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警惕地球冰凍圈加速變化(科技大觀)

王飛騰 發布時間:2023-08-18 09:02: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今年夏季,北半球多地民眾(zhong) 都經曆著前所未有的酷熱。世界氣象組織等機構近日宣布,2023年7月是有氣象記錄以來全球平均氣溫最高的月份。隨著全球氣候變暖趨勢加劇,地球冰凍圈也正在加速變化。

  世界氣象組織的數據顯示,南極海冰麵積已創下有衛星觀測記錄以來6月的曆史新低,比平均水平低17%。研究顯示,目前全球幾乎所有冰川均在退縮。與(yu) 1992—1999年期間相比,2010—2019年期間的冰蓋消失速度增加了4倍。鑒於(yu) 全球海冰麵積減少、冰川消融帶來的一係列連鎖反應,世界氣象大會(hui) 日前決(jue) 定將冰凍圈變化問題列為(wei) 優(you) 先事項,呼籲加強對冰凍圈的監測與(yu) 研究。

  冰凍圈是指地球表層水以固態形式存在的圈層,包括冰川、凍土、積雪、固態降水、海冰、河冰、湖冰等。冰凍圈與(yu) 大氣圈、水圈、陸地表層和生物圈共同組成氣候係統。冰凍圈對氣候具有高度敏感性和重要的反饋作用,是氣候係統多圈層相互作用的核心紐帶和關(guan) 鍵性因素之一。在一些地方,它也是維係旱區綠洲經濟發展和確保寒區生態係統穩定的水源保障。

  冰凍圈不僅(jin) 受氣候變化影響,也在不同時間和空間維度上通過複雜的反饋機製對氣候產(chan) 生重要調節作用。冰蓋和冰川大量消融,大量陸地水體(ti) 注入海洋,導致海平麵不斷上升。自1880年以來,全球海平麵已上升21至24厘米。這是一個(ge) 全球性問題,所有沿海國家和地區都無法幸免。尤其對一些小島嶼發展中國家來說,海平麵上升帶來的影響會(hui) 更加直接,或將導致居民與(yu) 產(chan) 業(ye) 被迫遷走。

  冰凍圈持續退縮對自然災害發生頻率、強度和影響範圍也有直接影響。冰川退縮和多年凍土融化,會(hui) 降低山地穩定性,並使冰湖的數量增加、麵積變大,增加發生山體(ti) 滑坡、冰川泥石流和洪水的可能性,影響下遊居民的生存環境。冰凍圈退縮還會(hui) 破壞陸地和水生生態係統的服務功能。例如,它將導致高山地區融水(雪)徑流補給不足,使調節服務功能減弱,影響小麥、玉米和水稻等灌溉作物的用水需求,威脅全球糧食安全。

  應對冰凍圈急劇退縮,節能減排、綠色低碳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聯合國相關(guan) 報告顯示,自1750年以來,由人類活動造成的全球溫室氣體(ti) 濃度增加,導致大氣圈、海洋圈、冰凍圈和生物圈均發生廣泛而迅速的變化。尤其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的燃燒釋放了大量溫室氣體(ti) ,如二氧化碳、甲烷等,這些氣體(ti) 能夠吸收和重新輻射地球熱量,導致地球溫度升高,進而導致冰凍圈退縮。所以,有效減少溫室氣體(ti) 排放仍是減緩氣候變暖、減少冰凍圈退縮的主要途徑。

  未來,我們(men) 需要進一步深入了解冰凍圈物理變化過程,加強模擬預測研究。冰凍圈大都存在於(yu) 人跡罕至的區域,開展實地監測費時費力,這就需要充分利用高新技術手段,譬如高分辨率三維激光掃描儀(yi) 、無人機、航空遙感等,構建地空一體(ti) 的冰凍圈監測體(ti) 係,從(cong) 而提升預測和應對的效率與(yu) 精確性。

  (作者為(wei) 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研究員)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