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8月10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環境研究論文稱,同時在陸地和海洋減少人類影響,在夏威夷一次前所未有的“海洋熱浪”中降低了珊瑚礁損失,並在“熱浪”後支持珊瑚礁的存續。這些發現展示出綜合管理策略保護珊瑚礁的潛力。
該論文介紹,珊瑚礁生態係統頻繁受到人類在陸地上和海洋中活動的影響;陸地上的幹擾包括廢水汙染,海洋中則包括過度捕撈。珊瑚受海洋長時間高溫即所謂“海洋熱浪”的影響特別大,它會(hui) 導致珊瑚白化和死亡。
論文共同通訊作者、美國國家海洋與(yu) 大氣管理局Jamison Gove、英國班戈大學Gareth Williams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評估了2003-2019年間夏威夷附近對珊瑚礁造成改變的人類、環境兩(liang) 個(ge) 層麵的海洋和陸地影響,這段時期涵蓋了2015年發生的夏威夷島嶼有記錄以來最嚴(yan) 重的“海洋熱浪”,當時海洋溫度比正常時高2.2℃。受分析的人類影響包括城市徑流、廢水汙染和漁業(ye) 捕撈限製。在整個(ge) 研究期間,珊瑚礁的覆蓋在有些地方有所增加,有些地方減少或不變。在減少人類活動的陸地和海洋地區,珊瑚礁在“熱浪”之前出現了珊瑚覆蓋的增加,而在“熱浪”中珊瑚損失較少。
此外,與(yu) 魚類種群減少、暴露於(yu) 更多人類陸地影響的珊瑚礁相比,有更多草食魚類、暴露於(yu) 較少陸地人類影響的珊瑚礁,在幹擾發生4年後造礁珊瑚(珊瑚礁生長必需的珊瑚類型)的覆蓋有所增加。
論文作者通過場景建模表明,降低基於(yu) 陸地和海洋的人類影響,可使珊瑚礁在幹擾發生4年後獲得造礁珊瑚高覆蓋的可能性提高3至6倍。他們(men) 總結認為(wei) ,綜合陸地和海洋管理能夠為(wei) 珊瑚礁在氣候變化中存續提供更多勝算。(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