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在大陸“飛針走穴”的台灣閔大夫

徐珊珊 發布時間:2023-08-11 09:3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南京8月9日電 題:在大陸“飛針走穴”的台灣閔大夫

  作者 徐珊珊

  “中醫藥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們(men) 不斷學習(xi) 、體(ti) 悟,在實際操作中傳(chuan) 承和發揚,促進醫學事業(ye) 發展。”在位於(yu) 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中醫院的治未病科門診室,台灣“70後”中醫閔楷家一邊針灸一邊說。現任洪澤區中醫院科教科科長的閔楷家近日接受中新社專(zhuan) 訪,現場展示了其“飛針走穴”技藝,隻見他手快速翻動了一下,一根針已準確紮入穴位。

  閔楷家從(cong) 化工專(zhuan) 業(ye) 本科畢業(ye) 後,跨界投入了中醫藥領域。“中醫藥對我來說並不是‘天書(shu) ’,我能看得懂,也想要學習(xi) ,並將其作為(wei) 自己一輩子的職業(ye) 。”閔楷家說。

  7月10日,閔楷家展示其曾參與(yu) 編寫(xie) 的英文版書(shu) 籍。 徐珊珊 攝

  2013年,閔楷家赴大陸求學,進入南京中醫藥大學攻讀中醫內(nei) 科臨(lin) 床博士學位。在南京求學期間,他遇見了同樣學習(xi) 中醫的台灣女子張雅婷。共同見證大陸飛速發展的兩(liang) 人,也在此結緣成為(wei) 夫妻,此後雙雙紮根江蘇發展。

  如今,閔楷家和妻子在淮安洪澤定居、工作已是第七年。“江蘇各級政府和台辦給我們(men) 提供了各種幫助。就拿購置房產(chan) 來說,工作人員進行多方協調、溝通,這讓當時初到洪澤,人生地不熟的我們(men) 感到很親(qin) 切。”閔楷家說。

  在洪澤區中醫院科教科,閔楷家和張雅婷是同事,夫妻倆(lia) 的辦公室“麵對麵”。兩(liang) 人分工明確,閔楷家擅長針灸,張雅婷則擅長把脈。工作之餘(yu) ,夫妻倆(lia) 潛心研究中醫藥文化,相互切磋、學習(xi) 。

  淮安文化底蘊深厚,中醫藥文化源遠流長。回顧過往,閔楷家稱,隨著臨(lin) 床經驗的累積,自己時常能感受到專(zhuan) 業(ye) 能力的提升。“淮安的中醫藥文化對我的性格、理想追求和職業(ye) 生涯發展,有著潛移默化的積極作用。”

  如今,中醫藥越來越受關(guan) 注。新冠疫情防控期間,閔楷家與(yu) 同事陸續推出中藥香囊、防疫茶,按九種體(ti) 質分類擬定處方,取得良好效果。

  7月10日,閔楷家展示脊柱模型。 徐珊珊 攝

  近年來,大陸各層級陸續出台了一係列惠及台胞舉(ju) 措,在生活便利、事業(ye) 發展等方麵給台胞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如果可能的話,我很樂(le) 意分享個(ge) 人在大陸學習(xi) 和工作的故事,以此拋磚引玉,吸引更多的台灣同胞前來。”閔楷家建議,台灣年輕人要多到大陸走一走、看一看,為(wei) 自己創造更多機會(hui) 。(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