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24日電 (張奧林 孟湘君) 8月24日,日本正式開始將福島核汙染水排入大海。
麵對國際社會(hui) 的反對與(yu) 質疑之聲,日本政府和福島核電站運營商東(dong) 京電力公司堅持排汙計劃,裝聾作啞、大搞公關(guan) 。它們(men) 一會(hui) 拋出“核汙染水可以喝”的荒謬言論,一會(hui) 又揣著明白裝糊塗,把排海稱為(wei) “唯一解決(jue) 方案”。時至今日,更是在沒有向周邊國家說明危害的情況下,直接開始排汙入海。在這項籌劃多年的計劃背後,諸多疑問,日本始終未能充分解答。
疑問一:福島核汙染水與(yu) 普通核電站廢水無異?
日本政府和東(dong) 電一直避免直接使用“核汙染水”一詞,而是將其稱作“處理水”,宣稱這種水與(yu) 核電站排出的普通廢水無異。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當地時間24日下午1時許,日本將福島核汙染水排入大海。圖片來源:日本朝日電視台視頻截圖
事實上,早在2021年,美國《新聞周刊》(Newsweek)日本版就指出,東(dong) 電用多核素去除裝置(ALPS)對核汙染水進行處理後,水中的銫137、鍶90、碘131等放射性核素仍然超標。
不僅(jin) 如此,德國綠色和平組織的報告顯示,日本目前采取的技術無法處理核汙水中的鍶90與(yu) 碳14,這兩(liang) 種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分別為(wei) 50年和5730年。
日本環境放射能專(zhuan) 家天野光也指出,福島第一核電站在發生事故後核燃料熔毀,產(chan) 生了核燃料殘渣,而福島核汙染水與(yu) 這些燃料殘渣有直接接觸。這些殘渣裏含有上千種核素,與(yu) 一般核電站的廢水根本不同。
日本環境經濟學專(zhuan) 家大島堅一則表示,通過ALPS處理的核汙染水“一旦入海,未來的生態災難將難以預估。”
盡管如此,東(dong) 電既沒有改口,也沒有進行任何說明。美國《新聞周刊》的報道指出,這大大損害了日本政府和東(dong) 電的公信力。
疑問二:經處理的福島核汙染水達到可飲用標準?
日本政客不止一次地表示,經過處理的核汙染水“可以喝”,這真的不是在開“國際玩笑”嗎?
8月24日,遠眺因海嘯受損的福島第一核電站。據報道,北京時間8月24日12時左右,日本正式開始將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汙染水排放至太平洋。
2020年9月26日,時任日本首相菅義(yi) 偉(wei) 視察福島第一核電站時,從(cong) 工作人員手中接過了一瓶“淨化”過的核汙染水,隨即詢問工作人員:“能喝嗎”?
工作人員先是一愣,隨後模棱兩(liang) 可地答道,“如果稀釋了的話可以喝”。
最終,菅義(yi) 偉(wei) 還是沒喝下這瓶“淨化”後的核汙染水。
2021年4月16日,時任日本財務大臣的麻生太郎也對記者聲稱,他認為(wei) 核汙染水“完全可以喝”,並稱“喝了這種水什麽(me) 事都沒有”。
麻生的言論,隨即遭到前外相前原誠司的揶揄。前原表示,雖然不是非得喝,但既然作為(wei) 執政黨(dang) 要員的麻生這麽(me) 說了,那就應該有人站出來喝一杯,證明真的能喝。
和菅義(yi) 偉(wei) 一樣,麻生也沒敢喝,看來,核汙染水並不那麽(me) 容易“下咽”。
疑問三:福島核汙染水為(wei) 何非要排放入海?
既然核汙染水排海計劃招致如此之多的質疑,那為(wei) 什麽(me) 不換一種辦法?
事實上,核汙染水本來能有更好的處理方式。日本政府曾擬定了固態化埋入地底、向海洋排放等多種方案。
其中,將核汙水固化後埋入地底明顯是更優(you) 選擇,但成本是排海的幾十倍至上百倍。
而且,核電站周邊有大片已成“無人區”的土地,專(zhuan) 家評估,這些地塊可以用來建造設施,解決(jue) 核汙染水儲(chu) 存問題。
環保組織“日本地球之友”測算,在核電站周邊短期內(nei) 不可能用於(yu) 它途的土地上建造儲(chu) 水罐,至少可儲(chu) 存約48年的汙水量。
日本政府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曾透露,相比其他方案,排海是最便宜的方法,且對日本本土的汙染風險最小。
日方本可以盡力將核輻射擴散的風險控製在最小範圍內(nei) ,卻不管不顧,選了最省錢、省力的方案。
德國海洋科學研究機構指出,福島沿岸擁有世界上最強的洋流,從(cong) 排放之日起57天內(nei) ,放射性物質將擴散至太平洋大半區域;3年後,美國和加拿大將遭到核汙染影響;10年後,汙染或蔓延至全球海域。日方的選擇,實際上是以周邊國家民眾(zhong) 的健康和海洋生態環境為(wei) 代價(jia) 的極端自私行為(wei) 。
疑問四:日本政府對民眾(zhong) 的承諾何在?
2015年起,日本政府就曾對福島漁業(ye) 聯合會(hui) 明確表示,如果不能取得當地漁民的理解,就不會(hui) 采取任何行動。但多年過去了,其承諾兌(dui) 現了嗎?
核汙染水排放入海,對福島當地漁民來說可謂是“滅頂之災”。包括漁民在內(nei) 的當地民眾(zhong) 已多次組織遊行,抗議日本政府和東(dong) 電公司。
近日,福島當地多位學者聯合發起的“福島圓桌會(hui) 議”舉(ju) 行首次會(hui) 議,活動發起人、福島大學前校長中井勝己表示,不能因核汙染水排海,讓當地漁民多年的努力化為(wei) 烏(wu) 有。
日本市民團體(ti) “不要再汙染海洋!市民會(hui) 議”成員片岡(gang) 輝美日前在日本首相官邸前參加抗議集會(hui) 時表示,排海可能令當地漁業(ye) 發展再次倒退,漁民們(men) 對此感到憤怒和絕望。
2023年7月11日,日本經濟產(chan) 業(ye) 大臣西村康稔信誓旦旦地再次重申了對福島漁民承諾,並尋求漁民“能夠理解”。
福島縣漁業(ye) 聯合會(hui) 會(hui) 長野崎哲則再次表示:明確反對核汙染水排海計劃!
最終,日本政府還是在沒有得到福島漁民理解的情況下,啟動了排海計劃。
所以,日本政府對福島漁民的承諾,到底算什麽(me) ?
疑問五:日方是否充分傾(qing) 聽了國際社會(hui) 意見?
根據國際法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規定,日方有義(yi) 務通知並與(yu) 可能受影響的國家充分協商,並積極開展國際合作。
8月24日,鳥瞰福島第一核電站。據報道,北京時間8月24日12時左右,日本正式開始將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汙染水排放至太平洋。
然而,現實是,盡管遭到周邊國家乃至於(yu) 國際社會(hui) 的強烈反對,但日方卻裝聾作啞,至今都未對排海計劃的正當性、安全性和合法性進行充分說明,反而大搞政治公關(guan) 。
日方一邊加緊推動歐盟撤銷對日本核事故相關(guan) 地區的食品進口限製,以反證排海安全性,另一邊加緊與(yu) 韓國開展所謂“穿梭外交”,使其“反對日排海方案甚至考慮提起國際訴訟”的立場出現倒退。
2023年4月,七國集團(G7)氣候、能源和環境部長會(hui) 議舉(ju) 辦時,日本經產(chan) 大臣西村康稔在記者會(hui) 上公然宣稱,福島核電站退役工作包括核汙染水排海方麵的穩步進展將“受到歡迎”。其言論隨即遭到德國環境、自然保護、核安全和消費者保護部部長萊姆克當場“打臉”。後者明確表示:“我們(men) 無法對核汙染水排海持歡迎意見”。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也已充分闡述中方立場。他於(yu) 8月9日指出,“確保核汙染水處置安全性,靠的是認真負責的態度和科學全麵的論證,而不是到處公關(guan) 遊說。”
汪文斌敦促日方正視國際社會(hui) 和本國民眾(zhong) 的合理關(guan) 切,以符合國際義(yi) 務、國際安全標準和國際良好實踐的安全方式處理核汙染水,包括充分研究論證排海以外的其他處置方案,避免將不可預測的風險轉嫁給國際社會(hui) 。(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