓實地方政府責任,督促政府發揮主導作用,建立長效工作機製。同時,曝光典型案例,總結推廣各地在專(zhuan) 項整治中的典型經驗。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