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22日宣布,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汙水將於(yu) 8月24日起排海,相關(guan) 準備工作進入最後階段。這些年來,日本政府為(wei) 強推核汙染水排海計劃,將汙染水粉飾成“處理水”,並不斷以此對給日本民眾(zhong) 及國際社會(hui) “洗腦”。
找國際組織及專(zhuan) 家當“護身符”
7月初,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總幹事格羅西在日本東(dong) 京發布IAEA關(guan) 於(yu) 日本福島核汙染水排海問題的綜合評估報告。格羅西表示:東(dong) 京電力公司核汙染水排海計劃符合國際安全標準。
其實,日本政府早在報告發布前,就已將這份報告當做核汙染水排海合情合理的“通行證”。日本首相在7月初就表示,將在報告公布之後,根據總體(ti) 評估情況進一步確認正式開始排海的時間。也就是說,日本政府似乎對報告的內(nei) 容早已“胸有成竹”。
IAEA報告公布後,引發國際社會(hui) 一片嘩然。韓國《韓民族日報》直接點明,IAEA在檢測日本排汙入海計劃時,為(wei) 急出報告,將原本定好的3次分析檢測壓縮為(wei) 1次,出具的分析結果毫無意義(yi) 。韓國共同民主黨(dang) 則表示,IAEA報告沒有科學依據,“滿篇空談”,“他們(men) 全然沒有考慮除了將核汙水丟(diu) 棄在海洋之外的其它代替方案。報告中也沒有關(guan) 於(yu) 核能物質在人體(ti) 內(nei) 堆積及海洋環境汙染的任何內(nei) 容。”
曾在日本共同社任評論委員的媒體(ti) 人岡(gang) 田充則提到,IAEA的報告沒有證明核汙染水排海具有正當性,隻是評估了排海設備的性能,儲(chu) 水罐中“處理水”所含的放射性物質對環境的影響等,“日本媒體(ti) 也化身政府‘啦啦隊’,大力炒作批評反對核汙染水排海的論調。”
此外,日本政府陸續邀請外國學者和國際機構為(wei) 自己的“排毒行動”洗白。2023年上半年,日本請出英國牛津大學教授,稱核汙染水已被處理幹淨,其危險性被誇大了。6月初,韓國忠北大學藥學部教授也跟著“搖旗呐喊”,發表“核汙染水能喝”言論。7月初,格羅西在媒體(ti) 采訪中聲稱他“可以喝核汙染水”“也可以在核汙染水中遊泳”。日本部分主流媒體(ti) 對此類言論放大報道聲音,卻對反對之聲視而不見。
韓國原子能研究院院長對相關(guan) 說法予以否認,特別強調核汙染水絕不能作為(wei) 飲用水,“福島核汙水中的氚濃度含量平均為(wei) 每升62萬(wan) 貝克勒爾,而飲用水的基準為(wei) 1萬(wan) 貝克勒爾。核汙染水遠達不到飲用標準。”
在國際舞台強推“福島核食”
核汙染水排海一旦實施,食品安全必然將引發各方擔憂。對此,日本政府早在多年前,就開始為(wei) 核汙染水排海計劃鋪路。
在東(dong) 京奧運會(hui) 召開前,日本政府賣力宣傳(chuan) ,2020年東(dong) 京奧運會(hui) 及殘奧會(hui) 運動員村的餐桌上,出現了來自福島的食物。負責東(dong) 京奧運食品供應的福島縣負責人表示,向組委會(hui) 提交的食品名單包括桃子、西紅柿、黃瓜、大米、豬肉和雞肉。其構想是,通過讓各國運動員品嚐,消除人們(men) 對福島食品安全性的擔憂。
然而這一構想最終化為(wei) 泡影。因多個(ge) 參賽國家對福島食品提出質疑,東(dong) 京奧運村食堂並未標明食材產(chan) 地。日本政府原本計劃在食堂特設介紹福島受災地食材的區域也被取消,《東(dong) 京新聞》稱,“向全球宣傳(chuan) 福島食材的計劃最終落空。”
今年七國集團(G7)峰會(hui) 時,日本故技重施,企圖借這場國際會(hui) 議宣傳(chuan) “日本飲食文化的魅力”。G7峰會(hui) 的晚餐會(hui) 及部分社交場合,日本提供了福島縣老字號公司生產(chan) 的日本酒,這種酒用福島縣當地的大米和水製成。此外,日本還為(wei) 聚集了各國記者的國際媒體(ti) 中心提供福島縣生產(chan) 的加工食品,如福島產(chan) 的桃子製成的果汁、碳酸飲料、酒水、點心等。
對此,韓國《朝鮮日報》東(dong) 京分社社長成好哲刊文稱,根據2022年的調查結果,四成日本人認為(wei) “即使福島食品放射性物質含量低於(yu) 標準值也難以接受”“福島食品缺乏充足信息,我不希望承擔危險”。成好哲表示,給拜訪日本的重要客人端上日本人也不願接觸的食物,這難道不是典型的添麻煩行為(wei) 嗎?各國政要即使吃了福島食品,也不可能對福島的印象立刻改觀,日本如此盡力宣傳(chuan) ,反而產(chan) 生相反的效果。
目前,中國、韓國等11個(ge) 國家和地區依舊對福島食品采取進口限製措施。韓國海洋水產(chan) 部6月初表示,韓國不進口福島水產(chan) 品,“絕不會(hui) 讓民眾(zhong) 擔心的日本水產(chan) 品在國內(nei) 流通”。
不遺餘(yu) 力“收買(mai) ”太平洋島國
排汙入海計劃不僅(jin) 引發日本周邊鄰國反對,更令重視海洋資源的太平洋島國擔憂和質疑。為(wei) 拉攏說服太平洋島國,日本近期頻頻向該地區國家“示好”。今年2月以來,日本政府加強了與(yu) 太平洋島國的互動,2月及3月,日本首相及外相分別與(yu) 太平洋島國首腦會(hui) 談,介紹核汙染水排海計劃,承諾不會(hui) 采取危及太平洋島國人民生活、造成不良影響的排海形式。對於(yu) 太平洋島國重視的氣候變化和基礎設施建設等問題,日本直接表示,將通過給予援助的方式參與(yu) 其中。
其實近些年來,日本一直在氣候變化等方麵對太平洋島國進行支援,包括無償(chang) 資金、借款和技術支持。如2017年,日本無償(chang) 援助湯加21億(yi) 日元(約合人民幣1.08億(yi) 元)建設風力發電係統。2019年,日本無償(chang) 援助馬紹爾群島5.5億(yi) 日元(約合人民幣2749萬(wan) 元)用以加強醫療。2021年,日本無償(chang) 援助巴布亞(ya) 新幾內(nei) 亞(ya) 10億(yi) 日元(約合人民幣5000萬(wan) 元)建設電力設施。2010年至2019年期間,日本在太平洋島國協助建成了超過360所學校。此外,自1997年以來,日本每3年主辦一次太平洋島國峰會(hui) ,特別是2015年和2018年,峰會(hui) 的舉(ju) 辦地都選擇在福島,以向太平洋島國告知,“福島與(yu) 它們(men) 的利益息息相關(guan) ”。
顯然,就排汙入海問題而言,這些國家並未買(mai) 賬。太平洋島國論壇的18個(ge) 成員國對日本排汙入海一事表達了“嚴(yan) 重關(guan) 切”。論壇成員國多次呼籲日本推遲核汙染水排海計劃。馬紹爾群島共和國的反核活動人士貝迪·拉庫爾提醒說:“我們(men) 擔心,日本和其它國家會(hui) 利用提供所謂援助來分裂我們(men) 太平洋島國,將我們(men) 變成其追求自身利益的政治工具。”英國《衛報》指出,一旦排海實施,生活在太平洋島嶼的230萬(wan) 漁民必將受到影響。
賣力洗白、四處公關(guan) 。在日本政府近年來的這些套路下,國際社會(hui) 及日本國內(nei) 部分民眾(zhong) 並未明確反對核汙染水排海。然而在全球目光的注視下,就如日本市民團體(ti) “不要再汙染海洋!市民會(hui) 議”的請願書(shu) 所寫(xie) ,“日本政府強推排海計劃,將為(wei) 今後埋下巨大禍根。”(海外網 王珊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