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023)是中國援外醫療隊派遣60周年。最近十年,中國援外醫療隊員不僅(jin) 給受援國患者帶去健康,還幫助受援國建設起了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身體(ti) 力行,為(wei) “攜手共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ti) ”貢獻中國力量。
今天的《援外醫療六十載 譜寫(xie) 大愛無疆》係列報道,一起來看廣東(dong) 中山大學援外醫療隊在馬爾代夫的援外故事。
在位於(yu) 馬爾代夫的中國—馬爾代夫眼科中心,來自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的中國援外醫療團隊正在為(wei) 68歲的默罕默德進行白內(nei) 障手術,僅(jin) 10分鍾的手術,就解決(jue) 了默罕默德長達5年的視力模糊問題。
患者 默罕默德·曼尼克:中國醫生檢查了我的眼睛,並先後為(wei) 我的兩(liang) 隻眼睛做了手術,現在我又能看清馬爾代夫的大海了。非常感謝中國的教授、醫生和護士,非常感激醫療隊對我的照顧,也感謝中國政府。
近十年來,僅(jin)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教授團隊就先後超過十五次到包括南太平洋島國、非洲等多個(ge) 國家和地區開展“光明行”活動,為(wei) 當地居民開展免費眼科義(yi) 診和手術,捐贈眼科設備和藥品,受到當地醫患的熱烈歡迎。
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為(wei) 了可持續地提升當地醫療水平,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廣東(dong) 省衛健委依托馬爾代夫胡魯馬累醫院,建立了中國—馬爾代夫眼科中心,這是中國在國外援助開設的第一家現代化、標準化的眼科中心。
依托這個(ge) 眼科中心,馬爾代夫已初步建立了眼科診療體(ti) 係,形成各項紙質化規範製度60個(ge) ,截至目前,眼科中心已完成各類眼科門診、眼科檢查超過4476人次,完成各類眼科手術402人次,包括白內(nei) 障、眼表、玻璃體(ti) 、外眼和激光治療等常見和複雜的眼科手術。
中國—馬爾代夫眼科中心馬方負責人 莎芙拉·阿卜杜拉:有了中國醫療隊的幫助,我們(men) 的醫療服務水平越來越好,非常感謝來自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的醫護,也感謝中國政府,謝謝你們(men) 。
除了提升當地的硬件設施,中國還協助當地培養(yang) “帶不走的醫療隊”。今年,將有一批在中國—馬爾代夫眼科中心工作的醫生前往中國進修。
中國—馬爾代夫眼科中心醫生 阿爾馬斯·阿德南曼:我和在這裏工作的中國醫生一起學到了很多,我現在非常期待前往中國培訓,希望在中國可以學習(xi) 更多眼科相關(guan) 的醫療技術。
遴選出優(you) 秀的醫護人員來華進修學習(xi) ,是中國—馬爾代夫眼科中心二期建設項目的重點內(nei) 容之一。在中國援外醫療隊派遣60周年之際,中國與(yu) 馬爾代夫將一起攜手,將中國-馬爾代夫眼科中心打造成立足馬爾代夫、輻射周邊地區的國際區域性眼科診療中心,讓“光明使者”為(wei) 全球更多患者製造光明。
馬爾代夫衛生部國務部長 馬希爾:我們(men) 很期待培養(yang) 更多本地人才,這樣我們(men) 未來自己也可以解決(jue) 這些(患者需求),我們(men) 致力於(yu) 解決(jue)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要求,特別是提高我們(men) 國家有關(guan) 眼盲防治,眼部疾病治療等方麵的醫療能力。所以中國給我們(men) 提供的這些幫助,可以讓我們(men) 盡快解決(jue) 這些問題。
(央視新聞客戶端 總台記者 楊陽 李斌 孔冰冰 廣東(dong) 台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