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東西問·名家坊丨作家東西:亞洲作家和讀者可有良好“化學反應”

陳悅 發布時間:2023-08-22 09:2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吉隆坡8月21日電 題:作家東(dong) 西:亞(ya) 洲作家和讀者可有良好“化學反應”

  中新社記者 陳悅

  廣西作家協會(hui) 主席、中國知名作家東(dong) 西在8月11日甫以《回響》獲得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東(dong) 西在接受中新社“東(dong) 西問”專(zhuan) 訪時認為(wei) ,中國與(yu) 周邊國家的文學交流有良好的先天條件,因為(wei) 亞(ya) 洲作家的故事可以在鄰近國家“優(you) 先於(yu) 歐美讀者產(chan) 生良好的化學反應”。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您在今年訪問馬來西亞(ya) 時曾表示,“相信並期待”亞(ya) 洲作家的故事會(hui) 率先得到鄰近國家的重視,“優(you) 先於(yu) 歐美讀者產(chan) 生良好的化學反應”。為(wei) 什麽(me) 會(hui) 有這樣的期待?這樣的期待是否正在實現中?

  東(dong) 西:我有一部作品叫《沒有語言的生活》,其中寫(xie) 了這樣一個(ge) 故事:父親(qin) 是盲人,兒(er) 子是聾人,兒(er) 媳婦是啞人;他們(men) 組成“看不見、聽不到和說不出”的家庭,但卻用對方的健康器官,完成“不可能的溝通”。但是,對於(yu) 亞(ya) 洲國家的作家和讀者而言,他們(men) 交流障礙遠沒有如此巨大。我相信並期待,亞(ya) 洲作家們(men) 筆下的故事會(hui) 率先得到鄰近國家的重視,“優(you) 先於(yu) 歐美讀者產(chan) 生良好的化學反應”。

  亞(ya) 洲有近似的文化基因,文化基因相近就容易理解對方。閱讀對方的文學作品有天然的親(qin) 近感。如,中國人看韓國的電影和小說,很容易代入。再如,會(hui) 說壯語的廣西人與(yu) 越南人、泰國人交流,有些語言是相似的,隻要一說出那些雙方聽得懂的話,馬上就會(hui) 拉近心靈的距離。

  讀者在北京王府井書(shu) 店翻看日本作家的圖書(shu) 。張浩 攝

  在較長一段時間內(nei) ,亞(ya) 洲讀者比較重視閱讀歐美文學作品,相對忽略對亞(ya) 洲文學作品的閱讀。所以我呼籲重視對亞(ya) 洲各國文學作品的閱讀,因為(wei) 這種閱讀因地域、文化相近容易產(chan) 生“化學反應”。

  中國作家餘(yu) 華的長篇小說《活著》《許三觀賣血記》在韓國暢銷,《許三觀賣血記》在韓國還拍了電影,有讀者說《許三觀賣血記》寫(xie) 的就是韓國的故事。

  有一次,我與(yu) 導演陳建斌談根據我小說《篡改的命》改編的電影劇本時,看到韓國電影《寄生蟲》獲獎的消息。看了《寄生蟲》的簡介,我生怕他的故事與(yu) 我的撞車,因為(wei) 我和導演奉俊昊雖不相識,竟都在思考同樣的問題。直到看過電影後我才放心,原來我們(men) 進入故事的角度不一樣。這件事讓我更堅信亞(ya) 洲現實也有其相似性。越南讀者看翻譯成越南文的中文小說,也容易產(chan) 生共鳴。去年,我在與(yu) 越南讀者的交流中發現,他們(men) 關(guan) 心的問題與(yu) 中國讀者關(guan) 心的問題很相似。

  2019年5月,亞(ya) 洲文明對話大會(hui) 亞(ya) 洲文化嘉年華活動在位於(yu) 北京的國家體(ti) 育場舉(ju) 行。富田 攝

  中新社記者:您是廣西作家協會(hui) 主席,廣西近些年積極推動和東(dong) 盟國家的文學交流。廣西與(yu) 東(dong) 盟國家的文學交流現狀、成果如何?這樣的交流對東(dong) 盟國家的文學產(chan) 生了怎樣的影響?又如何推動民心相通?

  東(dong) 西:這些年,越南已翻譯出版我的小說《回響》《沒有語言的生活》《後悔錄》《耳光響亮》《篡改的命》共5部。凡一平、黃佩華、李約熱、田耳、朱山坡等作家的作品也在越南和馬來西亞(ya) 翻譯出版。

  此外,廣西作家協會(hui) 、廣西民族大學與(yu) 泰國作家協會(hui) 編輯出版《同一條河流》,分別選了中國和泰國各5位小說家和各5位詩人的作品,雙語出版。廣西民族大學文學影視創作中心與(yu) 柬埔寨作協合作,出版《中國短篇小說集》,這是柬埔寨首次翻譯出版中國當代小說。廣西文聯、廣西作協承辦了中國作協主辦的“中國·湄公河國家文學論壇”。

  近年來,包括我在內(nei) 的廣西作家還積極“走出去”,廣西作家就曾訪問越南胡誌明市圖書(shu) 街,與(yu) 當地讀者交流。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邀請我駐校寫(xie) 作。廣西作家和廣西多家出版社參加今年的第40屆馬來西亞(ya) 吉隆坡國際書(shu) 展。

  2021年“中國孩子的書(shu) 香世界”中文繪本巡展(柬埔寨站)活動在柬埔寨舉(ju) 行。歐陽開宇 攝

  其中,我帶著《回響》赴馬來西亞(ya) 參加吉隆坡國際書(shu) 展。《回響》是從(cong) “案件”“感情”兩(liang) 條線上同時展開心理較量,不僅(jin) 要呈現現實的複雜性,也描寫(xie) 心靈的複雜性。小說描寫(xie) 的社會(hui) 現象和情感狀態很快就獲得馬來西亞(ya) 讀者的共鳴,交流起來十分順暢。

  除了作家和作品的交流,我們(men) 也嚐試將兩(liang) 地文學交流製度化、機製化。由廣西作協指導、漓江出版社主辦的“漓江文學之夜”也設立“漓江文學獎”,把東(dong) 盟國家的作家在中國出版或發表的作品納入評獎範圍。今年5月,首屆“漓江文學之夜”係列活動在桂林市舉(ju) 辦,我們(men) 邀請東(dong) 盟國家的出版人和作家參會(hui) 、采風。

  中國和東(dong) 盟國家在文學上的各種交流活動在慢慢開展,相信隨著交流常態化,中國與(yu) 東(dong) 盟各國的作家、出版人和讀者的友誼會(hui) 越來越深厚,感情會(hui) 越來越濃。

  2023年6月,以“智慧圖書(shu) 館建設與(yu) 閱讀推廣”為(wei) 主題的第18屆中國—東(dong) 盟文化論壇在廣西南寧舉(ju) 行。中國—東(dong) 盟文化論壇組委會(hui) 供圖

  中新社記者:中國和馬來西亞(ya) 等東(dong) 盟國家有深厚的曆史淵源,也有良好的雙邊關(guan) 係和民間交流。東(dong) 盟文學在哪些方麵對中國作家的創作產(chan) 生影響?中國作家可以在東(dong) 盟文學和東(dong) 盟社會(hui) 生活中汲取怎樣的新題材、新養(yang) 分?

  東(dong) 西:隻要相互閱讀,就會(hui) 產(chan) 生影響。前些年,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馬來西亞(ya) 作家黎紫書(shu) 的長篇小說《流俗地》,吸引不少中國讀者閱讀,口碑不錯。馬來西亞(ya) 詩人遊以飄的詩集經我推薦,去年已在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今年我到吉隆坡參加國際書(shu) 展,看了龔萬(wan) 輝的長篇小說《人工少女》,構思蠻特別的,我正在向中國的出版方推薦這本書(shu) 。

  在我看來,中國與(yu) 東(dong) 盟國家的作品互譯、互出版還是數量太少,彼此閱讀得還不夠充分。雖然我們(men) 與(yu) 東(dong) 盟是近鄰,都有文學互鑒的願望,但與(yu) 經濟交往比起來,文學的交流還遠遠不夠。(完)

  受訪者簡介:

  廣西作家協會(hui) 主席、中國知名作家東(dong) 西

  東(dong) 西,本名田代琳,中國當代著名作家,現任廣西作家協會(hui) 主席、廣西民族大學教授。2023年8月,其長篇小說《回響》獲得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他還曾獲第一屆魯迅文學獎中篇小說獎、人民文學雜誌年度長篇小說獎、施耐庵文學獎、吳承恩文學獎等獎項。東(dong) 西的作品被翻譯成多國文字出版。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